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曾是聂荣臻的下属,为何元帅排名高于聂帅?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1-21 21:06:3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轮又一轮国家建设的进行,很多人也对军队中的官职和军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中国的诞生当然离不开以毛主席为首的党内领导人率领共产党军队浴血奋战,但是在毛主席之下,尤其是对于军队中这些将军来说,他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主席和总理等人辞让了为政府工作人员授衔的主张,将更多名额和机会给了那些在战场上杀敌拼搏的将军。

此次评选共选出10位元帅、10位大将,少将至上将也有1028名, 这些将军的排名虽有不同,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工作或是上下级关系。

正如同罗荣桓和聂荣臻两人,曾经罗荣桓可是聂荣臻手下的得力干将,那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罗荣桓的元帅排名要比聂荣臻还要高呢?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关系?

聂罗二人成长经历

十大元帅里要论资历谈背景,那罗荣桓显然是最低的了,比起朱老总、贺老总、彭老总这些和主席拉杆子起义的元帅相比,罗荣桓确实逊色不少,但作为十大元帅中起点最低的一个,罗荣桓厚积薄发,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让不少人为之敬佩。

而谈到罗荣桓的成长岁月,老领导聂荣臻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他也是从战争岁月一步步看着罗荣桓从一个小战士成长为比自己还厉害的元帅。

1927年,罗荣桓跟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那时的他还不过是个军队中的基层干部,起义的失败让党组织痛定思痛,同时也让罗荣桓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而在同一时期,聂荣臻已经是主导南昌起义的军委书记了,两人的职务在那时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时的罗荣桓身边还有一个同期的战友,这个人便是徐向前,枯燥单一的军旅生活两人也是苦中作乐。

广州起义之后,聂荣臻辗转各地,虽然和罗荣桓等人在苏区有过短暂的共事,但是聂荣臻的经历还是显然更丰富了不少,在和周恩来从事“特科”工作之后,1931年聂荣臻回到部队担任参谋长一职,与此同时罗荣桓也迎来了自己在军队中的上升期。

相比于聂荣臻在军事领域的独特造诣,罗荣桓的大多数工作还是体现在政工领域,他的过人能力让毛主席等人十分认可,从党代表到前委委员再到政治委员和支部书记,罗荣桓的进步也有目共睹。

从职务和身份上来说,聂荣臻是总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则是军团的政治部副主任,两个人的职务级别差的不少。

但出色的表现让聂荣臻开始对这个后起之秀十分重视,此时和他同一批的徐向前早已成为军队的实际指挥官,起码在这个时间看来,罗荣桓的成长是相对缓慢的,不过这也证明了后期的迅速成长。

抗战时期聂荣臻、林彪、罗荣桓三人又重新搭档,不久林彪受伤暂别军队,而聂荣臻则忙着在晋察冀一带开辟根据地,罗荣桓索性带着陈光转向山东。

那时通讯设备差,部队间的联系也不方便,等罗荣桓过了段时间向上级汇报时,领导们惊讶的发现,情况复杂的山东地区竟被罗荣桓摸得一清二楚。

正是罗荣桓前期在山东地区的各种调查和努力,才为后来打开山东地区提供了有力的前期保障,后来的山东也成为了兵员最多的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各自为战

两人自从在115师分开过后,聂荣臻和罗荣桓见面的机会可谓是越来越少,他们一个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大山里,一个则在沂蒙山中。

如果罗荣桓一直待在聂荣臻身边,他的成长和发展或许也到不了日后的地步,凭着这几年在外面的打拼和付出,罗荣桓迅速成长,渐渐有了和聂荣臻平起平坐的资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两个人也基本是不相上下的军队指挥官了。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带领着山东军队一多半人前往山海关,为东北野战军的组建贡献了6万多人的力量,而在山东地区留下的3万多人则和陈毅的部队重新融合形成了山东野战军。

毫不夸张的说,罗荣桓在山东地区多年来组建的10万军队为野战军的建立和后续队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解放军内部公认的政工大师,罗荣桓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可是一绝,尤其是对那些心怀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们。

当时罗荣桓刚去东北一带可谓是一穷二白,国民党把苏军留下的武装力量全部据为己有。

面对机动性更强的对手,林彪也是接连吃了几次败仗,罗荣桓先前一直引以为傲的发扬民兵组织也遇到了瓶颈,这里的新兵在战场上听到敌人打枪心下就已经发怵,为此罗荣桓集思广益,特意开创了“二线兵团”的做法。

顾名思义也就是以老带新,让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和新兵协同作战,以练代训,以训代练,这些在战争中摸爬滚打多次的新兵也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战场英雄。

军衔评比

1949年平津战役打响前夕,总前委的成立中罗荣桓第一次排在了聂荣臻的前面,在两人之前的则是林彪,这也是从1927年罗荣桓正式参加革命以来,职务首次超过聂荣臻,而这一步他竟整整走了22年之久,这份从始至终坚持也是罗荣桓获得尊重和提拔的关键原因之一。

对于平津战役前夕总前委的位置排名上也产生过不小争议,有人说聂荣臻资历高年纪大,应该在罗荣桓的前面,更不用说罗荣桓还是聂荣臻一直以来的下属,同时也有人说平津战役两大野战军都有贡献,罗荣桓所在的东野肯定作出的贡献更大,所以这么排名也没什么问题。

到了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关于罗荣桓、聂荣臻的军衔前后更是让政工同志们十分头疼,甚至和罗荣桓同批次的徐向前也在这其中,三人的排名其实差距十分微弱,把谁放在前面都有道理。

而对于军衔评比三人也同时展现出了大度的风范,纷纷表示元帅的军衔太高,甚至还找到主席总理要求自降军衔。

授衔仪式前夕,政治部的领导力排众议将三人的排序向中央进行了汇报,罗荣桓排第七、徐向前排第八、聂荣臻作为二人的老领导排第九。

对于这份排名,主席和聂帅打趣说道:“你不要心里有不舒服的地方,这也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你应该高兴才对。”

而聂帅则轻松幽默的回应:“心底无私天地宽,主席你太小看我了。”

其实罗荣桓能够后来者居上,从聂荣臻的下属变成比他排名还靠前的元帅,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有着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贡献。

这第一贡献便是在政工领域的独树一帜,解放军之所以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罗荣桓作为其中的领导者功劳自然不言而喻。

这第二点便是在山东军区多年来的厚积薄发,抗战时期在山东一带积攒培养的军队人才在解放战争时期无疑为野战军的组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兵力,同时也解决了我军的后顾之忧,两大野战军的成立同时也离不开罗荣桓的运筹帷幄。

第三点便是罗荣桓的指挥能力,人们都说罗荣桓是聂荣臻的老下级,但是在政治局罗荣桓也有着许多佩服他的党内高级将领,也正是多年来的付出和经历也让这些人对他十分尊重,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高级将领有三分之一都是罗荣桓先前的老下属,同时在党内被称为“圣人”的他也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

而聂帅在与傅作义多次的直接对话中并没有展现出绝对的实力压制 甚至还有几次吃了败仗,比起在东北地区捷报频传的罗荣桓则稍显逊色,这也成为了两人职务和身份有所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结语:

对于这些投身革命的将领来说,他们在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便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组织,面对着未知的前路和无尽的战争,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和愿望,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富强,对于历经战争的他们,个人的荣誉高低先后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战士的血价值千金,也正是这些战士不计生死的浴血奋斗才有了如今新中国的国泰安康。

史料来源:[1]段炼 聂聆:聂荣臻与罗荣桓的革命交往[J].红岩春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