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别军事行动启动以来,4月9日俄乌冲突进入第1141天。随着美国对乌军援规模持续缩水,基辅当局近期被曝斥资250万美元聘请美国法律团队,试图通过矿产合作协议维系华盛顿的战略关注。当前战场态势呈现三大显著特征:

第一点,朝鲜军队重返库尔斯克战场。4月10日,俄军近日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展开清剿行动。乌军情总局下属“深层国度”平台数据显示,乌方在俄境内控制区仅剩奥列什尼亚与戈尔纳里两个据点,控制面积由57平方公里缩减至55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乌军在历经八个月鏖战,在付出七万精锐部队伤亡的惨重代价后,战线格局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乌军前线部队通过北约媒体渠道指控朝鲜突击部队重新投入战场。据称该部队1、2月曾短暂撤防休整,3月底重返战场后展现出更强的协同作战能力。其采用多梯队穿插战术,在无人机与炮火覆盖下实施侧翼包抄,显著加速乌军防线瓦解。北约观察员指出,朝军获取的实战经验已引发北约战略界的高度警惕。

第二点,俄军加紧对南线战略要地的争夺。4月10日,俄军南线部队正沿扎波罗热至库拉霍沃H-15公路南北两翼展开钳形攻势。
东路集群形成11个战术突出部,通过多点牵制消耗乌军有限防御资源。南路部队则控制公路南侧开阔地带,对乌军库拉霍沃西部残部补给线及伏尔恰河防线侧翼构成双重威胁。乌克兰军队在缺乏后勤补给和情报支持的情况下,只能放任俄军通过,战局颇显不利。

第三点,乌军战术反攻陷入困境。4月10日,面对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三面合围,乌陆军司令德拉帕蒂集中麾下五万兵力,在加里诺沃地区实施战术反推,局部收复数十米纵深阵地。
然而,这种以攻代守的战术难掩整体颓势,俄军向第聂伯罗市的西进速度仍在持续提升。有战略分析师指出,当前战线最致命隐患在于美方军援缩减带来的情报真空。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近日坦言,已延长超期服役官兵役期以维持三分之一的现役兵力,同时将寻求援助的重点转向欧洲。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现代战争打的不光是枪炮,更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底子。身处前线的乌军指挥官们看得很清楚,失去美军实时情报支援将导致防御体系出现结构性崩坏,特别是在俄军多轴线攻势下的更可能存在致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