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86:慎言才能避祸,切忌在领导盛怒下提反对意见

颖山行者 2024-05-16 06:01:42

知古鉴今

听重山读历史,看现在、想未来。

体悟职场生存、晋升之道。

故事:《资治通鉴》第十一章·李陵伐匈奴:

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够拼死力战,后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十分愤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

满朝大臣都说李陵有罪,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竭力为李陵分辩说:“李陵孝顺父母,诚信待人,常常奋不顾身,赴国家急难,这正是他平时的志愿,颇有国士风范。如今出征偶然不幸失败,那些保全自身性命和妻子儿女的臣子就跟着捏造他的短处,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满是战马的匈奴腹地,抵挡数万敌军;匈奴被打得连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调来围攻李陵。

李陵率部转战千里,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将士们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弩机,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的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打击也足以使他名扬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当是想找机会报效国家。”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是为了诋毁李广利,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笔记:

司马迁的遭遇,原来是因为为李陵开脱。

李陵的投降,对于汉武帝而言,是一记重锤。在帝王期待胜利或者展现大汉气节的目光中,投降的消息如同乌云压顶,令人窒息。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情境下,司马迁站了出来,他本可以选择沉默,但他选择了仗义执言。

司马迁的辩词,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描绘了李陵的英勇,分析了战局的艰难,甚至对李陵的未来抱有期待。然而,他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情绪的力量。

汉武帝此刻并非在寻求真相,而是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一个宣泄怒火的对象。司马迁的辩驳,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汉武帝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

职场中,亦是如此。当领导面临压力、困境或挫败时,他们的情绪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时,任何与之相悖的意见,都可能被视为挑战或冒犯。即便你的观点再正确、再中肯,也难以被接纳。因为在此刻,理性已让位于感性,逻辑被情绪所淹没。

那么,在领导盛怒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首先,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唯有自己先冷静下来,才能避免被领导的怒火所波及。其次,倾听比说话更重要。试着站在领导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去感受他们的压力和困扰。最后,私下委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可能的话,等待领导情绪平复后再进行沟通,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司马迁的遭遇令人叹息。

记住,在领导盛怒之下,慎言避祸方为上策。在领导盛怒之下保持沉默或委婉表达意见,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这并非懦弱或逃避,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职场规则的深刻洞见。

你觉得呢?



0 阅读:19

颖山行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