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后果,《水浒传》怎么说

历史看最美 2025-03-18 06:06:47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3525,阅读时间:约5分钟

对于宋朝军队经常有这样一个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许多人觉得宋朝军事表现很差劲就是这个制度导致的,《水浒传》里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那么兵不识将和将不识兵真的是罪魁祸首吗?所以本文就来说说《水浒传》里这个事。

《水浒传》关胜作为梁山五虎将之首一直被质疑,尤其是第一次攻打梁山被某个自称专注水浒二十年的所谓大V评价带兵能力垫底。

那个大V是这么说的:

“关胜除了自己上场单挑之外,没有任何的谋略和战术可言。

一场战斗就把一万多精锐官军报销了,关胜的指挥水平可能比秦明还差劲,人家秦明最多葬送五百人,他一口气葬送了五千人。”

然后那个大V又举了一个例子:

头一阵,关胜两员副将宣赞和郝思文被生擒,关胜大军被凌州军追杀的大败亏输。

要知道关胜带了五千兵马,而凌州的水火二将,本部兵马只有一千人。

关胜被魏定国的神火兵,烧得一口气败退了四十里,最后靠李逵偷袭才没有被全歼。

最后就是那个大V的结论:就只能说关胜的统兵能力比秦明还离谱,俩人垫底那是一点都不冤枉的。

那么本文就来重新复盘一下事件经过,然后看看《水浒传》另一些隐藏信息。

首先那个大V说关胜轻敌大意,我们看看原文怎么说的:关胜:“久闻草寇占住水洼,侵害黎民,劫虏城池。此贼擅离巢穴,自取其祸。若救北京,虚劳神力。乞假精兵数万,先取梁山,后拿贼寇。教他首尾不能相顾。

这里很明显,关胜提到精兵数万。许多人受到一些小说影响觉得古代出兵不应该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别觉得精兵数万很少,实际上小说里一开始都是几百几千,但是越往后军队兵力越夸张。秦明带兵实际上就一千多人,呼延灼也就带了几千。关胜说的数万精锐已经是很慎重的考虑了。对于那种动不动把自己国家几万精锐给灭了的,基本上受某个电视剧影响。实际上作为一个相对写实的小说。除了120回本后半段兵力夸张,其他部分还不算太离谱。高俅打梁山时就是选拨精兵一万五千,加上其他各处军马一十三万。

而且调兵不是说调就调的,童贯调兵先是受了天子统军大元帅之职,径到枢密院中,便发调兵符验,要拨东京管下八路军州,各起军一万,就差本处兵马都监统率;又于京师御林军内选点二万。实际上也是十万。

两处描写很明显,调兵很费事。所以关胜想法是一次来个大的。所以 这叫轻敌吗?难不成来个百万大军才叫重视?

然后再说说蔡京给关胜的军队什么样?随即唤枢密院官调拨山东、河北精锐军兵一万五千,这里说的是山东河北。高俅是从节度使处调调集军队,童贯也是。但是关胜呢?蔡京权力再大,也不能随意调动精锐吧?高俅之前调了五千士兵那次也是走的流程。当然也不排除大名府是重镇,所以皇帝知道了。

而这支军队组成是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关胜为领兵指挥使,步军太尉段常接应粮草。作为一个万人部队,总得有各级将领但是小说没说。而且很明显是各地七拼八凑来的,这种临时的军队有多少效果不好说。

然后就说被呼延灼忽悠,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宋江的态度,宋江态度很恭顺,而且关胜被二打一的时候还留了一手。所以关胜对宋江并不反感,关键是关胜岁数不大(关胜不是一些画里的大胡子而且年龄比卢俊义可能小几个月)社会经验不足。现实生活中高学历的被那种半文盲骗,甚至发生女研究生被卖掉的事不是没有。

再看看呼延灼怎么说的:“林冲、秦明待捉将军,宋江火急收军,诚恐伤犯足下!此人素有归顺之意,无奈众贼不从,暗与呼延灼商议,正要驱使众人归顺。将军若是听从,明日夜间,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林冲等寇,解赴京师,共立功勋。”呼延灼这个人口才很好出身还不低而关胜经验不多就信了,因为有些事确实是关胜自己亲身经历的。关键是呼延灼的表演真人秀不像演的,当然电视剧版还增加了关胜派间谍去打听消息。

结果就是关胜听罢大喜,。这里呼延灼还把梁山一些事迹说了,梁山军队相比当时宋朝官军军纪都算不错的。所以关胜就加深了对呼延灼的信任,然后接下来第二天宋江举众搦战。关胜与呼延灼商议:“今日可先赢首将,晚间可行此计。”呼延灼一上场秒了黄信,因为动作真实关胜信了。因为关胜知道他手里那些人真要硬拼,占不到啥便宜就想来个省事的。

当时关胜是怎么做的呢?“传下将令,教宣赞、郝思文两路接应。自引五百马军,轻弓短箭,叫呼延灼引路”。

自己就带了五百人,然后叫他的两个哥们接应。然后呼延灼和宋江把戏做的足足的,因为关胜还见到三五十个伏路小军,说是内应。这里很明显,关胜以为宋江需要他帮忙控制众人完成招安计划。

但是等到了地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接下来就是一齐鼓响锣鸣。正是慌不择路,众军各自逃生。关胜连忙回马时,只剩得数骑马军跟着。这时关胜发现自己两头都被耍了,因为他的手下人把他自己扔下基本上全跑了。

这种军队啥样不用多说了吧,蔡京给的精兵就是这路货色。从时间来看这些军队就是临时拼凑的,关胜和他们不熟悉。同样的郝思文和宣赞也很快成了光杆司令,关键那两位脾气爆敢直接和秦明林冲对打,郝思文被林冲他们群殴,宣赞被秦明和孙立二打一。

▲宣赞

三人组梁山上团聚的时候关胜就明白过味了—被耍了,那个大V说五千多人被关胜送了,但是实际上损失多少呢?

当时李应带人抢奔关胜寨内来,先救了张横、阮小七并被擒水军人等,夺去一应粮草马匹,却去招安四下败残人马。军营一万多人守着,即使没有主将还有其他将领结果不堪一击。而且梁山这次基本没有什么杀敌记录,对比其他有斩获的。这次最多的是招抚,关胜上梁山后宋江派人招抚又得了五七千人马。其馀各自四散。也就是说基本没啥损失,一哄而散。还有个描写投降军内,有老幼者,随即给散银两,便放回家。

也就是说一万五千精兵有水分,有拿来充数的老幼。相当于别人给你一百万,你以为是美元结果发现是韩元。

不然关胜也不会直接喊出来:“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非亲不用,非仇不谈。”

要数万不给,给的净是凑数的。一出事一哄而散,手下人也根本靠不住。这件事对关胜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关胜水平确实没有想象那么高但是也不差对于一个才三十二岁的人来说能靠自己的声望拉来几千残兵不错了。

然后在陵州那次,因为俩哥们莽撞被抓,对方不止一千原文说各自领五百精兵,很明显这一千人是训练有素的,再打下去肯定吃亏所以关胜下令后撤(因为士气很低了)。然后发现有援军时立刻收住本部残兵,与林冲、杨志相见然后重新组织军队安营扎寨。只能说经验不足但是组织能力还是有的,

小说里还有个细节:单廷圭回至阵前,大叫一声,五百玄甲军兵一哄过来。说明这五百玄甲兵是训练有素的精锐,而且是长时间跟着单廷圭的。反之那些红甲兵也是如此,关胜面对这一千训练有素的军队第一反应是选择撤退并没有错,而且一千精兵后面还有其他军队。从后文来看水火二将的核心军队没有收到损失,这就是精锐的威力。

对战神火将也是,原文是却欲要追,单廷圭大叫道:“将军不可去赶!”没一会,凌州阵内早飞出五百火兵,身穿绛衣,手执火器,前后拥出有五十辆火车,车上都满装芦苇引火之物。军人背上,各拴铁葫芦一个,内藏硫黄焰硝五色烟药,一齐点着,飞抢出来。人近人倒,马遇马伤。

这说明火兵出击的速度非常的快,关胜根本来不及。而且关胜也只是听说,这一次是真正见到了。但是像大V说的差点被全歼了吗?

原文说的是关胜军兵四散奔走,退四十馀里扎住。是一口气跑了四十里,因为火车只要别靠上去就行,所以出现一哄而散效果,魏定国也知道火车效果有限所以收跑了一会转军马回城,刚回军看见本州烘烘火起,烈烈烟生。才知道被偷家了,关胜怎么做的?随后赶上追杀。这里是知道对方火车没法再用了毕竟眼神再好也看不到二十公里外发生了啥。,所以魏定国只得退走,不得不奔中陵县屯驻。关胜随后把县城四下围住,那么话说回来关胜在被追着跑那么远的情况下能迅速反杀说明也是做了安排。

这说明关胜军队是建制完整的并且具有反击能力,也没有出现大V说的差点被全歼。只能说关胜有水平但是阅历不足,但是无论对北宋还是梁山关胜都是一个潜力股。毕竟这是关胜第二次独立带兵,相比较比他大不少的林冲和杨志来说关胜表现并不差。

关胜打梁山是关胜自己第一次带兵出击和直接的巡检干的活差别不小,那时对付的只是几十上百人的武装。而这次梁山规模已经有数万人,所以他想调数万人来次大的。但是他一个32虚岁的青年军官那些人凭啥听他的,尤其是他还是空降下来的那种从八品。关键蔡京给的那些兵还是充数的有事基本一哄而散,所以能说他水平差吗?

因为这样一个比较年轻的中下级军官学习成长很快,而且经验增长的也很多。只是运气一般,在朝廷时是个巡检需要资历慢慢升官,虽然他这个年龄做个从八品的阶官正常但是那个岗位缺少锻炼机会。在梁山时虽然排第五但是实权在宋江吴用那里虽然自己有自己的班子但是影响不大。小说里的关胜醉酒出事,而历史上的关胜被投降文官刘豫所害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双尾猫。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