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一个军有多少人?

历史看最美 2025-03-21 08:10:47

军其实也算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军事编制了,不过也只是词一样,古代军队的“军”和近代军队的“军”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咱就说一说古代的军。

铠甲。

青铜兵器。

《国语》中有关齐国的部分“齐语”记载齐桓公统治时期管仲改革后的齐国军队“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是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管仲改革时期的齐国军队一军有一万人,整个齐国有三军,国君管辖的中军,上卿国子高子各管辖一军,齐军总计三军三万余人。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咱们在看春秋左氏传中有关晋楚城濮之战的记载“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 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 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郄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于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从此可知晋国和楚国这两个春秋大国的军队编制。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晋国军队分为上军,中军和下军,其中中军为所谓“公族”。楚国军队分为左军,右军以及中军,楚国中军为若敖六卒,楚国右军为陈国和蔡国等附属国军队战斗力较低。城濮之战后,陈国和蔡国等附属国的军队被晋国军队彻底粉碎,而楚国左军全军覆没,楚国大将子玉所统帅的凶悍的若敖六卒靠着自身强大的战斗力成功脱离战场,但楚国在此战中的伤亡是相当大的,仅仅后来晋文公献给周天子的楚国俘虏就包括驷马战车百乘,步兵俘虏1000多人“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周礼记载两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军制“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一军有12500人,天子名义上有六军,合计总兵力75000人;大的诸侯国有三军,合计总兵力37500人;次一等的诸侯国有二军,合计总兵力25000人;小诸侯国只有一军,合计总兵力12500人,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以此看晋楚城濮之战,仅仅是晋国献给周天子的缴获自楚国的战车就达到了一百多辆,按照一辆战车上三名甲士配合七十二名步兵,那楚国损失的甲士要在1000名至900名,步兵的损失人数则7200人,这个数字也并不算太离谱,毕竟晋文公献给周天子的楚国步兵俘虏就有1000多人。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国语中记载春秋晚期的吴国军队“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袍。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抱。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赏、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旂、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旂、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陈,去晋军一里”这里吴国军队和齐国军队以及楚国军队晋国军队一样可分左中右三军,总兵力三万人,但这只是吴王夫差带着北上争霸的总兵力,春秋晚期的吴国其全国的总兵力是十万,一般情况下来说机动兵力为三万,吴国军队在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等人的带领下讨伐楚国,其总兵力也就三万人。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前文说春秋时期一辆战车三名甲士这个肯定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一辆战车后面跟多少步兵这个就说法很多了,有的说法是一辆战车后面跟72个步兵,还有的说法是一辆战车后面跟“三伍”也就是15个步兵,这显然有点少了,所以72名步兵很明显更接近历史事实。这么算的话以一辆战车为核心的作战单位其人数大概是75人,而如果将一军的总人数算做12500人,那一军的战车总数大概在170辆左右。而大国有三军,也就是一个大的诸侯国所拥有的驷马战车理论上有五六百辆,但是根据史料留下的记载来看,这个数字显然过于保守了。

青铜兵器。

就比如上文所述的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在战后被俘的驷马战车就达到了一百多辆,而晋国为这场战斗出动了近七百辆战车,其总兵力恐怕可以达到惊人的四五万,而晋国也可以出动八百辆战车平定周王室的内乱“(晋灵公)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齐国和吴国的艾陵之战“甲戌,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 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吴国军队击溃齐军,斩获带盔首级3000余颗,战车800辆,齐国的军事力量遭到了重创。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