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好的朋友,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散了?

枫语联翩 2022-10-23 01:11:09
(1)

小时候总以为,朋友就是永远的;

长大后才明白,所谓朋友能陪伴一个人生阶段,已然不易,想要永远,只是奢望。

越往后,会发现,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也没有发生矛盾,没有发生异常事件;

你不联系我,我也不再联系你;

成年人的疏远,往往是安静的。

随着年龄增长,各自忙各自的;

要么工作内容不同;

工作岗位,层次都不同,想聊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要么生活重心不同;

你在忙事业,她在忙照顾家庭;

要么兴趣爱好发生转移;

曾经两人都喜欢的东西,已经不再有兴趣;

再加上偶尔出现的意外事件,小麻烦和难题;

偶尔异性情感的插入;

两个人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无法产生交集;

友谊也就慢慢变淡了。

(2)

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两人的发小友谊就是走着走着就散了;

少年闰土意气风发,目光炯毅;

给鲁迅讲述各种农村的奇闻异事,摸鱼,抓虾,捡贝壳;

尤其是手拿胡叉,反手胯下刺猹的经历;

一个英雄出自少年的英勇形象;

听的少年鲁迅顶礼膜拜;

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

而几十年后,两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走到了中年,再次相逢;

鲁迅满怀期待,还想找回闰土年少轻狂的记忆;

还期待着那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闰土,给自己讲述各类生活奇闻;

却看到一个佝偻着身躯的虚弱老人,带着破毡帽,面色灰黄,满脸皱纹,眼睛红肿,口中颤巍巍的叫了一声:老爷!

那声“老爷”让鲁迅忽然明白,两人早已隔开了几千里远,再也找不到共同语言了。

本来是无话不谈的同龄人;

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变成了不同身份和阶层的陌生人。

(3)

成年以后的班级聚会,很多人感慨去了不如不去,没意思,以后再也不去了;

奔着友情过去的,发现其实已经没那么单纯了;

各自的社会身份,位置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各自的生活重心不同,想聊的内容不同;

已经找不到共同语言了;

没有任何交换的无效社交,还有花费时间应付,人疲惫不堪;

友情也就走到头了。

成年人只能做有效社交,就是有用的接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交往,;

这种需要的满足,体现在三个层次的价值上面;

要么能提供情绪价值,双方可以交换情感上的理解,认同,能彼此欣赏,鼓励;

要么有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追求和理想;

在事业上,生活上能产生交集,能找到共同话题和兴趣,能聊到一起;

自己讲的东西,对方能听懂,反之亦然;

要么在具体的实物,金钱,经济方面能带来帮助;

这样的交往对双方都带来促进,双方都感觉良好,是有效社交。

而如果在这三方面都无法交换,那就是无效社交;

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用处,还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想要保持关系热度,维持友谊长久,价值交往,利益交换,才是真正解药;

做有效社交,才能重新建立联结,关系恢复生气。

(4)

读书时,友谊是除了父母以外第一位的存在;

最好的玩伴,闺蜜,占有绝对的地位,是生活的重心。

认为友情可贵,是觉得它不含世俗功利,是纯洁的;

但事实上,它也有功利;

它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是情感上的认同和归属感;

这也是一种利益,只是非经济利益而已。

而进入成年,一个人首先要处理的是自己的学业,事业,婚姻和情感,家庭,子女成长;

没那么多精力维护友情;

成人的交友,社交,更多是倾向于是否有用;

也就是有效社交;

成人的交友一定要利益交换,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情感利益;

不能交换利益,关系就会自动变淡直到终止;

这就是社会的真相。

朋友都是阶段性的,是一段时期内的玩伴;

如果成年人对这些看不透,对于友情变淡不能理解的话,就会产生烦恼;

但这种烦恼是自找的;

除非认识客观真相,走出认知局限;

放过自己,理解别人;

自己舒服,别人舒服;

生活如常,一切归于平淡。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0 阅读:34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