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正式实施,取代已执行多年的2018版标准。这一新国标从材料安全、技术性能到使用规范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降低火灾与交通事故风险,同时兼顾消费者实际需求。
厂长通过这篇文章带你梳理新国标的核心要点,助你提前了解政策变化!
1. 防火阻燃全面升级新国标要求所有非金属部件必须符合阻燃指标。其中新国标指出,电动自行车整车塑料质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5.5%,以此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并减少有毒气体释放。

此外,新增电池过充切断、短路保护功能,并要求能够实现动态监测电池温度、电压等功能,在异常时能自动报警。
2. 防篡改技术加码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设计,明确了6类检测方法示例,从技术上杜绝非法改装。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管理,大幅提高了改装门槛。

铅酸电池车型增重,铅酸电池的整车质量上限从55公斤放宽至63公斤,续航可达60-70公里。

取消脚踏强制安装,不再强制配备脚踏骑行装置,允许企业和消费者根据设计、需求调整,减少了一部分安全隐患。同时鼓励安装后视镜,提升骑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4. 智能安全监测功能新国标要求车辆需配备北斗定位和通信模块,支持动态监测电池状态、防盗追踪等功能。

对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标准,你有什么更多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