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成效及思考

农民群群 2024-02-08 17:20:56

作者:石铭铭 秦义军

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北部、遵义市东部,平均海拔972.7米,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2个镇、3个街道、137个村(社区)。县域气候温和,降雨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全县耕地总面积83万亩,承包农户10.18万户,承包土地面积70.6万亩。2020—2023年,湄潭县连续蝉联全国茶叶百强县榜首,“茅贡米”曾连续5届获国家十大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

近年来,湄潭县作为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全县累计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434万元,结合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情况,重点支持水稻、油菜、茶叶、蔬菜生产,针对机耕、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开沟、修剪、除草等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近60万亩次,其中项目覆盖面积约20万亩次,涉及经营主体(含小农户)逾3万个,服务小农户比例超过60%,小农户满意度超过85%。

一、湄潭县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做法

1.加强组织保障,有序推进实施。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及各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和统筹调度。成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技术实施工作组,负责方案制定、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和服务监管等,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组织农技人员赴黔南州福泉市、龙里县等地,考察学习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2.注重宣传讲解,营造良好氛围。开展社会化服务时,统一悬挂工作横幅,作业人员统一着定制服装,提高群众知晓率。用好村民会议、宣传栏、宣传横幅和新闻报道等媒介,让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和服务主体理解掌握政策内容,主动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3.统一资料标准,确保收集规范。制定《湄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料清单》,统一项目实施资料模板,指导服务主体完善项目资料。优化与一家一户签订合同的做法,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替农户签订合同,每个村只需提供“一份合同+一份清单”,服务主体按照服务合同提供服务,减少重复打印和收集合同流程。将镇(街)纳入初次验收审核环节,加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对项目的引导和监管,确保报账资料多而不乱、杂中有序。

4.创建联合组织,汇聚各方力量。全县15个镇(街)整合辖区内社会资本成立农机合作社,共同组建农机合作社联合社,成员社服从联合社调度,根据联合社部署,开展辖区内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成员社采集区域内农机户信息,承担联合社分包订单、辖区内订单洽谈、跨区作业、农机具保养和宣传培训等业务,按股参与联合社分红。以村党组织为引领,建立村联络站,整合资源,参与村域农业社会化服务。由此形成政府指导、联合社主营、成员社主业、社会投入,县、镇、村三级联动,一体化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

二、湄潭县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取得的成效

1.促进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培育了一批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截至2023年11月底,湄潭县共有合作社49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家、家庭农场613个,其中专业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有40家,可为农户提供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

2.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收入增长,解决了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生产环节。例如,通过无人机实施粮油、茶园等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了防治效率效果,避免了传统喷药对农户身体的伤害,传统喷药成本约20元/亩·次,无人机统防统治成本降低为15元/亩·次。

3.有力推进农机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强化了村股份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小农户三方利益联结。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补贴按照5 : 3 : 2进行分配:“5”为服务对象补贴比例,即补贴资金的50%分配给服务对象,提高小农户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3”为服务主体补贴比例,引导服务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2”为村股份经济组织补贴比例,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湄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项目流程复杂。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是生产补贴类项目,涉及产业品种环节多、实施面积广、季节性强、监管范围广,其中抽查和验收难度最大,验收比例需达实施面积的15%,占用了基层农技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精力。

2.参与动力不强。湄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体量小、服务能力弱、服务范围小、农机具和操作人员少,大多仅提供简单的农机作业。为避免收费风险,承接项目的服务组织大多不愿接受先服务后收费的方式。

3.市场需求不旺。湄潭县处于丘陵山区,土地零星分散,大部分地区坡高路陡,不利于机械作业。农户习惯于精耕细作,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覆盖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路还较长。

四、湄潭县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打算

下一步,湄潭县将紧紧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推动农业服务体系升级,规范农业服务行业管理,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加强农机创新、推广和应用力度。选择体积小、重量轻、灵活程度高、易操作、适合山区的农业机械设备。对现有农机进行改进,以充分发挥农机设备的优势。

2.推动服务主体跨区域作业。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减少闲置浪费。

3.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建立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全县产业分布和资源禀赋,以烘干、仓储为突破点,向产后服务延伸。建立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0 阅读:0

农民群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