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逆人性,投资之秘(下)

忌冰冷 2024-12-02 09:32:54

前面说了计然七策的前三策,今天来说说剩下的四策。

但说到计然七策的实用性,就绕不开范蠡,因为他是具体的实践者。

要想讲明白计然七策剩下四策的真正含义,就绕不开理论结合实际,也就绕不开史料上记载范蠡的三个故事。

咱们就用这三个小故事来铺垫一下计然七策的另外四策。这三个故事能说明他的贵贱观的经营理念。

第一个故事:

人们知道他对文种说的那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工藏。”

其实也是深合计然七策的第四策:贵如粪土,贱如珠玉的经营之道的。

越国有用得着你的地方,你是贵人。

越国已经独霸一方,越王又猜忌心极重,留下不能享富贵,还有性命之忧。

但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又有几个人能经得起功名利禄的考验的呢?

文种因富贵送命,沈万三、伍秉鉴、胡雪岩这些首富也未尝不是被富贵所累。

第二个故事

他三次富可敌国,三次散尽家财接济百姓的故事。

第一次来到齐国,靠海充分利用当地的渔业、盐业、农业,没几年便富可敌国,后来齐国遇到大灾,他散尽家财救济百姓。

第二次还是在齐国,不过他换了个地方,到了齐国临淄通过低买高卖当地特产的手段做生意,没几年,又富可敌国。

齐王听说范哥的传奇故事,仰慕的不行,想请他做宰相。你想啊,范蠡哥已经是官场跟商场上的传说,这种声望传到国君的耳朵里,对他来说很危险,这就是贵反而如粪土的道理。

他赶紧又把家财分给了乡里了,跑路离开齐国。

第三次,他来到宋国陶邑,也是后来他被称为陶朱公的原由。

他依照当地的特点经商,又成了巨富,又遇到灾年,他又散尽家财救济灾民,仅留些养老钱跑去西湖隐居去了。

第三个故事: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犯了死罪。他立马派他的三儿子带着千金去营救。

但是他的大儿子听说这件事情,不能理解。

老三他平时纨绔惯了,救老二那么重要的事,怎么可以交给他。

大儿子执意要把这件事揽在身上,范蠡拗不过,只能妥协,但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大儿子到楚国以后把钱交给一个叫庄生的人,就回家,别的无需多问。

但大儿子从小随老爹经营产业,办事谨密,他把钱给了庄生以后,又到处打探消息。

得知楚王三天以后会大赦天下,到时候弟弟就被赦免了。他越想越觉得亏,就去找庄生把钱要回来。

殊不知,楚王之所以大赦天下,都是庄生的谏言。

庄生恨范老大的商人嘴脸,就向楚王说,有个人找关系要拖到你大赦之后,这人钻法律的空子,应该先斩了他。

范蠡的二儿子果然被砍了头,大儿子带着二儿子的尸体回家后,范蠡捶胸顿足的说道:“我不让你去,你非要去,去了又不听我的话,哎,果不其然。”

大儿子痛心的问:“为什么会这样。”

范蠡只能说:“你从小跟着我吃苦受累,白手起家,对于钱的执着欲罢不能,我几次散尽家财你不能理解。而你三弟则不同,他出生就没吃过苦,没有钱的概念,这件事反而你三弟更合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钱它有时候不是钱,它也可以是道具。守财奴不能守住钱也就罢了,有时候命也会送掉。

好了讲完这三个故事,我们接下来讲计然七策剩下的四策。

(四)贵如粪土,贱如珠玉。

这句话,是对待一件商品的态度,这也是一名合格商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虽然这句话与第一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一策讲的更多是合格商人的基础品质。

市场追捧炒热的东西,视之为粪土,市场不重视,看成是粪土的东西,则某个时间点,它会成为珠玉。

(五)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意思是:大旱年咱们很便宜就能先准备船,水灾年咱们也很便宜就能买到车,一名专业合格的商人他能在商品贱的时候看到它未来某一天的价值。

但这一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了。

人是群居的,绝大部分人受人受环境影响,很多时候会失去独立的判断力。

但厉害敏锐的商人对信息的处理,他会做提前预判。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是商人思维,但这一句话绝对是大商才有的思维,比如说香港李。

(六)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意思是:积累财富的道理,(七策中周期需求,价格调控,实物价值,交易时机,价格判断,物极必反,资金周转)

务完物:是指我们生产的东西要好,服务要好。

无息币:尽量不能让钱休息,要让它生生不息。

(七)

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小商也。

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大商也。

于人有利而于己无利者,非商也。

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意思是:

如果把自己定位成小商人,则只考虑到自己赚钱的,他人没有利,他不管的。

如果把自己定位成大商人,则在自己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能考虑别人的利益,生产物美价廉的东西,或者对社会积极做出贡献。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好心的商人,专做对别人有利,自己却无利可图的事,那么从商业范畴就很难称之为商人。

如果你损人利己,只要赚钱就行,克扣员工工资,卖伪劣产品,供应商承销商也不放过,那也就是个奸商。

这四种行为的商人,他们都有各自的因果路径,不光会在社会产生影响,对后人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好了计然七策,就讲到这。

其实这计然七策也有不同版本,比如明代的冯梦龙也有补充版本,而我们依据《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记载以及后人的总结,来阐述这计然七策。

但原版的计然七策,其实有些关于谷物周期、季节周期的描述。但时代不同。我从实用性出发,去发表我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参考。

如果认为我的视频,有点可取性,帮我点赞,评论,关注下,谢谢!

​​​​​​

1 阅读:23

忌冰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