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以南宋武将岳飞的浮沉为例

同巍聊历史 2023-07-15 22:39:04

摘要: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无论是哪一种,所谓的英雄最终大多成为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维护政权稳定,收拢人心的牺牲品。经历了五代十国诸侯割据的时代,宋朝汲取前代经验,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而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宋朝的文化进一步繁荣,但唐朝以来尚武的风气也在不断消逝,武将的地位逐渐降低。一代名将岳飞满腔热血,一生戎马,战场上恣意英勇的少年郎最终却死在了这纷繁复杂的朝堂之中。

关键词:岳飞 重文轻武 宋朝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朝代的建立离不开武将们在战场上的披荆斩棘,封建统治者们踏着成千上万的血肉登上权力的王座。

为了打下江山,统治者们会用各种方式把将领之才留在身边。

权力、地位、亦或是金银珠宝,因此在一个朝代成立初期,武将拥有较大的权力,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往往高于文官。

但当国家不断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外部势力不再对其统治构成威胁时,统治者对于武将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

功高盖世是历朝历代武将们常犯的错误,也是统治者们难以容忍的行为。为了政权的稳定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封建统治者会采取诸多手段来收拢人心,控制权力。

分权与集权是他们最常用的方式。

适当的将少部分权力下放给朝臣,让朝臣之间相互牵制,而最主要的权力仍牢牢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

虽然宋朝大部分沿袭了唐代以来的政治体制,但两者之间仍有较大区别,其中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唐代尚武,而宋朝崇文。

宋朝建立之初,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巩固专制统治,避免新生政权陷入危机,重演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悲剧,宋朝逐步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的权力开始收缩,文官的地位不断提升。

岳飞的戎马生涯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边直渡清河洛。”

一代名将岳飞,作为宋朝最著名的武将之一,一腔热血,一片赤诚,一生戎马。

作为乱世长夜里永不寂灭的光,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道出了名将岳飞对家国多少的深切情感。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感染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投身军旅或是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生逢乱世,又未遇明君,岳飞的悲惨命运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年少的岳飞沉默少言,天生神力,世人皆对其感到惊奇。

宣和四年,20岁的岳飞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平定相州之乱后不久,父亲去世,他离开军队回到家乡为父亲守孝。

1124年,家乡突发大水,为了维持生计,岳飞再次投身军营。

次年,金人大举南下,百姓苦不堪言,看着凋零破败的国家,岳飞心里充满愤慨,想要上阵杀敌,驱逐金兵,但又顾忌家中母亲不能近身照顾。

但岳母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她鼓励岳飞奔赴前线,保家卫国,还在岳飞身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最终岳飞含泪别过亲人,冲向了抗金前线。

自1128年到1141年,岳飞先后参加,指挥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数百场,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和优秀的才干,岳飞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不断上升。

岳飞为收复失地,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随着失地的不断拼合,经过数次扩编,岳家军不断扩大。

这也意味着岳飞手上的权力变得更大了。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岳飞对于岳家军有严格的管理,士兵们也都对他心服口服,这也使得岳飞收获了一众民心。

在北伐中原的十年里,岳家军势如破竹,收复了绝大部分失地,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只需乘胜追击,沦陷之地指日可待便可收复。但就在这时,变故出现了。

文官与武官之间的较量

宋太祖时期,为巩固政权,初步创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从宋初的杯酒释兵权开始,武将的权力一步步缩小。

随着重文轻武政策的不断强化,本就纷繁复杂的朝堂更是暗流涌动。

宋太祖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身,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后夺取政权,建立宋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为了避免陈桥兵变事件重演,宋太祖便将兵权收到了自己手中。此外还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形成文官政治。

在宋朝历代君主的推行下逐渐形成了“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

科举制度的完善是文官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宋元时期是造纸术的成熟时期,文化传播的载体更加便宜便捷,寒门学子有了更大的机会入仕为官,全国掀起一股浓厚的读书氛围,这也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繁盛的文治局面。

此外,宋朝将权力收归中央,文臣任知州,为了防止权力的集中,官吏贪污腐败,宋朝设置了更多的职位,权力之间盘根错节,相互牵制。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大笔不必要的开销。

由于封建传统的嫡长子制度,士族子弟仍占据大部分官职,还出现了因人设官的现象,贵族对官场的控制并未消失。

文人对统治构不成颠覆性的威胁,最多拿起那只酸臭的笔写写讽刺朝廷的文字,发发牢骚。但武将不同,一旦实力过于突出,就会对统治产生威胁,这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就十分明白。

“天子重英豪,诗书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朝重文的政策使得无数寒门学子对朝廷充满希望,跃跃欲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文学著作和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权分离的宋朝注定会走向灭亡。

为了限制武将的权力,宋朝统治者调用文官管理军队,出谋划策,而武将一般担任较低的官职。

众所周知,宋朝的经济较为繁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诸多统治者制定的税收制度,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

据研究,每年年收入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然而,虽然每年有巨额的收入,但国库却日渐空虚。其关键原因之一也在于重文轻武的政策。

庞大的官僚体系错综复杂,暂且不算贪官污吏在国库中揩走的油水,每年官员的俸禄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此外,皇帝对文官的奖励十分丰厚,动辄金银珠宝,天地房产给予奖励。而对于武将的要求十分严苛,稍不留神便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

两者之间强烈的反差使得文官在朝堂之上更加肆意妄为,对武将多加打压,文官政治逐步崛起。

文官的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在南宋初期,由于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武将们四处征战才得以平定。

为了鼓舞士气,巩固统治,南宋统治者给予了武将较大的权力,武官政治方兴未艾。此时手握重权的武将对于文官的态度并不友好,处处显示出武将的优越感。

除此之外,在南宋初期,武将会私自培养自己的军队,这无疑会使得武将与敏感多疑的统治者之间产生隔阂,这也给文官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岳飞之死

岳飞的死是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

其一,在北宋灭亡以前,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但后来两人都被金人掳走,若是岳飞将人救了回来,赵构的皇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岳飞没有考虑到新老皇帝之间的关系处理,他只是一心沉浸在收复失地,保家卫国的个人理想中。

其二,岳飞是典型的主战派,而南宋朝廷更加倾向于求和。岳飞一心北上收复失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岳飞手握重兵,有实力与朝廷抗衡。

与此同时,在常年的征战中,岳飞收获了军心和民心,虽然他并无谋反之意,但身为皇帝的赵构对他充满戒备,尤其受朝堂之上文官的挑拨,对岳飞更是猜忌。

其三,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秦桧。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并严刑逼供。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道出了岳飞满腔的委屈,心酸和愤怒。一生只为保家卫国,最后却被诬陷含冤而死。直到宋孝宗时期,才得以平反。

结语

每一个政策在实施初期都会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缺陷就会慢慢暴露出来。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官场上游走数年的官吏们总能想出应对皇帝的方法并且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未停止。

统治阶级对官员之间的暗流涌动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统治的稳定。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内维护了宋朝的稳定,但也最终葬送了一代的繁华。

-END-

【文|纪文】

【编辑|长庚】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