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莫欺少年穷”,或许他日,那人将以荣华加身,使你无法企及。是流芳百世还是沦为笑谈,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开国元勋朱德元帅,便是一个由贫穷少年成长起来的伟大人物。他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拼搏半生,终于在晚年逆袭成为新中国的元帅。他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之一,其贡献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在回到故乡时,也曾发生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0年,74岁高龄的朱德元帅,踏上了一片他离别了52年的土地。这里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也没有浩大的队伍,朱德元帅只是穿着一身简朴的衣服,和他的夫人康克清一起,静静地回到了故乡。
看着眼前的家乡,朱德元帅的心中怎能不泛起澎湃的激情?然而,或许是因为近乡情怯,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在下车之后,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才迈开步伐,决定先去了解家乡群众的生活状况。
在考察完之后,朱德元帅在返回县委的途中,一座幼儿园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走近一看,幼儿园门上的牌匾上写的五个大字,让他的脸色瞬间严肃起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牌匾上写的是又哪五个字?朱德为何会看到后脸色大变?他的这次回乡,又发生了哪些轶事呢?
1959年4月,朱德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到了1960年,我国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受灾耕地面积高达70%,农业收成锐减,粮食供应陷入紧张。在此困境中,苏联却采取了落井下石的态度,大批撤离援华专家。
面临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党中央果断决定对以往的一些政策进行深入反思和调整。为了收集最真实的数据,领导层决定深入基层,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
尽管朱德已是74岁高龄,他却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前往上海、陕西、贵州、四川等七个省市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
朱德计划借此调研机会回到他离别51年的家乡,亲眼看看家乡的变化和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
朱德于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
1909年,朱德赴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身革命。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此后再未回过家乡。新中国成立后,他因公务共六次到访四川,却始终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这一次,朱德决定要弥补他离乡51年的遗憾,同时也相信仪陇的父老乡亲会让他了解到最真实的民情。
1960年3月8日,朱德抵达重庆,次日,在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南充地委副书记孙桂林和仪陇县委书记康志盛等人的陪同下,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乘车前往他离别已久的故乡——仪陇县马鞍场。
仪陇县位于渠江和嘉陵江之间,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汽车行驶在曲折蜿蜒的丘陵小道上,道路颠簸不平。随行人员担心朱德的身体无法承受,朱德却坦然地说:“这比起我离家时的路已经好太多了!”
出发初期,朱德还不断向孙桂林询问家乡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是否有改善。但随着离家越来越近,朱德却变得沉默,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车窗外的绿油油的田地和山坡。
傍晚时分,两辆汽车驶入琳琅寨脚下的李家湾。因为未提前通知村里,村干部只能在马鞍中学内临时收拾出一间房子供朱德居住。廖志高解释说:“这里至少要干净一些!”朱德便不再坚持回家居住。
刚安顿好行李,朱德看到同学们正在吃晚饭,便自然而然地走进食堂,与同学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每个月的粮食定量以及伙食补助等情况。考察一圈后,朱德严肃地对当地陪同的干部说:“孩子们读书费脑子,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亏待他们,生活补助一定要到位!”说完,他又补充道:“孩子们现在还吃不饱,一些繁重的支农活动就别让他们参加了。”
黎明时分,朱德便早早起床,享受着故乡清新怡人的空气,进行了一套活力的晨练。工作人员前来询问:“是否先回家探望一番?”
朱德摆了摆手,回答道:“不必急,先去探望一下贫下中农吧!”用过早餐后,他攀爬过几个陡峭的山坡,去探望了一位住在药铺垭的80岁的老者。
朱德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恩师席国珍。席先生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声望,备受人们的尊敬。因为两人都名字中有“珍”字,所以初次见面时,席先生幽默地说:“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兄弟啊!”
朱德对席先生的名声早有耳闻,首次见到席先生时,他深深鞠了一躬,表示席先生永远都是他的老师,永远都是他的长辈。
席国珍非常欣赏朱德那善于思考、能吃苦耐劳的品质,他给朱德起了一个学名“玉阶”,寓意朱德可以像白玉做的阶梯一样清清白白、步步高升。
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玉阶”这个名字,朱德一生都在使用,无论他遇到多少老师,或是身居何位,只要提起“玉阶”,朱德就会想起他的恩师——席国珍。
尽管席先生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但他仍然坚持在讲台上教授孩子们知识。朱德对席国珍的生活困苦感到心疼,经常帮助老师挑水、打柴、耕地。
村子里的水井离席国珍家很远,席国珍每次挑水都十分艰难。朱德虽然能暂时帮助老师,但却无法长期帮忙。为了彻底解决老师的用水问题,朱德和同学们在私塾附近的一片竹林中找到了一处长满嫩草、潮湿的地方,他们一起挖下去,竟然真的找到了地下水,为席先生挖了一口土水井。
朱德这次真是帮了席先生的大忙。席国珍得知孩子们为自己挖了一口井,激动得热泪盈眶。朱德与席国珍之间的师生情谊深厚如山,广阔如海,朱德一生都无法忘怀。这次回到故乡,朱德自然也要去拜访席先生的家人。
然而,52年过去,席国珍已经去世,朱德只看到了席国珍的后代。他和康克清询问了席国珍先生晚年的情况,得知席先生被土豪劣绅折磨压榨,最后含恨而终时,朱德心情沉重,眼中充满了泪水。像席国珍先生这样品行高尚的人,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随后,朱德一行人来到了席家砭私塾。席先生的后人见有人进了院子,连忙上前迎接,热情地介绍:“欢迎前来参观朱总司令当年读书的地方!”
旁边的人笑道:“这位就是朱总司令啊!你还认识他吗?”
主人惊喜万分,连忙上前与朱德握手,开心地叫了起来:“天哪!真是朱总司令!难怪有些眼熟。”朱德来到屋子里,里面还是原来的布置。他当起了导游,向大家讲述着当年求学的故事。参观完毕后,朱德和主人一家合影留念。
在午日的阳光下,朱德终于回到了他位于马鞍场西侧的大湾旧居。
他的归来,就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村子。"总司令回来了!"这个喜讯如同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
朱德堂弟朱代良在人群中,目光如炬,直视着朱德。他的眼神中,有着激动,有着疑惑,也有着不敢置信。
直到朱德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和朱代良的双手紧紧相握,朱代良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两人的目光交汇,眼含热泪,默默注视着对方,过了许久,朱代良才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怎么现在才回来?还穿着这身衣服,当真是让我们认不出来你了。你看看,我们县里的干部们,他们哪个也穿得不比你差。”!”
朱德听了堂弟的话,心中明白他是出于关心,于是他微笑着回答:“如今百姓的生活都不富裕,身为干部又怎么能计较吃穿,只要穿着不冷就好了,没那么多讲究。”
朱代良又看了看朱德的身边,居然连个护卫都没有,明明开着车,却偏偏选择步行。他有些难以理解,朱德这么大个官,居然比不上县里的干部风光。
其实,朱代良并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但是,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朱德坚决拒绝领取元帅工资,在他去世前的21年间,也始终没有领过元帅工资。朱德作为三军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风范。“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正是朱德的真实写照。
这时,一些乡亲渐渐围拢过来,有人问:“总司令,我们一直盼着您来仪陇看看,解放这么多年了,您为啥子才回来哟?”
早在1951年,四川老家曾派代表到北京看望朱德,还提出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坚决阻止,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回家乡看望乡亲们。
现在,见乡亲们这样问,朱德就说:“我也惦记着乡亲们,就是没得空回来看大家!我朱德自离开仪陇后,没有给家乡带来什么好处,让乡亲们跟着我遭罪受累了!”
有人说:“我们遭的罪还小,你们朱家遭的罪就大了,连祖坟都被国民党挖了!”
这时,在场的人们都低下了头,他们对朱德的遭遇感到深深的同情。
在村子里走了一阵,朱德径直走入一户人家中,他对这户人家印象很深,因为小时候读书的时候经常把斗笠放在他家,给这家人添了不少麻烦,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座老房子依然屹立着。
白发苍苍的房东老太太盯着朱德看了很久,才认出眼前拄着拐杖的老人竟然是当年常来自己家的朱德,老太太激动地站起来,要给朱德鞠躬。
朱德连忙扶住她,连声说道:“我怎么敢受你一拜呢?叫我朱德,朱德!”
随后,朱德和老太太聊起了当年的事情,老太太聊着聊着就落下了眼泪,得知朱德要走的时候,老太太赶紧拉住朱德要留他在家里吃饭,朱德笑着劝道:“大姐,我现在还有工作,下次来你家吃饭,下次好不好?”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朱德一边和大伙们谈笑风生,一边信步走到了一座庄重大气的砖瓦房前。有人向康克清介绍道:“这就是朱老总小时候居住的地方!”
然而,朱德却在一旁摇头否认:“这并非我小时候的家。我家当年是地主的佃户,哪有这般好的房子住呢?没有,绝对没有。”
在场的人都感到有些困惑:朱老总连自己的家都不记得了吗?
朱德站在那里,左顾右盼,过了一会儿,终于恍然大悟:这是他当年在护国军中担任旅长时,寄钱回家修建的新房,供全家人居住。时光荏苒,50多年过去了,朱德从未回过仪陇,自然也就对这房子没有印象了。
朱德笑着说:“我想起来了,这是我在护国军时寄钱回家修建的房子!还未曾见过面呢,真是自家门都不认得了!”
朱德的几句话,引得大家都开怀大笑,他自己也笑了出来。
县里陪同的同志说:“现在这房子已经空着,县里计划在这里设立一个总司令的展览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然而,朱德听到这里,突然严肃起来:“为何要办我的展览呢?把这房子空出来,改成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读书,岂不是更好。”
后来,朱德在到达南充和成都时,都重申了这个建议。1962年,仪陇县委书记到北京开会,朱德又问起了这件事。书记当时支支吾吾,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朱德依然坚定地建议将那所房子改建成小学。
在房屋之中与亲人畅谈往事之后,朱德踏上了祭拜双亲的道路。在父母的墓前,朱德卸下了所有的防备,长久地驻足沉思,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他轻声地说:“你们的儿子,回来了。”
重回故居,朱德发现这里已变成了一个展览馆,展示着他曾经的物品。他转向陪同的县委康书记说:“撤掉这个展览,改为建立一所学校,如何?”一年后,康书记赴京开会,朱德还专门询问了学校的建立情况。
金城小学,那是朱德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听说朱爷爷要回来,同学们早已在校门口等候。望着那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朱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鼓励教师们全力以赴地教育学生,同学们则要努力学习。他为学校题词:为共产主义培育新一代。
在返回县委的路上,朱德突然看到路边有一座美丽的院子,门上挂着“机关托儿所”的牌子。朱德停下了脚步,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深思片刻后,他举起拐杖,指着牌子对当地领导说:“这个牌子是否有些不妥?这么好的幼儿园为何只接收干部家的孩子?你们立即改正,让其他群众的孩子也能进来!”
数十年的革命,竟然在这里只让少数干部获得了利益,这完全背离了革命的初衷。想到这,朱德怒火中烧,忍不住发了脾气。县教育局在得知此事后,立即遵从朱德的指示,将原本的“机关托儿所”牌子换成了“城关幼儿园”。
这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朱德心中却是大事一件。临行前,他未拿走群众的一针一线,只是买了两双草鞋。他不愿让自己的身份成为家属谋取便利的途径,还告诫当地干部不要对他的亲属特殊照顾。
并安慰乡亲们:要相信党的领导,自力更生,克服暂时的困难。
3月11日下午,朱德结束了在仪陇的视察,返回南充。在返回的路上,他特意叮嘱不要走原路,而是绕道南部县,接见了那里的几位领导,询问他们工作上有什么困难,群众反映了什么问题。
在南充期间,朱德仍在不停地活动。他视察了许多机关单位,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了解了许多真实情况。对于此次故乡之行,朱德感到满意。
他了解了贫困山区的真实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看望家乡人民的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他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回到北京后,朱德在人大会议上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报告了此次视察的情况。朱德所反映的问题引起了毛主席和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后来中央制定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
3月14日,带着一丝依依不舍,朱德离开了家乡。遗憾的是,这一次回乡,是他建国后的唯一一次,此后他再也没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