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店4个员工干8000的营业额,而我却需要14个

开店的笔记 2024-06-08 19:24:51

5月底去湘潭探访了潘老板的米粉店。

前一次去还是2022年的10月份,那时她店里是3个员工,每天大约4000左右的营业额。去年她把营业额提高到了每天七八千的水平,但店里也就4个员工,只增加了一名员工。人效一千多已经很优秀了,现在人效是两千了。我很好奇,很想去看看。

我记得我11年前的第一家店,每天也可以做8000多营业额,但我的人工数量是你知道多少么?最多的时候有14个人,看起来很火爆,但不赚钱,后来是倒闭收场。今天来看看潘老板是怎么做到的。

总结下来,有3点:

1,产品极简。各位可以看看这个菜单。

看上去是4个产品,其实只有3个产品,甚至,我觉得只是一个产品。因为所有产品都是一套做法,一个流程,米粉加上不同的浇头:一个红烧牛肉,一个原味牛肉,一个是辣子鸡,而他家的肉盖粉其实就是少放点汤,上面再加上特制的浇头。你说本质上是不是就是一个产品!

产品极简是他家人效高的根源。品类的选择和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人工的多少。如果换一家中餐馆,做8000的营业额至少10-12个人。同样,如果他加多几个产品,比如上了米饭,或者搞起了麻辣烫,那人工也要增加,出餐那个工位阿姨就忙不过来了,而且准备浇头的人手也要增加。她家n多年前就还有羊肉粉的,也挺受欢迎,但如果做羊肉粉,就需要一套单独的设备和流程,需要多增加一个员工,所以只能下架。他家的豆浆也很受欢迎,那天我在的时候就有个顾客问为啥豆浆没有了,也是因为太占用人工,有了它人效就会降低,后来就主动下架。

2,高效的工作流程,动线设计和人工安排。

先说工作流程和动线设计。

前一晚会把粉泡好,满满一大桶。

早上员工会在营业前半个小时到店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把米粉分装好。

顾客进店以后是自己找位置坐,并且扫码点单。

单子会在厨房里打出来,店员看到单子后开始做单。先是第一个煮粉的工位,因为米粉已经泡好,这个过程特别快,只要十几秒就好了。

煮好的米粉传给下一个出餐的工位,这个工位放汤和浇头,如果是堂食,手一伸放到出餐口的台子上,同时按下叫号器,顾客自己会来端,同时顾客自己加各种小料;如果是外卖,就传给旁边的打包阿姨。

打包的这个阿姨安排可以很灵活,没外卖单子的时候也可以帮忙出餐,也可以做准备工作,比如分装米粉,做浇头等等。

操作台是L型的设计,工位之间相差一米,流水线操作,员工基本不用走动。

这里有个设计很巧妙,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台子,各位看看视频:

原本煮粉的阿姨要掉头走3步到这个台子上拿分装好的米粉,来回就6步,走路大约需要4秒,整个过程可能需要6秒。看起来很少,但来回走得多了,会晕头转向,也很耗费体力,工作效率也低。就是这节省的6秒钟可以让阿姨效率提高不少,她是第一个工位,如果她效率低,整条生产线的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出餐会变慢,顾客等待时间就会变长,翻台率降低,营业额也会跟着降低,最重要的是顾客体验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这个生产线有多高效呢?

可以让一个60多岁的老头,一个人在两三个小时里不慌不忙地招呼五六十位客人。一点多的时候,三个阿姨是要离开店里去休息的,留下一位原本收拾打杂的大爷,一直到下午四点。这几个小时客人还是陆陆续续的,就靠这位大爷做单。我在的那天,大爷一个下午做了50多单。关键是,顾客吃完,他还要收拾碗筷,如果有时间,他还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备工作,比如分装米粉。。。

很多人疑惑他们的4个员工是如何安排的。其实很简单,错开上班时间就好了,保证高峰时间段所有人都在。早上六点半两个员工到店,8点钟再来一位员工,11点再来一位,一点多的时候,3个员工回去休息到4点,留一个人看着场子,4点以后员工都回来了,晚上高峰时间段都在,下班也是陆续离开,每个人上满10个小时就好了,最迟上班的最迟离开。

第三个就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程度。

这种流水线的生产,一个环节掉链子,那整个效率都会因此降低,所以就要求每个员工都能尽职尽责,而且对工作要很熟练。这反过来要求工作内容和流程的设计都要标准化。不知道上面的视频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电子秤,这个是分装米粉用的,让员工每一份都按照标准操作,也有计时器,都是让员工高效操作的同时保证质量。同时能机械化的尽量机械化。

员工好,更源于员工激励。我问潘老板他们店里的员工工资大概多少。她说都4000多,平时偶尔还给红包。比同行要高出不少,他们的阿姨在外面其他店,顶多也就3000多点工资。那位大叔,因为年龄大了,其他餐厅已经不会要了,去做保安大约是2000多工资,在这里能拿4000多,开心得要死。潘老板最老的员工在店里工作了10年。

一个店能不能赚钱,除了要把营业额做高,另一方面就是节省成本和费用。但节省成本不是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降低产品品质,而是科学地通过科学管理以及合理的流程设计来提高运营效率。就如同潘老板的店,同样的营业额,别人也许需要六个甚至七个人,我只要四个人,剩下的成本就是利润,就是继续参与竞争的底气。

这往往是一个老店你能够长久运营的核心。

0 阅读:1

开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