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汉室宗亲,是汉光武帝刘秀嫡长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比起东汉末年其他刘姓宗室,他算是直系,更靠近皇室。
作为宗室出身,封爵出仕做官是不用愁的。他先后当过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恪尽职守,忠于汉室;在地方政绩卓著,很有名望,受到百姓的爱戴。本来刘虞也应该和他一贯低调的祖宗那样,享受荣华富贵,安安乐乐过完一生,但是,谁叫他身处于乱世呢,命运自然就发生了改变。
刘虞是汉室宗亲,祖父刘嘉做过光禄勋,父亲刘舒做到了丹阳太守,品级都不低。刘虞应该是可以直接被授官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却举孝廉出来做官,最开始还是担任曹吏这样的小官,但很快一路升迁做到了幽州刺史,应该说能力是很强的。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各地需要安抚灾民,刘虞被调任甘陵国相,因为表现优秀,不久又升为朝廷宗正,进入高官行列。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前中山国相张纯、前中山太守张举与乌桓人结盟发动叛乱,烧毁城池、掳掠百姓,一时部众达到十余万,声势浩大攻入冀州青州等地。第二年,也就是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鉴于刘虞在幽州的巨大威望,被朝廷重新任命为幽州牧。一到蓟城,刘虞就精简部队,广泛布施恩惠,再加上合纵连横,三两下就平息了叛乱,张举逃往塞外,张纯被杀。汉灵帝刘宏得知消息封刘虞为太尉,容丘侯,官职爵位进一步上升。
刘虞在幽州实行宽松政策,劝导百姓种田,开放市场与外族交易、开采盐铁矿,至此动乱以来的百姓不再逃亡,能够安居乐业。他本人虽然位高权重,但天性爱好节约,十分朴素,甚至当地贵族的奢侈风气都被改变了。
公元189年,董卓专权,由于刘虞在宗室中的崇高威望,于是派使者授予他大司马最高军职,并进爵襄贲侯。是时,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受刘虞节制。但公孙瓒这个人野心很大,不断壮大自己的部队,还放任自己的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二人渐渐有了矛盾。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冀州刺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商议立宗室刘虞当新皇帝,以对抗控制年幼皇帝专权擅政的董卓,而刘虞却坚决不肯。
之后袁术耍诈让刘虞派兵援救汉献帝,公孙瓒识破诡计坚决不同意,刘虞不听,俩人怨恨更深了。当时公孙瓒攻打袁绍,却多次失败,刘虞认为他过于穷兵黩武,于是削弱了公孙瓒的权限,公孙瓒大怒屡次违反命令,更加欺压百姓,俩人互相指责矛盾不可调和。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公孙瓒自知不敌,本想逃走,没想到刘虞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房屋,不许焚毁城池导致久攻不下。公孙瓒抓住机会,率三百精锐骑兵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大败被活捉。之后公孙瓒彻底掌握了幽州军政大权,刘虞成了傀儡。
后来公孙瓒又利用朝廷增加刘虞封地之时,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接着公孙瓒又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想当皇帝,至此刘虞再也没有活路,被公孙瓒胁迫的使者将他斩首了。刘虞死后,由于他在幽州施行仁政很得民心,百姓闻知消息无不痛哭流涕。
关于对刘虞的评价,围炉观史认为他身为皇室宗亲,却节俭朴素;为官政绩卓著,爱护百姓;忠于汉室,矢志不渝;有着古时候贤士大夫的风骨和操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同时不识天时,过分愚忠;过于仁义仁慈,迂腐可怜;不擅军事,盲目冲动最终丢掉了性命。
只能说他不该身处乱世,如果生在盛世王朝,不但不会丢了性命而且肯定会混的很好;可惜他遇到了人吃人的年代,面对的是公孙瓒、袁术、袁绍那样的军阀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