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上马打仗、又能下马治国,与孙武并列的吴起如何在楚国变法

巴州刺史 2020-04-09 21:26:29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发展,纷纷任用政治人物实行变法。而远离中原各国的楚国,历来被视为蛮荒之国。但一位伟大人物的到来,开始改变着一切。他就是就是那位与孙子并列的吴子(吴起),推动实行变法,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起变法。

公元前386年—381年,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主持实行了变法。

吴起变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为变法触动旧贵族的权益,吴起在楚悼王死后被旧贵族射杀,变法也因此夭折。

【一】楚悼王即位时,楚国内外交困,急需有人领导变革

楚悼王即位之时,正是战国前期的大变革时代。楚国也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之中。

内部新旧势力在利益上冲突严重,楚国政治腐败横行、国力萎靡。

反观作为对手的中原各国,一个个却生龙活虎。魏赵韩三家分晋,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实力大增。

号称地广人多、军力庞大的楚国,战斗力却稀松平常。面对魏、赵、韩等国的连连用兵,楚国既无还手之力,也谈不上招架之功。

丢城失地的楚悼王,不得不用重金贿赂秦国,在其帮助下才勉强与魏赵韩三家讲和。

面对如此局势,楚悼王急需一位强力雄才的人物,来变法拯救楚国。

【二】吴起急欲在魏国之外寻找新的出路,而楚国刚刚好就是那条路

吴起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都在各国奔走实践他的治国理念和兵法思想。

吴起曾师从曾参之子曾申学习儒学,但由于不奔母丧而被曾申认为不孝,逐出师门。吴起因而改学兵法,开启了人生另外一扇大门。

吴起也是一个意志坚定之人,曾经为了率军为鲁国抵御齐国的进攻,而上演“杀妻求将”的场面。

在来到楚国之前,吴起在魏国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因为魏文侯的信任,以及李悝变法的基础,吴起率军攻取秦国的河西之地。并亲自担任河西之地(西河郡)长官,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

但由于继任国君魏武侯的不信任,以及大夫王错的离间,吴起无法继续在魏国待下去。

而此时的楚国正需要吴起这样一位能力出众、意志坚定之人,而吴起也需要这样一条新的出路,因此一拍即合。

【三】“吴起变法”是李悝变法的继续,重法令、改吏治、练军队

吴起来到楚国,先被任命为宛城太守,防守魏、韩两国。一年后,升任楚国丞相——令尹,正式开启变法。

由于吴起初到魏国时,曾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了李悝变法的成败经验,因此在楚国的变法中首先强调法制的重要性。

首先颁布法令,作为变法的基础。并通过“倚车辕”树立法令的权威性,就是立一根车辕,搬动者按照法令奖励。后来的商鞅变法,也学用了这一招。

其次是改革吏治。如废除贵族世袭制、以军功授爵奖励新进、削弱大臣权威提高君主权威等,使得楚国吏治刷新,国力增强。但也因此得罪旧贵族势力。

再次是强化楚国军事实力。吴起曾在魏国创立的“武卒制”,在楚国也继续继承相关做法,实行精兵强将,提升楚军战斗力。

吴起变法效果也很明显,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赵国,饮马黄河、大败魏军,一振昔日颓势。

吴起变法虽然成功,但就在大败魏军这一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和支持者。旧贵族趁机反扑,起兵射杀了吴起,变法也随之夭折,可叹可惜!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