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女婿家10年,孙子娶妻我给50万,外孙结婚给张卡,女婿:别来了

晚风计划 2025-04-09 15:11:29

01

我叫王兰,今年已经63岁了。

初中文化,年轻那会儿家里穷,书念得不好,也没机会继续读,就早早嫁人了。

丈夫是本村的木匠,手艺不错,人也厚道,我们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安稳。

后来丈夫因病早逝,我一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是个儿子一个女儿。

我们住在一个小山村里,那些年农村人重男轻女,我婆婆从我女儿出生那天就没给过好脸色。

但我心疼女儿小梅,她乖巧懂事,从不跟人争,学习也好。

儿子小军比妹妹大三岁,从小调皮,学习不行,但我婆婆却偏心得很,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他。

后来,儿子早早结婚生子,成了家。女儿考上了师范,留在了小城市当老师,嫁了个条件不错的男人——也就是我女婿张建国,一个国企职工,稳重踏实。女儿婚后坚持把我接到城里住,说我年纪大了,别在老家孤苦伶仃。

于是,我住进了女儿家,一住就是十年。

02

刚搬到女儿家那会儿,我心里其实挺别扭的。农村人讲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有娘家妈在女儿家常住的。

但小梅执意,说:“妈,你一个人在老家,我不放心。哥哥有他自己的日子要过,你跟着我,我能照顾你。”

我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感动的。这十年来,小梅对我一直孝顺,吃穿不让我操心。女婿张建国也算有礼貌,刚开始虽然不太热情,但也没什么怨言。

我帮他们带孩子、做饭洗衣,几乎把一日三餐操持得妥妥帖帖。外孙小辰从小就是我带大的,我对他比对孙子还亲。有时候小辰会奶声奶气地说:“外婆,我长大给你买大房子!”我听了心里甜到不行。

可这日子,还是一点点变了味。

事情的转折,始于我孙子结婚那年。

那年,小军打电话来说,孙子小伟谈了个对象,家里条件一般,彩礼要凑,他手头紧,问我能不能帮衬点。

我当时心里犯难,但还是咬牙把多年来攒的50万积蓄全给了小军。我说:“这钱你拿去给小伟办婚事,但告诉他,这钱是我多年的积蓄,是给你们养老的,不许挥霍。”

挂了电话,我跟小梅说:“我把钱给你哥了,孙子要结婚,我这个做奶奶的不能不出力。”

小梅听了,脸色一变但没多说,张建国却在饭桌上冷冷地丢了一句:“您是住在我们家的人,怎么大笔钱说给就给了?我们这边小辰还上学呢。”

我当时心里一紧,但还是笑着说:“我知道你们也有压力,但小辰以后还有机会,我还能再攒。”

张建国没吭声,小梅低着头扒饭,那顿饭吃得我心里发凉。

后来两年,小辰也恋爱了。女孩家条件不错,可开口要房。小梅私下问我:“妈,你还有没有点积蓄?”

我翻箱倒柜,才凑出三万块。我知道这点根本不顶事,于是我把自己唯一的一张工资卡交给了小梅。

我说:“卡里没多少了,但你们拿去用吧。小辰是我带大的,我不可能不管。”

张建国回家知道后,脸色铁青,对着小梅发火:“你妈现在住在我们家,吃我们喝我们,关键时候就拿张卡打发我们?当我们是养老院啊!”

那天,我第一次听到他这么说。小梅拉着我说:“妈,别放在心上,他就是嘴硬。”

我没说话,回了房间,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头一阵阵发涩。

从那之后,张建国对我越来越冷。饭桌上不跟我说话,偶尔还冷嘲热讽一句:“我们家条件不好,养不起老人咯。”

有次我做饭晚了十分钟,他竟在客厅嚷嚷:“这饭都等不到点上了,老太太是不是在家太舒服了?”

小梅不敢吭声,我也默默忍着。

后来的一天,小辰带女朋友回家吃饭,张建国特意买了几样贵菜,说是招待未来儿媳。我热了饭菜,小辰女朋友却嫌弃:“这菜油太多了,谁做的?”一句话让我脸红心跳,小辰也没吱声。

张建国咳了一声:“老太太做的,她习惯了农村做法。”

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连帮忙都成了多余。

几天后,小辰结婚。小梅说:“妈,你就别去了。在这十年你也帮了不少,婚礼就让我来办吧。”

我实在放心不下,还是去了,带着我给小辰准备的红包——那张工资卡。

婚礼上,人群中我站得靠后,看着小辰牵着新娘走过,心里五味杂陈。他没看我一眼,也没介绍我一句。连“这是我外婆”都没有。

晚上回到家,张建国难得跟我单独说话。他说:“妈,您孙子结婚出了五十万,外孙这边就一张卡。说实话,您是偏心的。”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觉得我偏心也好,但我那是亲孙子,是我儿子家的血脉。小辰,我也没亏待。”

张建国冷笑一声:“那以后您就去你儿子家住吧,别在我们这儿碍眼。”

我那一刻,像是被雷劈了。

小梅听见了,急忙出来劝架。但张建国一句话堵死了路:“她要继续住,就别指望我再管家里的事。”

小梅哭了,我也哭了。十年,十年啊,我为这个家做牛做马,到头来却成了个累赘。

我收拾了几件衣服,没多说一句话。小梅追出来,哽咽着说:“妈,别走,你去住宾馆,我过几天就接你回来。”

我摇了摇头,说:“小梅,妈不怪你。只是你有你的小家,我老了,也该回自己家了。”

她哭着点头,我没回头。

03

现在,我又回到了那个小山村。屋子早就破败,窗户透风,墙角漏雨。但我坐在院子里,看着门前那条熟悉的泥路,忽然觉得心安。

小军知道我回来,倒是来接我几次。我没去,说:“你家人多,我不想打扰。”

他说:“妈,你还能攒钱吗?”

我苦笑:“还能攒,就怕你们嫌少。”

他挠头,不说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但心却慢慢变得清明。

有些亲情,是用来交换的;有些付出,是被当成理所当然的。

我不怪谁,也不怨谁。只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小梅能真正明白,母亲不是一个附属品,而是她生命中最温暖的依靠。

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我只是希望——下一代,不会走我走过的路。

0 阅读:0

晚风计划

简介:用枯燥的文字诉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