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因外藩诸王势大,年轻即位的建文帝过度削藩而引发的明朝内部的夺权之战。在战役中本居弱势一方的燕王朱棣,凭借彪悍的战力和对手的助攻,以一隅敌全国,奇迹般战胜了承明朝正朔的建文帝,使明朝皇室宗脉由嫡传太子朱标一系转移到燕王朱棣一系。
靖难之役的诡异结局,既是以儒生为主导的建文领导集团在政治上短视、战略上无能所造成的,更是宗室藩王和功勋家族在这场夺嫡战争中站队投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朱元璋时期就埋下的政治伏笔。
近期热播剧《山河月明》播出了关于这段历史的剧情,但是由于其剪辑稀碎、主角光环等原因,导致剧中的主角一方占据了道德和智商的双高地,看起来接近神剧。既以结果论美化了燕藩以旁夺嫡的篡逆行为,又淡化了双方在战争中庙堂决胜、战场争雄的博弈,使剧情看起来颇为乏味。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靖难之役中的几个主要事件,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机谋狠辣的燕王朱棣。
建文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七十一岁的朱元璋死了。这个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皇帝,非常注重骨肉亲情,在他生前,他的儿子们不仅都被实封藩王,而且掌握着地方兵权。曾有大臣向他建议限制诸王的权利,反而被他下狱处死,他极度相信自己的儿子远比政治架构下的臣子可靠。
但是在朱元璋的临死之际,他忽然不自信了,在给朱允炆的传位诏书中写道:“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唯护卫官军听王。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此诏虽然实现了对诸王权利的限制,却也将年轻皇帝和各位王叔之间的隔阂放在了明处。于是“诏下,诸王不悦,谓此齐尚书疏间也”,“燕、周、齐、湘、代、岷诸王颇相煽动,有流言闻于朝。”
建文帝刚刚即位,原本拱卫朱家社稷的藩王就变成了皇帝的隐藏威胁。面对复杂的朝局,这个年轻的皇帝果然坐不住了,立马召来他信任的齐泰、黄子澄问策,而齐黄的建议简单干脆——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曹国公李景隆调兵猝至河南,执周王及其世子嫔妃送京师,削爵为庶人,迁之云南。
冬十一月,代王居藩,有贪虐状,帝遣之入蜀,使与蜀王居。
削藩一开始就是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朝中不少大臣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前军都督府断事高巍就上书说:“今诸藩骄逸违制,不削则废法,削之则伤恩。贾谊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臣愚谓今宜师其意,勿施晁错削夺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自弱矣。”
高巍以西汉削藩的故事提醒建文帝,如果像晁错一样暴力削夺,必定会导致七国之乱那样的结果,不如采用贾谊、主父偃所施行的推恩政策,使藩王不削自弱。或许是之前的削藩进行的一帆风顺,建文帝对于高巍的建议表示嘉许,但是并没有采纳。
建文元年四月,有人告发岷王犯法,建文帝削去了岷王的护卫。
湘王因为私自印钞、擅自杀人等罪,被建文帝下诏斥责,并派兵抓捕,湘王不堪受辱,阖宫自焚而死。
不久,齐王又被人举报阴谋起事,被诏至京城后废为庶人,代王也被废为庶人幽禁于大同。至此先前串联煽动的六个藩王只剩下燕王朱棣,也就在此时靖难之役爆发了。
朱棣起兵
燕王朱棣确实是太祖诸子中最能打的一个,洪武二十三年,太祖令秦、晋、燕三王率诸将分路北征,秦王、晋王逡巡不前,只有朱棣深入至迤都山,擒乃儿不花,俘其部众而还。太祖在时常派诸王节制边军,因此朱棣在北方军中具有颇高威望。
建文帝在削藩之初就有先削燕藩之议,但是黄子澄建言说:“燕预备久,卒难图。宜先取周,剪燕手足,即燕可图矣。”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但是也开始了削夺燕藩的布局。
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任命谢贵为都指挥使,监视朱棣的动静。燕王府的长史葛诚进京奏事,建文帝向他询问燕王府的情况,葛诚如实一一作答,建文帝就让葛诚作为内应,及时向朝廷汇报朱棣的动作。但是这个葛诚的演技实在不怎么样,一回北平就被朱棣察觉,因此也未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建文元年三月,都督宋忠奉命率军三万屯开平备边,燕王府的精锐护卫也被调归宋忠麾下,建文帝又派大将到山海关和临清练兵,监视北平。
朱棣对于建文帝图谋自己的事情也是心知肚明,于是谎称身染重病。派和尚道衍暗中招募壮士充实护卫,并在王府中打造兵器训练士卒。燕王府本是元朝皇宫,面积很大,道衍又掘地为穴充当营房,蓄养鸭鹅,用鸭鹅叫声掩盖打造兵器之声,因此练兵之事秘密进行,外界浑然不知。
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叛变,举报燕藩军校于谅、周铎阴谋起事,建文帝将两人逮捕至京师,并下诏责备朱棣。朱棣为逃避更严厉的责罚,就假装得了疯病,在闹市中奔走大喊大叫,还抢夺行人的酒食,说话也是颠三倒四,有时还会躺在地上昏睡,一整天都不苏醒。
张昺、谢贵前去探望,朱棣的演技可比葛诚强多了,盛夏三伏天,朱棣披着被子围着火炉,还一边哆嗦一边喊:“好冷啊!好冷啊!”。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不久,燕山卫的百户邓庸进京奏事,齐泰直接把他抓起来刑讯逼问,邓庸受不住刑就把朱棣密谋举兵的事说了出来。
听到这惊人的消息齐泰决定立刻动手,他谎称燕王府中有官员犯罪,派使者带着符节前去逮捕。暗中则命令张昺、谢贵以葛诚为内应,趁机逮捕朱棣。齐泰计划得很好,但是偏偏在不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出现了问题,受命抓捕朱棣的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并且深受朱棣信任。张信领命之后惊疑不定,最终将抓捕计划全盘托出禀告了朱棣。
朱棣得知后恍若再生,拜谢张信,并召集麾下的谋臣勇将决定起事。当时北平城内的大部分军队都由张昺、谢贵掌控,燕王府护卫虽然精锐但仍是寡不敌众,如果张谢两人明火执仗的抓捕,虽然少不了一场血战,但朱棣几无胜算。坏就坏在齐泰的抓捕计划,给了朱棣将计就计的机会。
七月,齐泰的使者抵达北平,张昺、谢贵率甲士包围了燕王府,要求进府抓捕犯罪的官员。令两人意想不到的是,燕王丝毫没有抗拒,反而派人说犯罪者已经全被拘捕,请两人前去提人。两人刚开始不相信,随后朱棣又派内官拿着被拘捕者的名单来请两人。
这下张昺和谢贵尴尬了,如果他们再不进去就不是朱棣抗旨,而是他们抗旨了,毕竟他们没有抓捕燕王的明诏,直接发难则可能落个侮辱亲王之罪。不得已两人带领部分士兵进入燕王府,一进内院两人傻眼了,只见院内满满的都是燕王护卫。护卫让两人进内堂面见朱棣,跟随的士兵在院中等候,两人这一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朱棣诱杀了张昺、谢贵,并将两人被抓的消息散布出来,燕王府外包围的士兵闻讯溃散。北平都指挥使彭二得到消息,跨马临街大声呼喝,召集了千余士兵准备作战。朱棣派遣健卒庞来兴、丁胜冲过去格杀了彭二,这集结起来的千余士兵也顿时散去。随后燕王护卫军进攻北平九门,只用了三天就控制了北平城。
接下来朱棣以《祖训》中的“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为凭,在北平誓师,以诛齐泰、黄子澄之名,起兵靖难。同时废去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二年,靖难之役正式爆发。
大败耿炳文
朱棣誓师靖难之后,派燕军四出掠地,由于朱棣在北平边军中的威望,蓟州、通州、遵化等地纷纷投降。
此时北平周边最大的对手是驻守怀来的宋忠,宋忠手握数万重兵,原先的燕王护卫也在宋忠麾下。朱棣先派兵攻占了居庸关,居庸关是北平到怀来的咽喉要地,宋忠率军前来争夺。为了使原先的燕王护卫能全力对抗朱棣,宋忠对他们说:“你们的家人都在北平城中,燕军占领北平之后就大肆屠杀,现在大街上尸体枕籍。”
朱棣正率领八千精锐前来迎战,宋忠的虚假宣传被朱棣得知,他就挑选有父子兄弟在宋忠部下的人作为先锋,并树起旗帜写上自己姓名。宋忠军远远望见自家旗帜,纷纷呼唤父兄子弟,两下一询问,得知了北平城内的家人全部安然无恙,都十分高兴。
宋忠反而弄巧成拙,他部下很多人大叫着“宋都督欺骗我们!”,倒戈退走了。宋忠这边阵型一乱,朱棣就趁机鼓噪进攻。宋忠军中的大将孙泰是一员猛将,燕军冲来他奋力逆袭,对燕军造成了极大杀伤。朱棣远远望见,就命令善射的士兵向孙泰射击,孙泰中箭后血流得满身都是,仍旧奋呼陷阵,最终死在了阵中。
宋忠军随即溃败,燕军尾随着溃兵冲杀,一鼓作气攻克了怀来。此战宋忠全军覆没,包括宋忠在内被擒的将校有一百多人,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人投降,全部被朱棣斩杀。宋忠一败,燕军军势更盛,开平、永平、上谷、云中、龙门的守将纷纷投降,燕军这才算在北平周边站稳了脚。
朱棣这边旗开得胜,建文帝对此却不以为意,整日与方孝孺等儒生讨论《周官》法度。黄子澄进言:“北兵素强,不早御之,恐河北遂失。”建文帝这才派长兴侯耿炳文佩大将军印,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北伐。
黄子澄又请命,派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文、陈晖、平安等,一并帅师进讨。耿炳文的北伐大军加上各路偏师,号称百万,数道并进,约期直捣北平。建文帝又命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大军粮饷。一时间北方大地上,刀枪旌旗林立,车马转运如龙,北平为之震动。
耿炳文出征之前,建文帝为大军践行,他告诫将士说:“昔萧绎举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建文帝的告诫暴露出了他的轻敌心态,即便燕军在北平附近连战连胜,在他心中依然是朝廷大军一到,燕藩就会手到擒来。但他想不到的是,就是他的这句告诫给朱棣加上了无敌buff,此后的朱棣临阵当先、撤军殿后,经历百战毫发无损,直到最终靖难之战胜利。
八月,耿炳文率军三十万进至真定,徐凯率军十万进驻河间,潘忠率部进至莫州,杨松率九千人为先锋进至雄县。朱棣部下的大将张玉偷偷到耿炳文的大营外侦查,回报朱棣说:“炳文军无纪律,其上有败气,无能为。潘忠、杨松扼吾南路,宜先擒之。”张玉的话正说到朱棣的心坎里,他向来喜欢冲阵破敌,据城防守决不是朱棣的风格。
于是朱棣亲自披挂起来,率军出发。八月十五日,中秋,朱棣率领大军屯驻于涿州大树楼桑村,这里是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建有一座三义宫以纪念刘关张三人的桃园结义。朱棣于此大酺士卒,并率众将前往三义宫中祭拜,祈祷神明保佑靖难之役成功,并向诸将许诺,功成之日,定不相负。
当日下午,军士饱食,战马饮足,朱棣挥师度过了白沟河。他对将士们说:“今夕中秋,彼不备,饮酒为乐,此可破也。”夜半时分,燕军来到了雄县城外,令军士爬城而上。城中的杨松果真没有防备,人不及甲,马不及鞍,仓促间与燕军接战,九千先锋军全部战死,燕军获战马八千多匹。此时,明月当空,天色未明,远在南方的公卿王侯们还在欢聚中秋,却不知雄县城中已多了九千忠魂。
朱棣干净利落地解决了杨松,他估计莫州的潘忠此时尚不知道雄县城破的消息,因此他听到燕军到此必定会来救援雄县,大清河上的月样桥就是潘忠进援雄县的必经之路。朱棣命令大将谭渊率领千余士兵度过月样桥,在水中埋伏,又叫数个军卒带着号炮,埋伏在道路两旁,看见潘忠军接战就放炮。
不出朱棣所料,潘忠果然率军来救援雄县,朱棣率军逆击。两军正在相持之际,只听潘忠军的后方一声炮响,谭渊所率领的伏兵齐出,占据了月样桥。潘忠军见后路被断军心涣散,这时谭渊也率军进攻,潘忠腹背受敌当场被擒,其余军士见主帅被擒顿时溃散,很多人都掉进河里被淹死。
击败了潘忠和杨松之后,朱棣采纳了张玉的建议,率军直趋真定,打算乘胜击破耿炳文。恰巧在此时,耿炳文的部将张保来降。朱棣从张保的口中获悉,耿炳文虽有三十万大军,但目前抵达真定的只有十三万人,其余的还在路上,这十三万人还分驻在滹沱河南北。
朱棣对张保厚加抚慰,然后让张保返回耿炳文军中,并让他告诉耿炳文,雄县和莫州的南军惨败,燕军马上就要打到真定了。
诸将不解,向朱棣询问:“我们兼程而来,不乘其不备马上进攻,怎么还让张保给耿炳文报信呢?”朱棣说道:“开始我们不知耿军的情况,所以想要偷袭,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贸然进攻,即便我们战胜了北岸的耿军,南岸耿军渡河再战,我们就是以疲惫之师对彼安逸之众,我军危矣。不如先让他们知道雄莫之败,先夺其气,再等他们两军汇集一处,我们一战破之。”
张保回到耿炳文营中,诈称是战败被擒,趁守卫松懈偷马逃回,又将雄莫之败的惨状和燕军将至的消息在营中大肆宣扬。果然耿炳文得知这一情报后,就将南岸的军队北移,两军合兵一处准备对敌。
朱棣得知后亲率一小队骑兵绕到真定城西南埋伏,之后命令张玉、谭渊、朱能等众将进攻。燕军善战,一出战就攻破了南军的两座营垒,耿炳文见了率大军出城迎战,南军人多势重,张玉等将奋勇拼杀,两军一时打的难解难分。
此时,朱棣出动了,他率骑兵小队直插到真定城墙之下,然后沿着城墙横冲南军军阵。由于建文帝有勿伤王叔的训诫,朱棣无敌Buff开启冲阵而来,城上的士兵不敢放箭,刀枪见着他都得拐弯。再加上朱棣本就十分悍勇,带着这一小队骑兵竟然横贯南军,耿炳文的阵型被朱棣这样 一搅和,立马支撑不住了,败退下来。
朱能可能是受到了朱棣的感染,率领三十多个敢死骑兵死追耿炳文。耿炳文退到滹沱河东,尚有数万之众,他再次整军列阵迎敌。朱能拿出了玩命的精神,冲入了耿炳文阵中,竟然所向披靡,南军又乱做一团自相践踏,当时就有三千多人卸甲投降了。后面的燕军随后掩杀,这下南军彻底崩溃了。
乱军之中燕军骑士薛禄一槊将耿炳文的副帅驸马都尉李坚刺下马来,李坚被擒,不久身死。另一个副帅宁忠,还有将军顾成、刘燧也都在乱战中被擒获。只有主帅耿炳文逃入了真定城中,败军争着往城内跑,人太多把城门堵塞了,很多人在这里被踩死。
耿炳文进城之后闭门据守,安陆侯吴杰率军救援,也被燕军杀退。燕军攻城三日,不能下,朱棣于是撤军返回北平。
燕王朱棣趁耿炳文大军未集,先发制人各个击破,挫败了建文帝的第一次大举北伐。南军将帅中虽不乏奋勇对敌者,奈何战场指挥上朱棣技高一筹。这一战提振了燕军的士气,却也打疼了建文帝,建文帝听到耿炳文战败的消息大怒。接下来又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集天下之兵得五十万大军,以李景隆为帅,再次进攻北平。
硝烟还未散去,战争的乌云就再次向北平聚拢而来。面临危局朱棣将如何应对?大明战神李景隆又将如何送出助攻?是高级间谍还是真实废物?后面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