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俄乌战争已经第四个年头,曾经令欧洲颤抖的俄罗斯“钢铁洪流”正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退场。根据乌克兰军方统计,截至2025年初,俄军已损失超过 10000辆坦克,相当于30多个装甲师的装备总量。现在的顿巴斯战场上,还在作战的坦克已经不多了。

俄军的坦克损耗堪称触目惊心。据美国《1945》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俄军已损失约4000辆坦克,平均每月消耗110辆。若按乌克兰方面宣称的10000辆计算,相当于每天有8辆坦克被摧毁。在顿巴斯战场,俄军机械化进攻频率骤降至每周仅1-2次,更多时候的俄军骑着摩托车穿越雷区,或乘坐毫无防护的越野车冲锋。
这种“断崖式降级”的背后,是苏联时代遗产的彻底枯竭。俄军战前现役的4000辆步兵战车已近乎全毁,在这里,T-72、T-80等主战坦克的残骸早已成为地标,取而代之的竟是全地形车、摩托车,甚至焊接钢板的民用面包车。
但代价同样惨烈。2025年1月,俄军在红军村方向单月伤亡达15000人,其中7000人阵亡。滨海边疆区副州长谢尔盖·叶夫列莫夫乘坐的民用SUV触雷爆炸,这位“老虎”的死亡,暴露出俄军载具防护的致命短板。
而即便将俄军T-55、T-62等冷战古董翻新投入战场,2024年也只能补充1500辆坦克和3000辆装甲车,其中85%来自旧库存。俄方军工厂现在24小时运转,年产400辆BMP-3战车和600辆翻新战车的速度,仍赶不上前线的“高效率”。

乌克兰的处境同样艰难。西方援助的900辆坦克已消耗殆尽,德国“豹2”、美国“艾布拉姆斯”的残骸散布战场。乌军第47机械化旅的士兵表示,现在他们的重型武器是悍马车,反攻靠的是皮卡和徒步冲锋。
俄国防部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周,乌军就损失46辆坦克,包括5辆德制豹式坦克。而乌军总伤亡已超111万人,平均每天1180人倒在血泊中。北约雇佣军成了少数仍在战斗的力量,但这些带着先进装备的外来者,面对俄军日均4500次炮击和近千架自杀无人机的饱和打击,也只能苦苦支撑。而俄军凭借6倍于战前的坦克产量和60倍的炮弹产能,继续维持着战线推进。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俄乌双方都已接近极限。俄罗斯70万地面部队面临3000辆坦克缺口,而乌克兰兵役年龄或降至16岁。当俄军从远东启封最后一批T-55坦克,如果不能弥补上这个缺口,俄军可以维持2025的攻势还减,但也会在2026某个时间点消耗殆尽,乌克兰则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