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2022年的上半年,上海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封城静默期,全员居家足不出户,以为这已经是一个地区的最大阻碍了;
没想到10月的最后一天,在郑州富士康园区的员工,会因为疫情反噬,经历逃难式的返乡运动;
一群手提行李箱,和大包小包物品的男女员工,三三两两步行走在回乡的高速公路上;
无交通工具可乘,只能步行;
连沿途村庄的群众听说了都泪目,自发将生活必需品摆在路口,让经过的员工自行取用。
前面是几百公里远的家乡;
但无论如何,哪怕走路也要走回家去;
此刻的家才是自己的期待;
富士康已经回不去了。
要不是衣着服饰有差异,真以为在看《一九四二》。
(2)
员工拼命也要离开厂区,是因为厂区发生了疫情,有了阳性;
有了阳性并不是最可怕的;
每个城市每天也都有阳性,只要及时隔离,必要时静默,切断传播链条,就不会威胁安全;
只要隔离,闭环管理时,基础服务和设施能满足需要,有吃有住,维持基本的环境卫生,个人就不会焦虑,恐惧;
也就不会产生此地不安全,我要会家乡的想法。
而一旦出现了阳性,却不能及时隔离人群;
第二个阳性又出现,还不能及时隔离;
人群就免不了一传十,十传百,产生恐慌;
而如果此时,封闭期间的基础服务又跟不上,让不能自由移动的员工吃住都遭受障碍,度日如年,那么焦虑情绪就会泛滥;
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回家,能跑多远跑多远!!!
可能这才是富士康有此一劫的根本原因。
(3)
为什么富士康会遇到此次劫难,别的企业没有这种紊乱?
或许和企业的规模是脱不开干系的。
郑州富士康的员工总数有20-30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镇的人口;
可以称为富士康小镇,并不夸张。
想把一个镇的疫情管控好,一定要学习上海的城市经验;
2022年4月份上海疫情大爆发时,整个城市停摆,全员居家不得外出;
彼时也引发过小小的骚动,超市物价飞涨,大白菜都身价倍增,但是很快就停息了;
整个城市,从区,到镇,再到街道,居委会,最后定位到各个小区,楼栋,每家每户;
从上至下,排摸人数,登记在册;
每天核酸检测,每次抗原检测,一 一核对,保证不漏一人。
更重要的措施是,全员足不出户,政府的保障力度加大了,也跟上了节奏;
每个居民小区,及时配发生活物资,蔬菜,米面;
保证垃圾清运的基本服务;
居民的基本需求不受影响,不会产生焦虑;
这种清晰的管理思路和辅助的物资支援措施,是别的城市做不到的;
政府的管理还是可靠的。
而富士康小镇的管理显然不能和政府的管理力度相提并论;
即使企业的管理者是有思路的,有些疫情服务只能依靠政府支持;
隔离阳性的速度,派几位检测人员,检测结果多久发布,都不是企业能决定的;
企业需要很好的与政府沟通,交流,制定疫情管控方案;
这个环节上,凭借企业一己之力毕竟薄弱;
稍微一滞留,带给旁边员工的就是恐慌和不安。
再说到富士康的内部基础设施方面;
当员工被限制在宿舍不得外出时,配套的吃,住,用一旦跟不上;
想询问的信息总是没有回应,肚子饿了饭还没送到,每天产生的垃圾无人清理只能堆积在门口;
种种危机感和紧张氛围油然而生;
企业配置的一线管理者太少,与员工的及时交流太少,做不到专人专管,一一对应;
人员越多,恐慌情绪越严重;
加上这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好事者,不嫌事大,煽动员工情绪,散布不实的消息;
误解,失真谣言,加上管理不利带来的个各种滞后;
富士康小镇的管理就崩盘了……。
(4)
这就是一件人做事必定会出错的概率体现;
人做事,会有疏忽大意,会有预期偏差,会有经验不足,会有资源不到位,当然也会有玩忽职守,都会带来异常结果;
一个因素异常,只是小范围影响;
一旦所有的负面因素叠加,整个事态就失控式崩盘。
其实,富士康的实际疫情可能并没那么糟糕;
但是管理滞后,疫情响应速度过慢,而员工人数众多,超过了企业管理者的能力驾驭。
很多富士康的员工质疑企业,明明都出现阳性了还不停工,依然开工;
这个责任并不能让富士康单独承担;
停工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对富士康的,更是对政府的,对社会的;
不停工也是现实还未到必须停工的地步;
关键还是企业内部的各项管控措施,是否到位,及时;
基础设施服务是否到位,及时;
能力,资源,与现实的匹配。
让一家企业来管理一个镇的规模的疫情管控,从能力,到资源,到措施,到执行力度,可想而知是个多么巨大的挑战;
想要获得好结果,得拼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
现在知道上海的城市管理力度是多么强大了;
各级政府机关,自上而下,从党员到基层志愿者,在关键时刻决不懈怠;
把一场疫情危机消弭于无形;
人,才是做事成功的核心。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什么叫一劫??这是他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