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昨天发布一个视频,提出个别出心裁的观点;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难,其实1000万毕业生中可以有400万人“歇一年”,去“行万里路”,每三个月换一个城市,找到可以免费住宿的家庭,并且每天花1-2个小时陪陪这个家庭的孩子;
也就是国外的“玩伴”的做法。
想法好不好?
听上去有些道理;
感受真实的生活,增长见闻,开阔视野;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当然有某些益处。
但是,但是;
再美好的道理也还要接受现实检验,对不对?
这听上去有的道理一回到现实中,就发现不是那回事了。
(2)
网友们的第一反应是钱从哪里来?
普通家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了业家里等着就业挣钱还债,出人投地,改换家族门庭;
哪里有时间给你一年,什么也不干,就是走走,停停,看看,陪伴别人;
你在那里走走停停的时间,别人已经开始第一份工作了;
等你转了一圈回来,开始工作了;
面试人问你,你有什么经验?
你说:我去年行了万里路,住宿在五个家庭里,和他们的孩子交友,陪伴他们成长;
你觉得面试者会如何回应?
还有网友直接建议,最好由当当成立基金,拿出钱来支持这400万大学生行万里路;
除非家里有矿,不差钱;
否则春光灿烂,稍瞬即逝,给不起这宝贵的一年时间。
(3)
其实 这个行万里路的想法,并不新鲜;
早在毛泽东思想引领一切的时候,就已经有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城市里的高中生,大学生,深入到农村当知青,参与到农村生活中;
不仅参与劳动,生活,甚至是扎根农村搞社会建设,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
这种运动的出发点不可谓不好;
比欧美的玩伴更加意义深刻;
但是运动的效果呢?
大量知青返城;
知青和当地人组成的家庭四分五裂;
夫妻,父母和子女的离散;
家庭成员的天各一方,一别就是几秋;
带来如孽债般的人生遗憾。
究竟是积极效应更大,还是消极效应更明显;
这个问题年代久远,早已不再讨论它了。
想法初衷是好的,只是忘记了:
国情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社会的一些基础系统不同,同样的事情不一定能产生同样效果。
就比如,今天,一个人想要发声,让社会公众听见,那是太容易的一件事;
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智能算法构成的网络系统,分分钟能把发声者推上热搜。
而在二十年前,在纸媒时代;
一个人想发声,必须寻找专业的媒体机构,找记者,找广告公司,找编辑;
没有成熟的社交网络系统,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就难以实现。
国外的国情能提供支持性系统,让大学生可以不必急于找工作;
先四处转转,到不同家庭里感受一下,了解真实世界的全貌;
而且国外的社会系统里早已设置了玩伴这个功能;
大学生能轻而易举找到寄宿家庭;
资源的匹配效率很高。
而国内是个竞争性的机制;
寄宿家庭这个节点还没有它的位置;
让大学生自己去搭建这个资源匹配的机制,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学生最迫切的是什么?
是找到工作的坑,把自己这颗萝卜赶快埋在地里生根发芽。
2022年应届生吐槽:在家闲了半年,我妈让我到快鸟驿站收快递或者超市收银!
2022年会计硕士,现在街头卖烤肠,就差一点卖烤红薯了;
还有更惨的,明明本科进工厂打包装,还要谎称是大专,本科学历高攀不起不收!
新闻传播本科,现在别墅区当保安!
1000万毕业生,工作的机会却寥寥;
萝卜太多,坑太少;
别人抢先占了坑,你就没坑可落脚。
(4)
说白了吧,还是我们的发展没到那一步;
等到国民经济收入再上升1-2个台阶,达到人均富裕程度;
人不需要急着去赚钱,去改善家庭状况;
再有几个思想开化的企业家领头,建立个应届生实践考察基金;
企业家们出点钱,赞助这些大学生先迈出去第一步;
大学生们在不焦虑的情况下,可以悠闲的品味诗和远方;
到陌生的城市和农村走一走,陌生的家庭生活几个月,成为陌生人的朋友和学长;
领略祖国的山山水水;
然后再好好规划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工作;
尊重个人意志,选择自己的人生;
让整个社会看到这个机制能发挥出作用;
逐渐接受这种模式对个人成长的滋养。
而现在,目前;
你说我一年行了万里路;
但是没人太看重你这万里路行了点什么,有什么用;
这些精神气质的东西,虚头巴脑的,企业只看中实打实的东西;
你会做什么,能处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工作,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几个问题下来,自己并不占优势,还白白浪费一年时间;
没人敢拿青春赌这趟万里行。
理性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人还是要务实点,活在当下;
不是吗?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