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特殊葬礼:周公带头执绋,5位元帅一同送别老战友

历史学馆 2024-01-11 20:20:19

1954年11月28日,周总理接到一封有关杨立三去世的报告,眉头紧锁,沉思许久,眼圈一红,沉声道:“如果我不去送行,他就会说爬出来说话的......”

在悼念仪式的那一天,周总理和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五大元帅,还有几个开国将军,都带着沉痛的心情,参加了葬礼。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杨立三的葬礼,其规模之大,不亚于一位元帅,杨立三的夫人为之动容,但也为之担忧。彭德怀元帅说:“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英雄,他应该得到这样的荣耀。”

这杨立三到底是谁?他和周总理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能得到和元帅一样的待遇?事情的起因,是杨立三出手相救周总理……

杨立三这个名字,在那段战争时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被称为中国军队后勤之父,同时也是八路军后勤保障体系的领军人物。

杨立三1900年生于湖南长沙,杨立三父母皆为农家子弟,家庭贫困,但在教育上,他的父母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杨立三11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学校,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学习了。

杨立三的父亲也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让一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因此,他一家人都省吃俭用,供他上学。

杨立三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天才了,一本书他看过一遍就能记住,有些深奥的古文他也能看懂,这让他的老师也是啧啧称奇,感慨道:“这世上真的有天生就会的人吗?”

于是,等杨立三升学之后,本地的几所学校便对他伸出了橄榄枝,有些学校更是主动给他免了全部的学费,还给了他一笔不菲的奖学金。

杨立三在学院中,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无变故,杨立三本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大学者,可惜,人生并没有如果。

杨立三20岁那年,中华大陆上到处都是军阀,各大强国都在抢夺中国的资源,年轻气盛的杨立三觉得光靠学习是不可能改造中国的,于是他决定参军。

杨立三所在的那一支军队便是大名鼎鼎的湘军,杨立三在进入军队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湘军的将领大多都是些没文化的人,他们的公文都是交给杨立三来起草的。

杨立三也是个人才,每一次上级下达的公文,他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所有人都能一眼看穿,再加上他那一手漂亮的书法,得到了上面的赏识。

杨立三从一名小兵一跃成为湘军团司务长的位置。

1923年年初,湖南地方军阀赵恒惕横行乡里,抢掠民脂民膏,苛捐杂税。每个村子里的人都过得很苦,杨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杨立三目睹了赵恒惕的罪恶行径,满腔怒火,立即参加了这次起义,并与“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联系,并成了游击队的一名成员。

在谈到为什么要参加党的时候,杨立三总是很严肃地回答:“这是一支从农民中致富的革命部队,必将要为大多数人争取安定的生活。”

那时候,杨立三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游击队。不过,毛主席的同乡身份,也使他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发展成为一名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

但是,“白色恐怖”,这一曾经给我们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1927年,为了巩固自己在国民党中的统治地位,蒋介石大肆发动四一二政变,对党员和爱国志士进行了大规模的迫害,长沙这个革命重镇,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这时,杨立三已是游击队的首领,他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行径,立刻发动了反攻,但因敌不过多,渐渐落入下风。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带领下,于1927年9月9日发动了“秋收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同时也正式建立了工农红军。

那时,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领导权都已确立,但是,红军军旗的设计却迟迟不能确立。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给了何长工,陈树华,杨立三三个人分配了这个艰难而严肃的工作。

三名战士都知道这面旗子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经过长时间的不眠不休的工作,他们最终选定了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有一把镰刀和一把斧头。

杨立三则在这一使命中显示了自己独特的文采。他不但自己参加了设计,而且把“工农革命第一军一师”这样几个大字写在了军旗上。

虽然战旗已经换了好几次,但镰刀和战斧的外形却没有任何变化。这是中国军人的标志,也是革命传统的延续。

自此,杨立三因足够的了解后勤,得到了我党的青睐,并担当重任。而他也不负众望,尽心尽力地为前线士兵服务。

右路部队出发过菜地,周总理和当时的运输部长杨立三等人,还有彭德怀的第三军也出发过草地。

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比之穿山越谷,穿越草原的难度要大得多,而这片草地,就是川西北部的松潘大草原,占地15200余平方千米,海拔3500-4000米,有许多江河流经。

彭德怀现在最担心的,并不是红军能否渡过难关,而是周总理怎样了?由于红军能够在沼泽中并肩而行,而周总理却在这十多天里,一直处于极度的虚弱状态。

十多天以前,周总理一直处于频繁的昏厥状态,再加上高烧,导致饮食不能自理,脸色蜡黄,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杨立三得知周总理的病情之后,对周总理的健康也是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因为他知道,周总理根本就没有休息好,已经累坏了。

杨立三清楚,他每一次与周总理见面,他都是忙于工作,有时行军途中不便,他也会到一地,匆匆寻一处工作场所坐下,把来自各处的电文看一看,研究敌情,看形势,商量对策。通常,周总理忙完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

因为缺乏睡眠和过度疲劳,周总理有时走路时会睡着,跌倒在地,杨立三他们把周总理抬到担架上,希望他能在路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

但是,周总理怕士兵们劳累过度,无论怎样劝阻,都拒绝了,最后还是杨立三强行把周总理抬到了担架上,可是没过多久,他就下来走了。

周总理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起初,医生们还以为周总理是普通的疟疾,但数日之后,他的病非但没有好起来,还在发烧,医生检查他的肝脏,诊断出他患上了肝炎,而且是阿米巴肝脓肿。

那时候,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很差,药品也很少,他派通讯员翻山越岭,到六十多公里外的山里,想要找到一块冰,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一方面,大夫们在竭尽全力地救治周总理,另一方面,军队还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彭德怀心急如焚,思前想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抬!”

彭德怀将参谋长萧劲光叫了过来,说道:“周总理生病了,不能再走了,你去安排一支担架,将周总理抬出去,哪怕是牺牲掉我们的装备,也要将周总理从草地上救出来!”

萧劲光接到这个任务之后,立即召集了一支担架队,当陈赓听到周总理要从草原上抬出来的时候,他就自告奋勇地要当担架队的队长。

杨立三更加焦急,赶紧找到萧劲光,希望他能参加担架队,一方面是周总理对他有恩,另一方面也是对周总理的敬重。

红军时代,杨立三负责军需物资,他让军需处的同志到集市上一问,才知道一件灰布的价格。想要让所有人都穿上军服,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杨立三为了压低价格,竟然跑到了染坊。

他先买了一堆便宜的白布,再染色,再剪,最后才知道只要3毛5毛,比在市面上买要便宜6毛。多么精明的大总管啊,红军就是缺乏这种人,在艰难的财务状况下,还能以最低的价格满足需要,真是难能可贵。

红军到达陕北后,毛主席正在为东征而作准备,目的是要冲破国民党的包围。然而,西行黄河,要靠船,而国民党反动派又严密地封锁了边界,如何筹集到船,这就成为一个难题。

危急关头,杨立三带领村民到当地的渔民家中,向他们打听他们怎样过江。

杨立三在询问了许多人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最省钱的办法,那就是用皮筏。西北的牛、羊、都是最不缺的。他带着手下的人去买羊皮,每一个铜板都要讨价还价很久,每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用。

杨立三在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为红军筹集了皮筏一百余条,羊皮纸筒三千余条,木板千余条。

东征的时候,不仅解决了需要的船只,而且还给了他们十天的口粮,以及大量的军火和弹药。

毛主席听了之后,也是喜出望外,对这个“财神爷”赞不绝口。红军渡江而过,山西军阀阎锡山曾赞叹:“共产党进退有据,用兵之道,远在诸葛孔明之上!”杨立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在红军或八路军或解放军中,他都能很好地处理好后勤问题。

1937年,工农红军整编为八路军,开始了对日的东征。杨立三一开始并未前往,他到了陕甘宁边区,主持了经济建设。然而,不到两年,前方的战线就坚持不下去了,朱德和彭德怀打来电报,要求派遣杨立三去前线主持后方的工作。

毛主席相信杨立三,鉴于前方战事艰难,毛主席便将杨立三调往前线,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兼政委,129师后勤部部长兼政委。

八路军的后勤工作,几乎全交给杨立三去做,别的人根本干不来。

要知道,1940年之后,八路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之巨,而国民党政府却还只给四万五千人发放军饷(合计六十三万元),并且还时不时的克扣,有时候还会停几个月。

物价飞涨,军队扩编,国民政府拖欠军饷,如果没有杨立三的管理,八路军的士兵将会挨饿。

不仅军队的战士们,就连前线的八路军战士们,也都吃了不少苦头。

八路军诚心诚意地进行了抗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随着战斗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支队伍迅速壮大。

从原来的四万余人,到1940年后,扩充7倍,约30万。

但蒋氏所承认的,只有正规编制的四万五千人,其余的军队,一律不发给子弹和薪饷。

就连编制人员的工资,都无法及时发放,有时候甚至要拖延两到三个月。

灾荒频仍,物价飞涨,军队扩编,军饷拖欠,使八路军陷于困境,举步维艰。

不要说抗日了,就是活着都成问题。

于是,大家纷纷求助于八路军的“管家”杨立三,也就是八路军的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兼政委。

不过谁都知道,他有自己的苦衷,正所谓巧妇难做,杨立三不是孙悟空,不可能凭空变出一份食物,一份军饷。

杨立三把欠钱的事,告诉了周总理和朱老总,叫他们走关系,要他们出面催讨。

周总理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桃李满天下;朱德是同盟会的元老,又是护法战争的元老,他的关系网十分强大。

这两个人一催,就把数月的饷银要回来了,这才解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

由于八路军人数众多,拖欠的薪饷不过是九牛一毛。

杨立三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供他选择。

一是社会各界的爱国人士都被动员起来捐赠。

每当八路军取得胜利,杨立三就会抓住这个机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庆祝胜利,并与记者进行采访。

这样一来,爱国的人就会踊跃捐款捐物。

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国家抗击日本侵略提供了超过13.2亿的资金,其中的一部分捐赠给八路军。

例如陈嘉庚发起的「南洋侨赈会」,共捐出6万余元。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全国各地的爱国人士捐献了相当于八路军全部资金的一成。

另一个办法,就是请边区帮忙。

边区是可以收税的,也可以公开发行公共债券;边区也有自己的买卖,所得尚可。

杨立三向边区提出请求后,援兵纷至沓来。边区拨给八路军的钱,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92%的开支,都用在了军队上。

第三,开办自己的银行,从银行借钱。

最富有的无疑是银行。

1940年,八路军从主要银行借了2185万元,第二年又借了3358万元,为八路军度过了困难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晋冀鲁豫地区也建立起了冀南银行,它的分支机构遍及各根据地,共有信用社880家,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群众的生产自救、振兴革命老区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补给,即使有再好的策略和策略,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谁是淮海战役中的后勤负责人?“杨立三”

杨立三的突出表现得到了组织上下的肯定,博得了大家的喝彩。

新中国建立之后,杨立三一直都是保持着一名普通士兵的本色,他的生活很简单,杨立三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会亲自去处理,为此,有几次,他甚至被送到了医院。

也许是上天的妒忌,1954年杨立三到医院做体检,发现怀疑得了癌症,却不能确诊。

周总理和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非常难过,他们立刻决定,把杨立三送到苏联去治病。

杨立三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出国治疗费用太高,坚持要在国内接受治疗,但在军委领导的再三劝说下,坚持要把这件事办好,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治疗。

最后,杨立三不情不愿地答应了这件事,他深深地被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心所打动。

不过临走之前,杨立三也没忘记自己的工作,他先把手下叫了过来,给他们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然后把财务部的领导叫到了一起,把需要做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并且约定了联络方式。

1954年6月18日,杨立三和他的夫人一起飞到了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的医院里,经过医生的诊断,他患上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最严重的晚期。

这一年七月末,周总理赴瑞士出席日内瓦大会,途径莫斯科,特地到医院探望杨立三,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如今已经病入膏肓,周总理心疼不已,紧紧握住杨立三的双手,亲切地说:“立三同志,我来看你了!还有十分钟的时间。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都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回到祖国去。”

杨立三闻言,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谢谢周总理,感谢各位战友!”

然而,无论是周总理还是杨立三,都没想到,这竟然会是一场永别!

尽管饱受病痛的折磨,杨立三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即便是卧病在床,也要让自己的妻子帮他写一封信,和家里讨论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对战友和工作的担忧。

但杨立三并没有回来,1954年11月28日莫斯科7点,杨立三去世了,年仅54岁,当天早上,医生来看他的时候,只听见他说了一句话:“好好工作!加油!”

没过多久,杨立三去世的消息就传到了周总理的耳中,周总理看着这份报道,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咱们共产党员不信邪,但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杨立三救了我一命,我要是不去给他送行,我现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会说话的.......”

周总理,吴玉章,彭德怀,聂荣臻,都在他的葬礼上,组成了一个文官和武官的出殡行列,杨立三是新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举行这样盛大葬礼的部长,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