朦胧的雨幕中,我摩挲着那张泛黄的房产证。咖啡厅里弥漫着焦糊的意式浓缩味,像极了此刻我的心情。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提醒着我这个周二下午的难堪时刻。我反复确认着那份房产证上的名字 —— 不是我们,而是小叔子的名字。

电费app上刺眼的数字让我心跳漏了一拍。平日里对我百依百顺的婆婆,竟在三年前就偷偷办理了过户手续。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公公,也在文件上按下了红手印。 他们在我们家吃住,每月我们还孝敬三千,可他们却把市中心140平米的房子给了小叔子。
记得去年冬天,婆婆还因为我给她煲汤烫了手,心疼地哭了。她说我是她最贴心的儿媳,连毛衣起球都帮她修剪。公公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每次都要舀汤泡饭。这些温情瞬间在看到房产证的那一刻,全部凝固成一块寒冰。
旧房子里还留着我们的痕迹。阳台上那盆我种的茉莉花,依然在顽强地开着。客厅的墙上还挂着我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里的笑容讽刺得令人心酸。 原来我们在他们心中,不过是免费的保姆和取款机。
2老公看到房产证时,手里的保温杯砸在地上,滚烫的咖啡溅了一地。他双手颤抖,额头青筋暴起。“妈,你们怎么能这样?”他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我是您亲生的啊。”

婆婆缩在沙发角落,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赵在银行工作,懂理财,他能照顾好这套房子…”她的手不停地绞着毛衣袖口,那里的线头已经散了。公公坐在餐桌边,盯着碗里冷掉的饭菜,一言不发。
厨房里飘来阵阵糊味,是我忘记关火的排骨汤。这味道和现实一样难以下咽。我站在料理台前,看着沸腾的汤水,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心如死灰。
3“收拾东西,今天就搬走。”老公的话像一记闷雷。婆婆猛地站起来,踉跄着扑向他。“儿啊,我们哪都不去,这是咱家啊。”她的眼泪滴在地板上,和咖啡渍混在一起。
小区里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送走了整整一个下午的争吵。邻居家的狗还在吠叫,和往常一样。 但我知道,从今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那些共处的温馨,那些细水长流的日子,都在这个雨天里戛然而止。

老公打包行李时,我在厨房找到一个旧铁盒。里面有张2008年的全家福,照片边角都翘起来了。那时候我们刚结婚,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如今再看,只觉得讽刺。盒子底部还压着一张手写的菜谱,是婆婆教我做红烧肉时写的。
4傍晚时分,公婆拖着行李箱走了。他们说要去小叔子家住。老公站在窗边,目送他们消失在雨幕中。他的肩膀微微耸动,我知道他在克制自己的情绪。
楼下的桂花开了,香气顺着雨水漫延。这是今年第一波桂花雨,带着初秋的凉意。 我突然想起婆婆说过,她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桂花香能让人忘记烦恼。可现在,这香气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我们虚假的和睦。

收拾客房时,我在床头柜里发现一本老相册。翻开的那一页,是老公小时候的照片。他穿着开裆裤,笑得天真烂漫。照片旁边还贴着一张他的幼儿园毕业证。这些琐碎的往事,突然让我无法呼吸。
5夜深了,老公在阳台上抽了一整包烟。月光下,他的侧脸像一尊雕塑。“也许他们是对的,”他自嘲地笑了笑,“小赵确实比我有出息。”我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冰凉。
厨房里,我倒掉了那锅煮过头的排骨汤。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糊,就像这段亲情关系,看似浓稠,实则早已烧干。婆婆最爱的那套青花瓷碗还摆在橱柜里,上面落了一层灰。

老公说要把这套碗也送走,连同那些不堪的回忆一起。我却舍不得,这毕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见证。就像那些无法倒带的时光,即使掺杂着苦涩,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阳台上的茉莉花依然在开,花瓣上沾着雨水。这花,像极了我们的心情,在这个秋夜里,既清冷又芬芳。
把房子过户给谁了就应该和谁一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