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守护,镇墓兽的表情变化逗笑我了,那些戳中笑点的蠢萌文物们!

围炉观史 2019-12-27 21:12:34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了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古代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先是为避邪,以佑护死者亡魂的安宁。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则极为少见。

因为镇墓兽是出土文物,现实中比较少见,所以很多人觉得它狰狞、凶恶且很神秘,但在见过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看起来很狰狞的镇墓兽还挺萌的!

唐三彩镇墓兽

镇墓兽:不好意思,最近吃的多,运动少,脸上长了不少肉!

人首镇墓兽

镇墓兽:我最亲爱的老婆呀,你去哪里了啊,刚才我不该凶你,都是我不对,你快点回来吧!一个人的日子真不好过呀!

唐三彩镇墓兽

镇墓兽:半年多没有吃肉了,今晚涮火锅!

镇墓兽(西魏·彩绘人面镇墓兽)

高37厘米,1977年汉中市崔家营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人面兽身镇墓兽有着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造型上的独特表征与相隔甚远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此镇墓兽是人兽合体阶段的产物,它逐步由兽向人形演变,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镇墓兽与狮身人面像虽相隔万里,却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镇墓兽:晚饭的时候,女朋友给我讲了一条笑话,笑死我了,现在还有些肚子疼!

楚人面鹿角镇墓兽

东周,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0-前200年,出土于湖南长沙。

这件漆木雕镇墓兽由楚国工匠所制,结合了真实与想象,是一位强大的守护者。髹漆鹿角营造了一种震慑的氛围,人面口吐长舌,像领带一样拖曳而下。

紅釉镇墓兽

镇墓兽:主人,我很忠诚的,守在墓前谁也不敢靠近,就是肚子有点饿了,主人给点吃的吧!

白釉镇墓兽

隋开皇十五年,白釉镇墓兽,1959年安阳张盛墓出土。

镇墓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谁也改变不了我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彩绘漆鹿角镇墓兽

此镇墓兽通高110厘米,兽头高69厘米,底座32-1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镇墓兽出土于荆州江陵藤店一号战国楚墓,斫木胎,座上插单面兽头,口吐朱漆长舌,双目外凸,兽头上插双鹿角。通体髹黑漆,方座上绘朱、白彩兽面纹,兽身绘朱彩S形卷云纹和菱形纹等。

镇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

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镇墓兽的基本形态由鹿角、兽形首、方形底座三部分拼合而成。鹿角插在兽首顶部孔内,兽身插在底座方孔内,多作长颈、鼓眼、口吐长舌状。其形制有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多种,多数单头,少数双头。

从出土镇墓兽的排比中可以看出其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演变规律,大致是兽面渐变为人面,无舌渐变为长舌,无颈渐变为长颈,兽面由彩绘发展为雕刻。

此种镇墓兽是除楚墓以外其它战国墓中不多见的特殊之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就算有,但数量也很少,楚漆器发达的战国中期,镇墓兽的数量最多,到战国晚期又很少见。这种数量上的消长变化应与当时漆器的发展趋势及楚国兴衰的历史是一致的。秦汉以后,这类器物逐渐消失。

唐代古墓镇墓兽

这叫一个狰狞可怕——不仅能够吓跑盗墓之人,估计连鬼都能吓跑!

唐代镇墓兽,魂灵世界的守护者。永不为人见的东西还能做得如此精彩,唐人的造型艺术,真是到了信手拈来的化境。

镇墓兽(北魏)

镇墓兽:前面的这位小姐姐好漂亮啊,能不能加一下微信啊?

唐代镇墓兽

镇墓兽:晚上闲着没事儿,抓了个妖怪玩玩!

镇墓兽(北魏)

大家好,我是一只靠卖萌吓跑妖魔鬼怪的镇墓兽!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