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韩牌”称霸美国美妆市场!丨环球视野

化妆平保 2024-11-19 10:12:42

K-beauty再度“横扫”美国市场。

文丨邹欣晨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Landing的一份新报告,K-beauty(韩国美妆)正在“横扫”美国市场。

“2022年,全球K-beauty市场的价值约为91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53亿元),”Landing在报告中称:“其中,仅美国市场就贡献了约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亿元)。”此外,该报告还指出,“美国K-beauty市场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32年,将超过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

另一市场调查机构Spate也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K-beauty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飙升……根据谷歌Trends的数据,‘韩国护肤品’是谷歌上增长最快的护肤品搜索主题之一,韩国品牌CosRx、兰芝和Anua也是如此。正如这些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对K-beauty的迷恋,加上总体类别趋势的推动,将使韩国美妆品牌成为美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此趋势下,一批美国品牌也开始利用韩国品牌的宣称、成分和产品特点来进行营销和产品创新,加入这一“淘金热”中。

“美籍韩裔”美妆品牌重拾“韩国血脉”

在10月底的周末,超过4000名美国顾客在洛杉矶排成长队,时间长达数小时,只为参加护肤品牌Glow Recipe的十周年快闪活动。

活动现场布置得如同韩国夜市,一进入会场,消费者们就可以品尝到韩国小吃,领取一款“韩式西瓜焕彩果冻面膜”的试用装,以及印有Blackpink标志的卫衣、帽子和钥匙链。“Glow Recipe”的字样首次以韩文的形式印在了商品上,并以霓虹灯的形式展示在纸灯笼的背景上。

“我认为10年前我们不会想到会有印有韩文字母的美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出售——而且觉得它很酷!”Glow Recipe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莎拉·李(Sarah Lee)说,“这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正如莎拉·李所透露的,Glow Recipe其实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美妆品牌——其生产、研发与销售注册等一系列流程都在美国本土完成,该品牌与“韩国美妆”最大的联系或许就在创始人的“韩国血脉”上。然而,这样一批以韩国美容文化为灵感的美国品牌,如今正通过开设快闪店和社交媒体活动等营销方式来强调其与“韩国美妆”的血脉联系。

实际上,就在前几年,美国零售商才削减了对K-beauty产品及品牌的引入和投入,投资者也向品牌方传达了这样的信息:K-beauty在美国的巅峰期已经过去。

尽管如Glow Recipe这类“美籍韩裔”品牌创始人声称,他们从未主动与K-beauty“划清界限”,但他们确实将精力放在了关注品牌的其他方面——比如产品功效上,而不是宣传自己与“韩国老家”的关系。

但最近,随着Gen-Z购物者和TikTok推动了K-beauty的趋势回潮,他们又开始向这一“本家”靠拢。

10月上旬,护肤品品牌Then I Met You在美国丝芙兰首次亮相,该品牌是由韩国美容电子零售商Soko Glam联合创始人夏洛特·赵(Charlotte Cho)创立的。为迎接这一K-beauty品牌的到来,丝芙兰在其官方主页上推出了“韩式玻璃肌”(Korean glass skin)主题促销活动。

随着零售商对K-beauty重新产生兴趣,另一“美籍韩裔”品牌——Peach & Lily,也被纳入了美国大型美容连锁零售商Ulta Beauty的货架上。据Ulta Beauty的首席营销官莫妮卡·阿尔诺多(Monica Arnaudo)预测,2024-2025年,K-beauty产品的销量还将继续增长。

“韩妆”在美国潮起潮落

莎拉·李和她的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张(Christine Chang),以及夏洛特·赵,以及Peach & Lil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丽西亚·尹(Alicia Yoon)都是货真价实的美国企业家,她们持有美国国籍,在美国学习、成长、创业——但最终,她们都被认为是在2010年代的美国掀起K-beauty热潮的开创者。

“当时,Peach & Lily只是一家多品牌的在线零售商,它为丝芙兰、塔吉特百货、巴尼斯百货(Barney's)、CVS和梅西百货等知名百货公司策划了K-beauty专区。”海外时尚财经媒体《Business of Fashion》在其专栏中指出,“随后,Glow Recipe和Peach & Lily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它们的创始人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策划人,而是有志于打响自己的独立品牌。”

短暂的“K-beauty”热迅速席卷美国,零售商们争相在货架上摆满来自韩国的流行品牌——但是,每一款韩国美妆产品走红不久,大量国际品牌也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精油洁面乳、精华液和原液——这些往往被视为“韩式美妆”的代表性单品。

“彼时的‘K-beauty’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没有自己的技术壁垒,也没有不可复制的独到之处。”《Business of Fashion》专栏撰稿人说,“只要你做原液、做片状面膜或者玻璃唇釉,人人都可以宣称自己做的是韩式美妆产品——甚至不需要这个名气作为幌子,国际大牌自己就足够声名远扬——它们能做类似的产品,甚至更好。”

在2019年至2023年间,美国零售商引入的韩国美妆品牌一年比一年少,针对K-beauty的营销让位于更普遍的多步骤护肤流程概念,比如卸妆+洁面的双重清洁概念。

“在K-beauty热潮的早期,零售商们只是说,‘我们要这个、这个、这个和那个——因为它们太有创意了!”艾丽西亚·尹说。“但很快,零售商们就砍掉了许多韩国品牌,讽刺的是,几乎与他们引进后者时一样迅速——丝芙兰至少下架了10个韩妆品牌,其中不乏Too Cool for School和爱茉莉这样的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初创化妆品企业开始更快地捕捉到韩国的流行趋势(比如痘痘贴、韩式美甲等),并在后者于全球范围内扩散之前就“先发制人”加以利用,投资者也开始不愿投资专注于K-beauty的品牌。

“当我们在筹集资金时,投资者会问:‘你们一定要以K-beauty的形象示人吗?这难道不是一时的潮流吗?’”独立韩裔护肤品牌Good Light的创始人大卫·易(David Yi)说,该品牌现已进入Ulta Beauty,并被贴上了“针对敏感肌肤设计的韩式护肤产品”的标签。“我当时十分不满,心想,‘我的文化才不是一时的潮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Good Light仍被Ulta Beauty及BoF等媒体标注为“美国护肤品牌”。

从潮流到品类,K-beauty的“闯美”长期主义

莎拉·李指出,投资者对那些看似受潮流驱动的“风口上的猪”类型的品牌持谨慎态度,“除非这个品牌本身拥有能长久存在的东西——譬如一个非常强大的品牌DNA,一个真正与众不同的愿景。”她说。为证明其运营品牌的决意,2019年,Glow Recipe关闭了其多品牌在线零售的业务,专注于其护肤品牌。

夏洛特·赵在2012年创立了Soko Glam,六年后创立了Then I Met You, 而当Then I Met You刚刚推出时,她决定一年内不在Soko Glam上销售。她在自己的护肤博客“The Klog”上写道:“我们不是‘K-beauty 品牌’,也不是‘Soko Glam 品牌’,而是一个从我毕生的生活工作经历中汲取灵感的护肤品牌。”她告诉《Business of Beauty》,她想要把它(Then I Met You)独立出来,让它与这些K-beauty品牌分开,让它自成一体,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品牌站稳脚跟。

夏洛特把K-beauty品牌及产品的复兴主要归功于TikTok——多亏了TikTok,K-beauty在美国市场的低迷只是短暂的,如“韩式玻璃肌”“韩式防晒”和“厚敷涂抹式护肤”(slugging)等K-beauty潮流在2023年引发了美国美妆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新一轮狂热,从而推动了包括Cosrx、兰芝和Beauty of Joseon等韩国美妆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兰芝品牌的母公司,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就在其财报中表示,其已加大了对北美市场营销的投资,以弥补在其他地区市场的销售下滑。

零售商们也开始重新关注K-beauty,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这股新浪潮中开始销售韩国美妆产品。Ulta Beauty已在其150多家北美店面中设置了K-beauty专区,并在今年秋季引入了六个新的韩国美妆品牌。

“(K-beauty)这个分类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但现在,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重新诠释、定义、消化和吸收,以迎合新一代的消费者。”莎拉·李说。“我们看到,大量美国品牌开始再次公开拥抱自己的‘韩国本家’,——正在验证这样一个理论:K-beauty 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个品类,而且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品类。”

如莎拉·李所说,当下,美国品牌正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与韩国扯上关系——Peach & Lily利用社交媒体来强调自己在“韩式玻璃肌”潮流中的带头作用,在TikTok上掀起了一场风暴。Then I Met You最终在Soko Glam上推出,并强调了其特色——使用了韩国传统医药中的人参等成分。

即使那些本身并未大力推崇或热衷于K-beauty的人,也难免主动或被动地与K-beauty产生了联系。美妆品牌Hero Cosmetics的王牌产品包括痘痘贴和“slugging”祛痘急救膏,因此被归类在Ulta Beauty的K-beauty板块中。尽管Hero Cosmetic并未主动将自己定位为K-beauty品牌,但其产品已被广大美妆爱好者视为“韩式美容产品”,此外,Hero Cosmetics也在其博客上主动发布了一些关于韩国护肤趋势的文章。此类“土生土长”的美国化妆品品牌也被美国消费者戏称为“假韩牌”(Fake K-Beauty)

而对于相关品牌创始人来说,这一新趋势表明,K-beauty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昙花一现的爆款产品。

“如果K-beauty只是一种潮流,那么它很快就会消失,我们今天就不会还在这里谈论它的演变。”艾丽西亚·尹说,“任何随大流而动的东西都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的,能走到最后的必然是与时俱进且成熟长久的……K-beauty是一个品类的演变,它已经到来,却从未离开。它将继续存在,并正在走向成熟。”

0 阅读:3

化妆平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