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之笔意

书画艺术之窗 2020-09-21 11:30:08

笔意是书者超乎于形法之上、超然于笔墨之外的一种人文精神的表达和流露,书法创作时书者通过心、意、手、笔,将其对于艺术的认知、观点、意趣以及艺术追求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人们丰富的审美意象。对于笔意可以从四个层次、四种境界来加以理解:

一、笔随意转

笔意的取得,建立在笔法精熟的基础之上,笔法决定了点画线条的力度和形态,笔不精则字不成,因此技法训练功夫一定要到位,“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只有笔法运用尽于精纯,规矩谙熟,才能达到意在笔先,笔断意连,“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状态。

二、意与心化

当笔法纯熟并与笔意融为一体,真正控制笔法的,不再是手腕,而是心意和心境,笔意也便能更加深刻地体现出书者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作画功夫常在画外,书法亦然,书者要长期酝酿气质,涵养心性才能在书法上不断形神俱进。不注重主体精神的修养和提高,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只会与书法越离越远。

三、大巧不工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书法技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由工求不工”,求的是书法的精神、气格和意境,工变不工之时正是神现之时。只有“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不再被有形的规条拘束,才能创造出书者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神游造化

人笔合一,天人合一,实现由法度到超脱,由形质到性灵的跃升,将自然造化与自己的精神融为一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于有形中超脱无形,在刹那之中指示永恒,使欣赏者进入一个超出物象、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而成,主要参考书目有:

1.孙过庭《书谱》

2.刘熙载《艺概•书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