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矿被八路军占领,老矿之敌马上射来夹杂着烧夷弹的排炮。炮弹落在矿区,倒将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加藤清利夫妇给炸死了,遗下一对小姑娘,八路军将她们从炮火中救了出来。
日本儿童与侵华日本兵甚至解除武装的日俘都不同,毕竟他(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战后,聂荣臻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将两个小姑娘送还给了日方。小一点的孩子不久就死了,大一点的叫美穗子,只有她活了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日关系趋暖,应聂荣臻的邀请,美穗子专程访问中国。聂荣臻接见她时,她以额触老帅之手,感谢当年救命之恩,这段故事也因此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一段佳话。
1940年8月21日晨,晋察冀部队右纵队攻破娘子关敌堡,并将红旗插上了娘子关,其时间尚在中央纵队占领井陉煤矿新矿之前。

娘子关是破袭战打响后,八路军最早攻克的一个战略要点。令人意外的是,敌增援部队来得非常迅速,两列满载日军的火车随后就分别地到达了娘子关及附近的阳泉。率先到达娘子关的军列上有八百余日军,他们向八路军进行了猛烈射击,在这种情况下,右纵队主动撤出了娘子关。事后证实,两列火车上的日军其实都是复员部队,并非闻知消息后赶来的援兵。
娘子关要撤,井陉也不便久留,杨成武下令“能搬走的尽量搬走,搬不走的就地炸毁”。能搬走的战利品包括大量炸药,除了“梯恩梯”外,还有一种条状、有甜味的炸药,爆炸起来威力也很大,以后八路军破路、爆破敌堡、制造手榴弹,它们起到了很大作用。至于搬不走的,主要是指开矿的机器设备、火车站、铁桥以及矿区表面建筑,部队在撤离前全部予以了摧毁。据被俘的日本工程师说,日方将因此损失一亿日元,而且即便重新运来全套机械设备,新矿至少也得半年以后才能复工。

《以顽强对顽强4》,全部连载完毕,谢谢您的阅读。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