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猛烈进攻,国民政府派出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前往印度访问,希望能与当时的印度交好,共同对付日本法西斯。
谁料,当戴季陶与领导印度民族独立的甘地交谈时,对方的言论却让他当场惊掉了下巴!
“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对的,但是采用暴力却是错的。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拿出两亿人让他去杀,剩下两亿人继续反对,那个时候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的仆人。”
甘地的这番话着实惊到了戴季陶。
要知道,当时中国有四亿人口,牺牲两亿人,只为了唤起日本人虚无缥缈的道德心?
简直是天方夜谭。
(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元老,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
戴季陶打心底反感消极抗日,拿同胞的命去换和平,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日本野心徒增长耳。
那么为何甘地屡屡推崇他的“非暴力 不合作”,甚至提出如此荒唐的言论?
甘地与他的“非暴力 不合作”要说起“非暴力 不合作”,那一定绕不开甘地本人,他究竟是如何提出这一理念,为何会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的呢?
1869年,甘地出生在印度的一个中产家庭。可他却肆意挥霍着自己的家财和青春,全然不在乎家人劝导。
(小时候的甘地穿戴干净整齐,可以看出家庭条件优渥)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或许甘地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但转折悄然而至。
16岁那年,正在和妻子缠绵的甘地突然收到父亲的死讯,饱受宗教影响的他倍感羞愧与耻辱,心中第一次萌生禁欲的思想。
此后,甘地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
于是,在他19岁那年,毅然决定前往英国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来弥补内心的缺失。
英国的留学之旅是艰难而刻苦,异国的风俗人文都与在印度大相径庭。
常言道:乱花渐欲迷人眼。若稍有不慎,怕是要坠入温柔乡,再也无法回头。
但甘地一直恪守宗教信仰,不因漂泊在外而私自犯戒。
学成归国后,甘地在孟买从事律师职业,可不知是性格腼腆还是羞于表达,甘地连第一场官司都没有打好,落了个差名声。
在挣扎半年后,甘地选择离开律师事务所,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893年,影响甘地思想变化的第二件事情发生了。当年四月,甘地受派遣前往南非工作,被安排在白种人专属一等车厢。
在印度,甘地身份高贵,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应当,但现实却浇了他一头冷水。
白人列车员见他是印度人,执意要其换到有色人种乘坐的下等车厢,甘地则是坚持不换,最后连火车都没上,连人带行李都被拒之车外。
这次的变故让甘地的自尊心大受打击,外人根本不重视印度的种姓制度,不会因为你是婆罗门就高看你一眼,反而实力更能代表话语。
在白人眼里有森严的肤色歧视,像印度这样的有色人种就是不如白种人。
他开始思考印度与英国的殖民关系,想到同胞们在英国佬的手下做牛做马,难道印度人真的抬不起头吗?
到达南非后,情况并没有好转。甘地发现这里的印度移民同样被视为有色人种。
(图中是甘地在南非的留影,正值壮年,生活和工作热情一样高涨)
生活和工作上都没有被公平对待,他知道身为高级知识分子,自己该有些作为。
在此期间,甘地多次组织印度移民反抗,建立印度社区和印度团体,来合理争取属于印度人的权利,
并且开始尝试推行“非暴力 不合作”,将抗议与政治真正结合,发挥出属于他的思想光辉。
事实证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在南非取得了一定功效。
1906年8月22日,特兰士瓦州公布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令,甘地领导印侨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
南非当局虽进行了镇压,并连续3次逮捕了甘地,但是反对种族歧视运动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南非政府被迫不得不释放了甘地,并与之谈判,作了一定的让步。
印度移民的权益在这一次运动中得到了保障,种族歧视也在日益衰弱。看时机成熟,甘地起身回国,他要用这套理念,救印度于水火。
印度的独立与中国的抗战在媒体的大肆宣传下,甘地在印度的声望日益升高,人们渴望一个能解放印度的圣人,而这时候甘地出现了。
回国后的甘地开始落实他的思想,贯彻其“非暴力 不合作”,力求让英国政府在印度无法正常运转。
(甘地平静的看着镜头,眼神充满亲和力)
这就要求大多数印度人忍住对金钱和美食的诱惑,可能挨饿不止两三天,全印度都会陷入瘫痪。
但印度人民在长期受到宗教思想苦修忍耐的影响下,每个人都在积极响应甘地的政策。
面对一个可能实现独立的机会,每一个印度人都不想放弃。就这样,一个看似羸弱,达成条件极其苛刻的政策,在印度竟神奇般的实现了。
其实,甘地的不抵抗政策只是促使印度独立的一方面,背后还有两重因素。
第一,是要靠印度自己掌握的军队。
没有真枪实弹,就没有有尊严的政权。沦为他人手里的傀儡,我想这不是印度独立的最终目的。
正是有了尼赫鲁等军队力量的支持,甘地才有贯彻不合作政策的底气,也有可以随时和英国翻脸的实力。
第二,则是英国实力的衰弱。
二战时,英国忙于抵御德国,深陷欧洲战争泥潭难以抽身,再也无法牢牢把控殖民地。
于是,印度有了脱离出来的由头。配合甘地的不合作政策,印度一度陷入瘫痪,既不能给英国带来效益,反而还要增添累赘。
终于,在1947年,英国宣布印度独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取得了成功。
(印度虽然实现了独立,但国土却被迫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看到这,我们或许会感叹甘地政策的高明之处,或许会佩服甘地的巧妙算计,但这项政策适合中国抗战吗?
中国实施不抵抗政策,日本人就会心甘情愿当仆人吗?这是绝不会的。
甘地的政策契合印度国情,这是为印度量身打造。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实力的削弱,不抵抗政策只不过是一剂催化剂,加快了印度独立进程。
英国是殖民而非侵略,其想要得到的是利益而非混乱。
在英国看来,印度是农业国家,经过百余年间的压榨,其价值已十分有限。
现在只需要以贸易自由为借口,继续压榨印度的剩余价值即可,还免去了管理,一举两得。
而反观中国,伴随日本人的侵略而来的是赤裸裸的占领和血腥的大屠杀。不仅侵略疆土,还要把中国人殖民成日本的奴隶,是亡国灭种!
若是任由其杀戮,四亿中国人的命运怕是像南京大屠杀的无辜难民般,全数都化作了刀下亡魂!
日本对中国不是殖民,而是毫无底线的侵略。
如果中国采取不抵抗政策,四亿中国人被屠戮殆尽,届时日本人就会从中国战场上抽调出几十个师团、100多万日军,而且还会武装起300万中国人。
(届时日军会肆无忌惮地进略别的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会变得异常艰难)
到那时,他们会毫不费力地横扫东南亚、打下印度、攻占澳洲,这些对日本侵略者来说简直是探囊取物。
并且他们会挺近中东,打到高加索与德国人会师。如果这样,苏联红军与反法西斯同盟联系将会被切断。
日本人和德国人将会轻而易举地封锁苏伊士运河,撕开埃及,切断任何地中海的通道。
如此一来,基督教文明的末日也就降临了!
中国艰难地抗战1942年,中国希望得到外界对于抗日战争的支持,蒋介石夫妇把目光放在同样渴望民族独立的印度身上,飞往印度谋求和甘地的合作。
(图中为蒋介石夫妇,二人正为抗日战争东奔西走)
在交谈中,甘地向蒋介石阐述了不合作运动的真谛。
“有人称不合作运动是弱者的武器,是一种消极的斗争方式,我不能同意。
我的最终目的是要用非暴力来反抗暴力,以非暴力来代替今天世界上处处横行的暴力,争取人权,维护人类的尊严。”
但一心求合作的蒋介石反问道:“如果日本和德国入侵印度,先生也用不合作的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硬气地回答:“绝对不合作!”
这让蒋介石一时有些语塞,但为了请求印度的军事援助,他再次说道:
“不合作的方式用在印度或许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无异议。
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动员印度国民参战,站在同盟国一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法西斯。
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提出让印度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
话已至此,但甘地却反呛到:
“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
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
蒋介石知道甘地执意要贯彻不抵抗政策,多说无益,便在日记里写下:
“彼惟知爱印度,有印度,而不知有世界及其他之人类也。”
(蒋介石夫妇和甘地合影,虽然站在一起,但思想却大不相同)
蒋介石这一次的失败会面,更加印证不抵抗政策在中国的不可行,只有贴合现实才是取胜之道。
-END-
【文|晨曦】
【编辑|长庚】
我也想学甘地,有裸体少女来考验我的意志力[笑着哭]
阿三智商都不高,好糊弄,所以甘地才成功!
甘地是甘愿人头落地,你自己去吧[呲牙笑]
书上还叫牠圣雄甘地,其实就一怂熊尔!!
阿三真特么思维反人类,有2亿人训练武装好都可以反杀了!哪怕装备差点!
印度是一只沉睡的蛆,当它醒来时,整个世界都会感到恶心
甘地说的没错,你四亿人口打不过日本,不如死了算。
圣雄甘地,应该叫印奸甘地[笑着哭]
非暴力 不合作 说白了 就是耍赖皮
阿三的脑回路一向清奇
这还英雄,这样的话中国遍地是英雄,这是狗熊吧[鼓掌]
印度病人
第一次听到老师说甘地的故事我懵逼了,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人?最后了解得多了,好吧,真的有
他的意思是,日本鬼子杀人杀多了,杀累了,它们就不会杀人啦,就像狗大便吃多了,就不想再吃。老尼这是牛粪吃多了,才会说出这样奇葩的话。
这踏马因为杀得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