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位朋友于2018年发表的旧书评。放在今天看来,《回到过去变成猫》这本书还是显得有些清淡如水,缺乏波折了。可能以前异兽文可以通过设定吸引读者,但现在异兽文比较多了,吸引力也就不足了。
不过喜欢慢节奏、日常的读者仍然是可以看看的。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历史如烟
字数:5877,阅读时间:约5分钟
《回猫》这部作品,与慕容雪村的锋芒毕露截然不同,它以一种温婉敦厚、满怀善意的姿态,拥抱生活,传递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或许,这正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那么,让我们从作者陈词懒调的叙述中,探寻这部作品的奥秘吧。
| 养猫的人,会被猫同化吗?
这个问题,时常在我阅读《回猫》时萦绕心头。我习惯于通过解读文本,去揣测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态度,《回猫》亦不例外。这部小说整体散发着温馨的气息,不难推测,作者应是一位热爱生活、充满温情的人。
在起点这个竞争激烈的网络文学平台上,陈词懒调以其独特的存在,吸引了无数目光。我曾在微博的角落里,默默关注着这位神秘的作者。她的微博风格,与网络文学界的喧嚣截然不同。其他作家们忙着晒更新、谈感想,而她,却沉浸在晒猫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她的微博日常,除了晒猫,便是忙碌与更新的承诺。评论区里,读者们或催更,或沉迷于猫咪的可爱,陈词懒调的拖延症,更是让一众读者变成了随缘读者,让人不禁好奇,养猫与写小说,到底哪个才是她的主业?
于是,我斗胆做出一个惊人的猜测:或许,陈词懒调本身就是一只猫!她并非人类世界的居民!这个想法看似荒诞,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人类,总是为了生计奔波劳碌,心态浮躁,渴望升职加薪,追求爱情的甜蜜。而猫,却截然不同。它们慵懒、闲散,热爱生活,将捕猎视为游戏,而非生存的手段。这不正是陈词懒调的生活写照吗?我观察她已久,这个结论,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既然她选择了以人类的身份在网络世界游走,或许也是为了避免过多的解释。我们还是尊重她的选择,姑且认为陈词懒调是一个人吧。这位沉迷于晒猫的作者,在创作《回到过去变成猫》时,对于主角和配角都是猫咪的设定,显得很是上手。读者们完全不必担心养猫的情节会显得虚假,因为陈词懒调只需将她的日常养猫生活融入其中,便足以让人信服。
当然,仅仅描写猫咪的生活是不够的。人与人、人与猫之间的情感纠葛,才是小说的核心主题。陈词懒调以一种轻松写意的笔触,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柔的世界。当我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时,总会打开《回猫》,读上几章,仿佛就能找到生活的希望,相信未来依旧美好。
| 有猫的世界,总是温柔而善意的
许多都市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因为背景世界的虚假和对生活细节的忽视,而显得苍白无力。而陈词懒调,却用汪曾祺式的细腻笔触,刻画了一个个生活场景,让这部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陈词懒调内心想必也是温柔而细腻的。否则,她又如何能写出这样一部风格温暖的作品呢?这部小说的文笔,让我想起了汪曾祺的散文风格。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强烈的起承转合,也没有过度的文艺腔调。它就像是一个老友,在闲暇时光里,用闲聊的方式,向读者描绘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
有消息称,小说中的核心场景——楚华大学,其原型是武汉大学。虽然我没有亲自去过武大,无法验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陈词懒调在构造楚华大学时,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迹可循的。她可能真的去过那个地方,进行过实地考察。
在都市小说中,借鉴现实场景虽然有时会被视为偷懒的行为,但对于作者来说,却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凭空创造一个场景,远不如借鉴现实来得更加真实和生动。除了楚华大学这个主阵地之外,小说中描述的其他场景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但我相信,陈词懒调一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了小说中的世界。
在描写生活细节和社会细节方面,《回猫》更像是一部充满回忆的童年纪录片。它提到的许多事物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比如楼上楼下的小区、魔兽争霸游戏、重男轻女的乡村社会等等。
说到养猫养狗甚至养鸟,《回猫》更像是一本生动的城市养宠物指南。其中描述了种种细节,比如换猫砂、猫咪在院子里的生活状态等等。如果一个读者在城市里养过几年宠物,那么在阅读这本书时,一定会感到格外亲切和熟悉。

《回猫》让我们看到了人与猫之间的深厚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暖。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或许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治愈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些细节如同巧妙的织锦,融入了小说的故事脉络,不仅在后续的“升级闯关”故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
尤其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小说第53章的场景,郑叹这只猫咪,在目睹一只狗对其狂吠时,不经意地扯动了耳朵。
| 从《我是猫》说起
提及这样的细节刻画,不禁让我联想到一部经典之作——《我是猫》。起初,夏目漱石或许未曾预料到,这本原计划仅连载一期的作品,竟会蜕变成一部完整的小说,并最终成为他的处女作。这部作品的诞生,与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旨在以讽刺的笔触揭露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我是猫》以猫的视角,通过一系列小故事折射出社会与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与《回到过去变成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将视线拉回《回到过去变成猫》这部作品。不可否认,它在成书过程及故事架构上与《我是猫》存在相似之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回到过去变成猫》作为后来者,被拿来与前者相提并论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猫作为一种非人类的生物,其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与人类大相径庭。若是在仙侠小说中,猫主角尚可修炼化形,若是在都市修仙类中,也可通过不懈努力蜕变成人,又或是如同《都市妖奇谈》般的题材,成为猫妖亦是可行之道。
然而,陈词懒调却选择了最为日常、最为普通的都市背景,一个看似毫无奇幻元素的世界。在这样的设定下,小说该如何展开?
回顾《我是猫》,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角审视人类世界,讲述了一系列辛辣讽刺的故事。而《回到过去变成猫》同样以猫的视角,记录了十年前一个大学教授庭院中的日常与非日常。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猫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于是,故事得以顺畅地展开,如同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副本,等待着主角去一一挑战。
于是,《回到过去变成猫》应运而生。主角,一只名叫黑炭的黑猫,生活在一个大学教授的家中。这个家位于大学的教师家属楼,庭院里人来人往,黑炭自然不可能局限于这个小小的空间,于是它开始在大学里四处探索。这一路上,它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被带到了各种奇妙的地方。然而,无论走得多远,它最终都会回到那个熟悉的小院子,结束它作为猫的短暂一生。
在其他都市小说中,主角们往往依靠外挂般的能力在副本中所向披靡。而在《回到过去变成猫》中,主角黑炭则依靠卖萌这一独特技能闯过一个个难关。毕竟,作为一只猫,卖萌本就是它的天性。当然,玩笑归玩笑,小说中也有许多情节冲突和故事转折点是通过宠物的微小举动来推动的,这使得小说避免了成为一部单调乏味的“猫超人”故事。
在原作中,有一个情节尤为经典。主角郑叹竟被拐卖贩子带到了外地,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出生天。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它,它再次被带走,来到了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它遇到了一个拿着电话的落魄男人。郑叹的眼睛瞬间直了,紧紧盯着那人手中的手机。那人或许察觉到了猫的目光,但因为对方只是一只猫,所以并未在意。他随手将手机递给郑叹,谁曾想这只猫的灵魂却是一个人。若是一个人盯着你,那情况或许就会大不相同了。正因如此,郑叹才得以因这次意外的邂逅而获救。
每当重温这部作品的情节时,我总会想,这只身怀人心的黑猫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一次次逃脱的。而另一方面,黑炭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猫的身份。即便有人怀疑它的智慧超乎寻常,也只会将其归功于“这是一只有灵性的猫”。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样的解释似乎更加合理。因此,对于黑炭来说,这些所谓的“副本”似乎并没有那么难以攻克。
| 猫之身,人之眼
人物,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当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时,我们是否还能以分析人物的方法来审视它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所谓“人物”,本质上是指在情节中具有行动能力的主体,这一定义并不局限于人类。例如,《野性的呼唤》中的主角巴克是一条狗,其行为与心灵完全展现出野兽的本性,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人物来分析。更何况,《回到过去变成猫》中的黑炭虽然外表是猫,但灵魂却是人,它用人类的语言思考,串联起整个故事,因此,将黑炭视为一个人物来分析是再合适不过的。
当一个人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猫时,他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回到过去变成猫》中黑炭角色身上所展现出的矛盾与复杂性的体现。在郑叹还是郑叹的时候,他是一个在别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整天无所事事。然而,这并非他的全部面貌。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来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一个人类的灵魂被安置在一只猫的身体里时,他会感受到什么呢?是茫然无措?是愤怒绝望?作者用一连串的疑问句表达了郑叹最初的感受。然而,无论内心如何挣扎,郑叹最终选择了接受现实,用三个月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 从初时的激情澎湃,到后来的平淡无奇,或许,这便是世人眼中家猫的常态吧。然而,对于黑炭这只猫而言,它未来的经历却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平淡生活”的设想。
在这三个月的时光里,郑叹与猫的灵魂逐渐交融,开始了他的蜕变之旅。化身猫咪的郑叹,不再只是一只慵懒的宠物,他开始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和那些幼小的生命,甚至开始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领地”。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郑叹这一角色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郑叹并非那种在外威风凛凛的侦探猫,而是焦教授家中,那只在客厅沙发上悠然打滚的慵懒家猫。然而,他确实拥有着“龙傲天”般的特质,否则,他又如何在那些离奇古怪的经历中一次次化险为夷呢?但郑叹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平凡的日常中,在陌生人的眼中,黑炭只是一只拥有漂亮黑色皮毛的可爱宠物,是宠物店中慵懒地对着镜头摆姿势的“明星”。而在小说的许多章节里,读者所见的郑叹,更像是一个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居家大叔,充满了成熟与睿智。

通过这只猫的独特视角,读者将在接下来的400多章中遇见众多角色。这些角色大多都是温暖的人。他们包括那位在研究生进修的东北大汉,焦教授一家,以及那位可爱恬静的富家千金,那位虽然急于挣钱,但对宠物呵护备至的宠物店老板等等。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部动画《蜂蜜与四叶草》。或许,《回到过去变成猫》中那个由善良人们组成的世界,正是作者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理想国。
这也是本书与其他网络小说显著不同的地方。在这本书中,大部分配角都怀揣善意,默默努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这种温暖的氛围,正是我所渴望看到的。此外,陈词懒调显然是一个不喜欢悲剧的创作者。在作品即将收尾之际,她巧妙地安排了主角郑叹的“重生”,为这本书画上了一个美好的句号。
陈词懒调摒弃了都市网文中常见的浮躁与喧嚣,那些狂热露骨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种种阴暗恶意,在她的笔下都化作了温暖与善意。正如阅读《红楼梦》是在品味曹雪芹的人生,我阅读《回到过去变成猫》时,也是在品味陈词懒调的心灵世界。
若要为这本书定一个主题,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面对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我们应昂首挺胸,但不应以恶意回应恶意,而应以善良去化解。
如果让我为本书打分的话,综合评分在6分上下。
我之所以给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本书在世界观构建上确实有所取巧。虽然文风温暖,但缺乏散文大师那般深邃的韵味。人物塑造上也没有过于突出的角色。故事情节较为平淡,仅有真实与虚构的平衡上下的功夫可称。

这本书确实不过是一碗鸡汤而已。但这碗“鸡汤”来得甚是自然,比起那些强行灌输“小确幸”的新媒体文章高了不少档次。没有营销文章的那份“尴尬”,这本书就像陈词懒调坐在床边,轻声细语地讲述一个让人安心的故事。她没有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读者,而是将自己隐藏在书后,让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到作者对宠物和生活的热爱。换句话说,这本书没有作者的强制性价值观,这种表达主旨的方式,正是我个人所钟爱的。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历史如烟。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