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上旬,解放军一支5辆卡车构成的运输队自贵州盘州市启程,前往云南前线运送剿匪物资。
车辆驶入清溪洞路段,路面逐渐变窄。
路旁,一群“村民”背着竹篓割猪草。为避免碰到他们,战士们将车速减至最低,确保安全通行。
随行战士毫不松懈,全神贯注,其中一名战士在远处便察觉到了前方的异样。
前方公路因疑似山体塌方被一块大石头完全堵塞,无法通行。
战士们刚下车清理路面,身后便传来密集枪声,随即一群土匪从山上冲下。
与此同时,那位刚在路边割猪草的“村民”迅速行动,将背篓从车窗掷入驾驶室,动作利落,令人猝不及防。
背篓内物品令车内战士惊恐万分,万般无奈下,他们大喊着纷纷跳出车外。
混乱中,战士们英勇捐躯,车辆上的枪支弹药尽数被土匪头目吕云聪夺取。
他的恶行并未止步于此……
【云南剿匪斗争】
1949年12月,云南获得解放。
然而,新成立的人民政权屡遭多股势力破坏,尤其在基层,破坏行为十分严重。
自1950年4月开始,云南多个地区相继爆发土匪叛乱。
国民党残余与土匪、恶霸勾结,公开抗税抗粮,利用民族情绪煽动民众,杀害干部群众,掠夺财产。
5月时,土匪暴动进入最猖獗阶段。
据统计,云南当时境内有两百多股土匪势力,匪徒总数超十万人,匪患极为严重,局势糜烂。
当时文字记载:“匪患严重,商人停步,市场衰败,居民夜难安寝,屡受惊吓。”
贵州与四川也面临相似情形。
解放军全面开展剿匪行动,旨在消除困扰民众数十年的土匪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中国已久的匪患。
西南地区剿匪斗争颇为残酷,原因有几方面:战斗环境复杂,匪徒势力顽强,加之地理条件恶劣,使得剿匪任务远非轻松。
首先,众多土匪中,大部与国民党勾结,凭借蒋氏提供的武器,占据山洞、河谷,四处袭击解放军建立的基层政权。
其次,这些地区共同特点是少数民族聚居。解放军在剿匪过程中,面临了来自民间的部分阻碍。
例如,军民语言障碍导致沟通困难;部分民众受土匪蒙蔽,昼为民夜作匪,军队难以辨识其身份。
然而,剿灭匪患的行动迫在眉睫,必须立即展开,不容迟缓。
云南剿匪斗争分滇南、滇西、滇东北三大片区域进行。
自5月底始,全省对内地核心区域及主要交通干线周边的匪患进行全面清剿。
解放军正不分昼夜,长途疾行,力求迅速平定匪患,以尽早达成目标。
1950年8月,吕云聪与其兄弟吕吉云领导的近2千名土匪阻断了滇黔公路,导致云南至贵州的重要交通线路完全中断。
【滇黔公路被破坏】
云南解放前夕,当地诸多地主与恶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鸦片。
云南解放后,解放军明令禁止鸦片种植,此举严重损害了地主利益,致使他们对解放军心生怨恨。
吕云聪乃墨红乡(旧称东山乡)土司黑老九保镖队长,因力大无穷,被乡民私下誉为“野牤牛”。
他手段残忍,致死人数逾百。行凶时,他惯于将受害者高举过头,然后重摔于地,致其死亡。
4月,吕云聪等人策动数千土匪暴乱,鼓吹“弃粮种鸦”,以此作为暴乱的主要口号。
吕云聪勾结恶霸尹烈照,分兵两路突袭富源、东山乡等多地区公所、乡公所,杀害数百名基层干部、民兵及群众,手段残忍。
吕云聪率数百土匪突袭第二野战军某卫生队。
他们残忍地将数十名重伤员推下悬崖,蹂躏抓获的女兵后放毒蛇咬死她们,并剥去衣物,将尸体挂在路边示众。
数月之后,吕云聪与尹烈照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
此时,吕云聪麾下匪众近两千人,然枪支弹药匮乏。
滇黔公路因交通繁忙,成为吕云聪夺取枪支的关键目标。
他指挥数百匪徒隐匿于公路两侧原始森林中,伺机进行伏击。
7月上旬,解放军的一支运输车队自盘县驶来,沿滇黔公路前行,抵达清溪洞路段。
该路段多为上坡且路面变窄,导致过往车辆行驶谨慎,速度缓慢。
每辆运输队卡车上均配备司机及两名押运员。
两人全副武装,副驾一人就座,另一人立于车门外踏板,高度警觉,密切注视周边环境。
路边,他们见到十余名“村民”正弯腰打猪草,每人背负竹篓,篓上盖有盖子,推测其中或装着当日采集的猪草。
下午两点多,正值一天高温时段,为确保车内凉爽,所有车窗均保持开启状态。
突然,路面狭窄处现一大石,彻底阻断行车路线。坐在末辆卡车上的战士迅速下车,着手清理路面障碍。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宁静的公路上骤然间回荡起阵阵密集的枪声。
同时,路边“村民”把竹篓掷入驾驶室,篓盖摔落,内非猪草,竟是足致大象死亡的毒蛇。
车内战士瞬间慌乱,急呼同伴速离车辆。
混乱中,数百名土匪自山上冲下,与扔蛇者同伙。战士们仓促迎战,处境极为不利,处于明显劣势。
枪炮声平息后,山林重归宁静。
傍晚时分,解放军增援部队抵达,发现现场仅剩汽车残骸与战士遗体,未见其他生还者。
吕云聪未止步于初胜,两日后,他再度策划,命数十匪徒伪装成解放军护路队,成功拦截并劫取了一辆载有药品的卡车。
之后,吕云聪的行为愈发过分。
他命令土匪摧毁盘县内一座公路大桥,导致滇黔公路交通完全阻断。
他在平彝至盘县路段设路障、埋地雷,致使近百里公路几乎无法通行。
吕云聪凭地利多次埋伏解放军护路部队,致其损失惨重,严重阻碍了解放军在云南的剿匪进程。
滇黔公路是云南与内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它承载着两地间的主要交通流量,是连接双方的关键路径。
8月初,云南省剿匪委主任陈赓指令:须在一个月内恢复滇黔公路畅通。对匪首吕云聪,若难以生擒,则就地镇压。
执行此次任务的是第二野战军王牌部队,即第13军37师110团。
【滇黔公路复通】
1950年1月,第110团连夜行动,抢占蒙自机场,破灭国民党将领乘飞机逃跑念头,开启了滇南战争。
在后续的战争中,他们展现出卓越的战斗力。
接到陈赓命令,团长傅一宗等人即刻率部从昆明乘火车至沾益县城(今沾益区),继而徒步近五十里抵达平彝县城。
追剿吕云聪并不顺利,他熟悉地势且眼线众多,导致剿匪部队七次出击均未果。
剿匪进展不佳,众人陷入困境。副师长胡绵第亲临平彝县城后,局势方现转机。
胡绵第乃第二野战军知名“智囊”,抵平彝后即迁团指挥部至东山区,此地正是土匪活动最为肆虐的区域。
剿匪部队获悉,吕云聪手段残忍,对与部队有关联的百姓,他不仅会灭其全家,还会牵连四邻,无一幸免。
正因如此,尽管当地百姓对他深恶痛绝,却无人敢于联系剿匪部队。
剿匪任务因民众不配合而艰巨。胡绵第等人认识到吕云聪作恶多端,必有众多仇家。若寻得这些仇家并展现部队决心与能力,他们定愿与部队联手。
剿匪部队迅速在尔玛这名女性身上发现了关键线索,实现了突破。
她丈夫遭吕云聪杀害已数月,女儿又罹患重病。
剿匪部队承诺复仇并助其女治病后,她告知:吕云聪在曲靖市麒麟山红土墙村有落脚点。
傅一宗即刻命令:三营即刻启程,趁夜突袭红土墙村。
然而,因夜间大雨滂沱,部队抵达已是次日凌晨。村子偏远,藏于麒麟山深处,村民习惯养狗以防老虎。
剿匪部队抵达村庄,即刻引发阵阵犬吠声。
吕云聪匿身处被连续狗吠惊醒,察觉剿匪军至。他率二十余匪,借夜色掩护慌忙逃窜,隐匿于深山密林之中。
事后,胡绵第分析指出,吕云聪性格自负,此次逃脱后定会设法报复泄露其行踪之人。
剿匪部队随即连夜转移尔玛及村民至安全地,并部署一营兵力于村中埋伏,静候吕云聪主动落入陷阱。
未过两日,吕云聪率数百土匪,借夜色掩护,再度侵袭村庄。
剿匪部队准备充分,致吕云聪队伍伤亡惨重。然而,吕云聪再次成功脱逃,未能被擒。
胡绵第根据现状判断,认为自信的吕云聪仍会选择红土墙村作为停留地点。
事实表明,他的判断准确无误。
数日后,剿匪部队再次对红土墙村进行重点围剿,此时先锋部队恰巧与正欲转移营地的吕云聪不期而遇。
土匪遭突袭,迅速溃败,数百人被俘。然而,剿匪部队搜遍战场,却未发现吕云聪的踪迹。
最终,一名俘虏透露关键情报:吕云聪因臀部受伤,由两名亲信背负逃入深山。
剿匪部队展开大规模搜索行动,但吕云聪依旧下落不明。
第六天清晨,一名身着丧服的女子现于哨卡前,经辨认,确为吕云聪之妾。
哭诉过后,小妾透露惊人消息:吕云聪因失血过多而亡。
众人当然持怀疑态度,不予相信。
她引领剿匪部队至一隐蔽山洞,发现了一具已腐烂的尸体。
观察其体型,确实与吕云聪颇为相像。
剿匪部队迅速行动,组织群众大会,邀请乡亲们参与,以确保辨认工作准确无误,不敢有丝毫懈怠。
最终,所有参会的民众均认定此人即为吕云聪。
吕云聪被击毙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当地民众无所畏惧,纷纷向剿匪部队举报,揭露土匪诸多罪行。
曾追随吕云聪的土匪,因首领缺失,大批人员纷纷下山,主动解除武装并投降。
数百名顽固土匪围攻乡公所,企图夺回吕云聪遗体,却遭剿匪部队严厉打击,最终仅剩不足百人,慌忙逃散。
俘虏供称,此次行动带队者为吕云聪之弟吕吉云。
此举动令剿匪部队确信,之前发现的尸体确为吕云聪。
事已至此,剿匪部队不再纠缠,转而迅速行动,致力于恢复滇黔公路的畅通。
在此过程中,第110团再次遭遇土匪武装的突袭。
连续战斗七十多小时后,成功将逃窜的土匪全部捕获,首领吕吉云亦身亡。
随后,111团剿匪部队增援到位,自盘县向土匪发起攻势。盘踞滇黔公路两月余的土匪丧失斗志,相继选择投降改过。
滇黔公路沿线匪情已解除,交通恢复畅通。
【“死而复生”、为害乡里】
此后数年,平彝县鲜有大规模匪乱,偶有小规模骚动,然众人皆不再将此事与吕云聪相联系。
1956年夏末某晚,东山(墨红乡)发生震惊事件:农会干部聂利君遭杀害。
村民们惊恐地发现,聂利君的死法与昔日“东山王”吕云聪的惯用手段极为相似,令人回想起吕云聪当年的恶行。
聂利君逝世前收到东山世袭土司黑老九的来信。信中内容未详,但信件确为黑老九所寄。
黑老九对聂利君恨意极深。聂利君在土改时带头分掉他的土地,又率先销毁了黑老九匿于深山种植的鸦片。
黑老九秘密指派手下绑架聂利君之子,以此作为要挟,迫使他同意进行决斗,意图通过此举解决两人间的恩怨。
聂利君考量自身高大体型与拳脚技艺占优,断定黑老九非其敌手,遂决定独自应约前往。
为确保安全,他携带手枪自卫。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稳操胜券的他,最终竟因摔倒而不幸身亡。
另一方面,聂利君之妻忧虑丈夫安全,遂寻至民兵队长处,恳请其带领人手阻止这场决斗。
老姚带队十余人抵现场,仅见聂利君遗体,其手枪失踪。
聂利君的死状使在场民兵心惊胆战,他们迅速察觉作案手法与吕云聪惯用手段相似。
吕云聪5年前剿匪时已亡,今此情景,是有人刻意模仿以制造恐慌,还是确与他有关联?
有传言称,在剿匪斗争中牺牲的是吕云聪的“替身”,这是否属实?
想到那凶残暴戾的匪徒或仍存活于世,且藏于附近,村民们不禁感到极度恐惧。
姚队长迅速率民兵寻找黑老九,此行证实黑老九无“作案时间”。
吕云聪曾为黑老九多年保镖队长,关系紧密。若吕云聪尚在人世,黑老九很可能知晓其藏匿地点。
在老姚等人的胁迫下,黑老九被迫吐露了实情。
经查明,当年发现的腐烂尸体实为吕云聪之弟吕吉云,而非吕云聪本人。
兄弟俩极为相像,以致多数当地人未察觉其弟的存在。关键时刻,其弟不幸成为了替罪羊。
黑老九引领民兵寻回潜逃多年的吕云聪,此人恶贯满盈,终被村民当场击毙。
富源县经年匪患,现已彻底平息,重归安宁。
60年代一次采访中,云南等地百姓谈及新中国带来的益处,提到一点:如今再无需担忧土匪侵扰。
秋收之后,老百姓不再逃避土匪侵扰,此变化前所未有,标志着显著的社会安宁进步。
如今,西南大山中的部分小镇建有烈士陵园,专门纪念剿匪斗争中英勇献身的战士们。
【参考资料:】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红色纪事·云南剿匪往事_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
云南解放初期,开展了剿匪斗争,旨在平定地方治安,确保社会稳定。该斗争记录于云南档案网,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重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