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健康160,至今仍在连年亏损。这究竟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生意难做,还是健康160自身的问题?
亏从深圳起步的健康160,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挂号预约、咨询、医疗健康内容、药品零售和体检等服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服务已覆盖超过260个城市,合作医疗机构超过3.37万家,医护人员达74万名,注册用户达到4890万,月均活跃用户数为300万。2023年,健康160的在线挂号数量位居行业第一。
尽管拥有规模庞大的用户基础,健康160的经营业绩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连续数年的收入增速下滑之后,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了1.91%至2.74亿元。从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0.28亿元、-1.51亿元、-1.11亿元、-1.09亿元和-0.82亿元。
这样的经营表现,只能说收入有限,增长下滑且利润惨淡。
靠线上,还是靠线下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业务,即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和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又分为批发和零售两种模式,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则包括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数字医院解决方案、在线健康服务和其他服务。
根据2024年上半年数据,健康160的批发模式医药健康用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4%至1.84亿元,而零售模式的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了22.45%,仅为0.13亿元,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16.90%至0.44亿元,数字医院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5.78%至0.29亿元,在线健康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至0.02亿元,其他收入同比增加71.77%至0.02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批发模式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是健康160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总收入的67.15%。
然而,这项业务的互联网属性并不高,主要客户是地区性的医药贸易公司、医疗健康机构和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更多依赖线下TO B模式进行客户开拓与维护。
此外,面向医疗健康机构提供的监控系统的数字医院解决方案这一其第三大业务,也有很强的线下TO B属性。
如果剔除这些业务,健康160基于线上用户转化的收入和利润就显得非常有限了。
都难,更难在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是三大巨头,尤其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凭借平台电商的优势,拥有庞大的客户规模。
阿里健康的主要收入来自面向个人用户的医药用品零售,今年二、三季度实现收入142.7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69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则是在2018财年。
京东健康2024年上半年营收283.4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37亿元,首次扭亏为盈在2022年。
平安好医生今年上半年营收20.9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57亿元,在今年上半年首次扭亏。
从这些头部企业的表现来看,强如京东健康也直到两年前才开始盈利,而平安好医生今年上半年终于盈利但净利润不到6000万元。可见,互联网医疗服务行业的盈利之路并不容易。
而以挂号为核心流量入口的健康160尽管挂号业务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但基于线上用户的收入转化能力却较弱,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
未来,健康160靠什么盈利?是继续深挖线上用户的变现潜力,还是进一步发展医药健康用品销售批发业务?
对于持续亏损的健康160来说,如果过于纠结互联网医疗服务这个标签,盈利之路可能还很长,但如果不过于纠结,或许盈利的曙光能更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