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是指战国晚期至秦末汉初时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他们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秦始皇时期曾在朝中做过博士官,是很有名望的几个人。后来因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暴行,于是在秦末汉初同时隐居在陕西商山,又因四人都是八十多的老人,须眉皓白,所以被人称为“商山四皓”。
史载汉高祖刘邦宠幸戚姬戚夫人,太子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平,而戚夫人儿子赵王刘如意聪明过人,才学出众。于是有废长立幼,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着急的吕后找到了商山四皓,刘邦在见了他们后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关国家储君废立这样的大事,刘邦仅仅因为几位隐居高人就随意改变了主意,事实真是这样吗,为什么?
刘邦废立太子对于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刘如意,历史是有真实记载的。一方面是刘邦宠幸戚夫人,再加上刘如意又聪明,爱屋及乌想让刘如意继承自己的帝位;另一方面太子刘盈懦弱平庸,而他的母亲吕后精明强势,难保自己百年后外戚干政,江山不稳,于是有了废掉刘盈的念头。
但是刘邦废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太子储君位子,而是一个背后有着吕后及开国军功勋臣支持的利益集团,可以想象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太子能请出商山四皓出山辅佐,那就证明自己是贤德之人,自然不会再废除太子,着急的吕后就找上了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出山辅佐为什么刘邦这么看重商山四皓呢?
首先是他们四个人大名鼎鼎,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博学之士。而刘邦本人却出身底层,没有什么文化,崇慕他们的学问渊博也好、礼贤下士也罢,当然希望他们能出山做官。再加上汉初为了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民生,国家实行的是黄老无为的治国政策,有他们四位学术权威在,也是政治上的需要。
刘邦曾请他们出山做官,结果却被商山四皓以刘邦蔑视士人给拒绝了。有时得不到的才是最想要的。
吕后没有办法,但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被废,失去既得利益。于是找张良问计,张良当然是倾向于吕后这一边的,告诉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就可以了。因为张良他也是军功勋臣集团的一员,有利益诉求;其次刘邦死后,诸皇子年幼,太子刘盈年长,再加上吕后比戚夫人更有能力、更有政治手腕,有利于国家稳定。
于是吕后派人去请商山四皓,太子亲笔书信言辞谦恭,带上珠宝玉帛,配备舒适的马车,以诚相待最终请出了商山四皓。而刘邦在见到了他们之后就再也不提废太子的话。
废太子或是折中方案历史上刘邦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不可能不明白废立太子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可能引起国家动乱。当时已是刘邦晚年,太子虽然平庸懦弱,却有一个精明强势的母亲吕后,再加上张良、萧何、陈平、周勃、樊哙等军功勋臣的支持,大势已成不可能再有反复。而见到商山四皓之后,刘邦应该早想到这里面有张良的计谋,于是借驴下坡不再提废太子之意。
那为什么又提出废太子的意思呢,估计是刘邦真的很宠爱戚姬吧,于是空口许诺博美人欢心。但许诺了就要兑现啊,现在兑现不了怎么办,只好提出了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这么个折中方案,既可以堵戚夫人的嘴,又显得自己无可奈何,保住了自己面子。
当然,刘邦的宠爱并没有给戚姬带来好运,在刘邦死后,心狠手辣的吕后将戚姬打入冷宫并削成了人彘,折磨致死。之后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也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