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是个好青年,除掉三害,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

词人说历史 2024-03-19 02:44:28

悠扬婉转的歌声,洁白宽松的着装,看似天使的模样,实际却是恶魔的伪装。随着一声声枪响,有人惊慌呼喊着逃命,也有人呆滞麻木的倒下,这是发生在电影《周处除三害》当中的一幕。电影的名字来源于《世说新语》自新篇中的故事周处除三害,近日其凭借大尺度火爆全网,其中对于被邪教蛊惑之人的刻画尤其入木三分。然而发生历史中的周处除三害,可能比电影所描述的更加细思极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晋书》中记述如下。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接下来,我们对这段文字进行解读,并分析一下故事当中令人疑惑的地方。周处的父亲叫周舫,其大大的有名,是东吴名将,《三国演义》中的回目周舫断发赚曹休,便讲述了周舫诈降击败曹魏大举进攻的真实事件。可惜周舫在周处小的时候就死了,这可能造成周处成长过程中缺乏管教。事实也证明恰是如此,周处天生神力,却有些不务正业,喜欢骑马打猎,还有些任意妄为,想干嘛就干嘛,因此州人患之。

其实这里就有些不正常的地方,周处到底做了什么让州人患之呢?是骑马打猎?其父周舫即是名将又曾任太守,那想必家资颇丰,作为一个阔少爷喜欢骑马打猎,就相当于现在的某二代喜欢豪车靓妹,他过分么?显然不过分!

有人又说了,他还有纵情肆欲这一条呢,想干嘛干嘛!他要是想杀人放火呢?他要是想打家劫舍呢?那太可怕了!可是我们注意到文中还有不修细行的描述,不修细行则证明大行无差。况且周处生在东吴,虽处古代却也不是全无法制的社会,真要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当地官府绝不会视而不见。因此周处为人所患的行为,很可能就是不太讲礼貌,顶多是作为一个阔少无聊,喜欢搞些恶作剧取乐罢了。

后文也表现了周处并非穷凶极恶之人,他自己知道别人厌恶他,因此有改励之志。可夸张的是当地父老,竟然当着周处的面把他和南山猛虎、桥下蛟龙归为同类。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面对一个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你敢不敢拿他和畜生进行比较,我想多数人即便不是虚与委蛇也得是敬而远之,绝不会去主动挑衅他。而如果你自己作为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有人说你和畜生是一类,你会怎么做?我想大耳瓜子抽他都是轻的。

我们再看看周处的反应,他没有在意父老对他的无礼,只说:“这样的话,我能除掉三害。”这是流氓恶霸么?说是行侠仗义还差不多。且周处为人耿直言出必行,真就上山射虎,入水搏蛟。搏蛟的过程又极为凶险,蛟战周处不过,在水中沉浮奔逃数十里,周处就追杀了数十里,经过三日三夜才成功将其击杀,可谓死不旋踵。回过头再看郡人的表现,他们以为周处身死,丝毫不为为民除害的英雄惋惜,而是为三害俱除而相互庆贺,这样冷血的人是正常人么?

回归逻辑,我们相信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假设如我们推测,周处只是一个不拘小节又颇有些侠义的耿直Boy,郡人又何必欲其先死而后快呢?有一句谚语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一位富豪身死后留下一大堆财产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肥羊,让周围多少有些相干的人都垂涎欲滴。

可就在这些人备好刀叉准备分而食之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天生神力,这只羊不仅吃不到嘴里,还可能被它撞伤。这种煮熟的鸭子飞了的失落可想而知,难免让这些人心中生出怨恨,进而琢磨着制造点儿意外,让这孩子去找他老爸。而南山猛虎和桥下蛟龙正是恰当的去处,赶紧撺掇着周处去送死,这才有了三害之说。这也是为什么在以为周处身死时这些人互相庆贺,这是奸计得逞的满足,和即将坐地分赃的喜悦。

那些所谓的郡人父老,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地痞流氓和土豪劣绅,所谓三害也只不过是为撺掇周处去送死而编造的谎言罢了。所幸周处当真神勇,射虎杀蛟而自己安然无恙,这本事一露自然震慑住了一众宵小,再也不敢对周处起半分歹念。有贼心没贼胆的他们也就成了史书中的郡人父老,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也就成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说,周处在吴郡名士陆云的点拨下开始发奋读书,终为忠臣孝子。故事到此结束了,可周处的人生却刚刚开始,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

陆云对周处说:“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经过此事,周处变了,那个不修细行、纵情肆欲的周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志存忠义的周处,开口闭口谈的都是要忠、要信、要自律。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周围的人就都夸周处有文才,州里和府里竞相聘请他出来做官,这简直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周处也以为经过陆云的点拨自己脱胎换骨成了佛,只有那些奉承他的人看的清楚,周处的手中有了刀。

射虎、屠蛟、读书之后的周处,不仅稳稳掌握了周舫所留下的财富,其威望也足以与其父比肩,周氏再度成为阳羡地区的第一豪强。周处手中的刀正是州府官员们统治地方所需要的,周处挡住了地方势力的垂涎,却终难免堕入更高级别掠食者的彀中,这也证明了捧杀比棒杀更加可怕。当然此时的周处血仍未冷,为官的仍他以自身能力护佑一方百姓。

后来,东吴为西晋所灭,中华大地进入了司马家做主的时代,周处凭借其在当地的名望地位仍然被聘任出来做官。司马家的天下比东吴大的多,周处也走出了艺兴,走出了吴地,去到了更远的地方守土安民。官越做越大,可周处却越来越孤单,后来他入京升任御史中丞,这是一个需要深谙审时度势之道才能当好的官。可周处的耿直性子改不了,他纠查弹劾不避亲贵,很快便得罪了梁王司马肜等一众朝中大臣。

恰逢氐人齐万年造反,朝中大臣说:“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而新任的征西大将军正是梁王司马肜。中书令陈准看出了其中猫腻,对皇帝说道梁王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忠勇果劲,有怨无援,此二人同去周处必死,我军必败。然而此时的皇帝是那位问百姓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陈准的忠言自然不会被采纳。伏波将军孙秀也看出周处此去必死,对他说:“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周处想了想说道:“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一面是朝廷的任命,一面是上司的怨恨,周处亦知此去必死。面对如此境况,我们不知道当年纵情肆欲的周处会如何抉择,只知道如今志存义烈的的周处悲慨即路,志不生还。征西的战场上,贼兵七万屯梁山,司马肜、夏侯骏逼周处以五千兵击之。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遂力战而没。

周处知道自己被权臣算计,以为自己为国死节,他不知道的是,他死后江东周氏去一大柱石,这正是朝廷削弱地方豪强的手段。不久之后五胡乱华,司马家丢了大半个天下,晋元帝东迁建立东晋,包括周氏在内的江东本土豪族在高层次的角逐中日渐势微,最终被王谢士族所取代。

周处没有变,他至死都是那个射虎搏蛟的少年,依然死不旋踵,周处也变了,他已经被忠孝礼仪的枷锁桎梏住。当年他面对猛虎恶蛟敢于放手一搏,如今面对司马肜这班蛀虫奸佞却只能俯首听命,他自己可以以死效节,又奈跟随他作战的五千儿郎何?

如同电影中被邪教所蛊惑的信徒一样,从除掉三害之日起,本该一世英豪的周处便受了封建礼教的蛊惑,活出了一段截然相反的人生。他昂首挺胸亦步亦趋的样子,在别人的眼中亦是麻木呆滞、痴痴傻傻。

0 阅读:6

词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