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化解了什么仇什么怨

崔琰谈历史 2023-06-10 08:31:01

千年以来中东两大国斗殴不止

北京协议有望化解十世纪世仇

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两国在断交七年后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相互重开大使馆。双方在中方见证下于北京达成协议,并发表了三方联合声明。消息一出,不仅阿曼、土耳其、黎巴嫩、伊拉克等中东地区国家发表声明对三方联合声明表示欢迎,美国白宫也对此表示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并对中国协助相关协商表示感谢。此事立刻引发全球媒体极大关注,海外网络平台热议不断,普遍认为沙伊在北京达成复交协议,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外交成果。

中国的这次成功外交斡旋和三方联合声明之所以意义重大且极度吸睛,是因为全世界都知道沙特和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对“千年宿敌”。

伊朗和沙特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简单说,伊朗前身波斯帝国强盛时,波斯人统治着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吃亏吃大了;等到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凝聚起来时,又轮到阿拉伯人建立帝国,统治波斯人了。

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伊斯兰教因为对教法的不同阐释发生分裂,最大的对立两派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伊朗是什叶派伊斯兰教国家代表,而沙特是逊尼派伊斯兰教国家领头羊,而且拥有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圣地麦加和麦地南。它们是中东地区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分别雄居波斯湾南北两岸,都有做中东地区老大的资本和信心,伊朗和沙特的敌对关系,就是中东历史恩怨的延续,是伊斯兰内部宗教战争的现代回响。

相比两国在中东各自扶持自己的代表势力去颠覆对方支持的政权,或是搞搞宗教输出之类的小动作,双方之间摆在明面上的大矛盾也不少。比如,1987年7月31日,沙特阿拉伯在麦加圣城的大清真寺附近发生了一起事件,被称为“麦加暴动”。当时有数千名伊朗朝圣者涌向大清真寺,声称他们是在履行宗教义务进行朝觐。然而,沙特阿拉伯政府认为他们试图在麦加圣城发动政治抗议活动,而且涉嫌伊朗政府支持。随后,沙特出动安全部队对这些朝圣者进行了暴力镇压,造成了400多朝圣者及安全部队成员死亡,其中275人是伊朗人。

虽然自从1932年沙特建国以来两国之间就龌龊不断,但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紧张关系急剧升级,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支持恐怖主义和扩张主义。这起事件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伊朗和沙特之间的敌对关系,导致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同时,也加深了伊朗与其他海湾地区国家的紧张关系,以及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为沙特作为阿拉伯国家的带头大哥,背后还站着美国代表的西方势力。1988 年,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因朝觐事件和随后的问题升级宣布与伊朗断绝关系,虽然三年后双方复交,但感情裂痕却长期存在。

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沙特与伊朗这两个中东大国之间的关系便起起伏伏,时常因各种各样的小事爆发口水战,两国甚至还多次断交,可以说沙特与伊朗一度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当然,伊沙矛盾背后,除了宗教、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域、能源等众多因素以外,“中东搅屎棍”美国的挑拨作用也不可低估:在伊朗还有国王的巴列维时代,美国与伊朗、以色列一起搞阿拉伯国家;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不听话了,美国又联合阿拉伯国家搞伊朗。挑拨离间,分化拉拢,美国人可谓是驾轻就熟,也造成了伊朗与沙特的不和。所以,网上有个大V曾在2021年说,没有美国,一百年也不会看到沙伊和解。看来,他又错了。

阿拉伯有一句很古老的谚语:在沙漠里遇到波斯人和毒蛇,一定要先杀了波斯人。显然,沙特与伊朗这对老冤家的恩恩怨怨不可能在短期内化解,路还很长,两国终究要靠自己走下去。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