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春
在周田镇乃至在江西会昌全县,甚至全国其他更多的县市区,每逢节庆日,以及各种宴席,大都有“虎鸭”肉这道菜。或白宰鸭,或水煮鸭,或红烧鸭块,或啤酒焖鸭,还有药膳鸭王,也有客家腊鸭等等,深受食客青睐。然而,“虎鸭”是一种没有生殖能力的特殊优良品种,也许知道其来龙去脉的人并不是很多。
首先了解一下“虎鸭”繁育技术的由来。会昌县周田镇比较早就有这项繁育“虎鸭”的独门绝技,清末民国年间,半岗村石虎岭孵“泥鸭”能人张永林在外地看到一种个头较大的黑色鸭子比较好养,这种鸭子具有长得快而且不易得病的优点。于是,张永林花了10两银子的学费就地拜师学艺,学到了全套繁育技术。回到村里繁育成功后,将这种鸭子取名为“虎鸭”,并逐步推广开来,得到家家户户的认可和接纳。
接下,认识“虎鸭”繁育的基本技艺。“虎鸭”是“红面鸭公”与“泥鸭婆”的杂交后代,是“属间杂交”,杂交后产生的“虎鸭”虽有公母之分,却不具生殖能力。“红面鸭公”即是公番鸭,“泥鸭婆”即是麻蛋鸭,两者不同属,即使圈养在一起,它们也不会自动交配,必须进行杂交。养得雄壮的“红面鸭公”个头大,得用人工干预的办法使其与产蛋期的“泥鸭婆”交配,一般一只“红面鸭公”配对八九只“泥鸭婆”,这样交配后的受精鸭蛋,孵出来的鸭子就是“虎鸭”。然而,“泥鸭婆”并不抱窝孵蛋,所以孵出“虎鸭”就得制作专用孵床进行人工控温孵化,时间4周28天。旧时农村无电,所以采用棉被和蓑衣保温和调节温度,一般先后分5个不同时间段,前高后低控制在37.4℃-36.4℃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虎鸭”的需求量和养殖规模不断增大,石虎岭繁育“虎鸭”和孵化“泥鸭”成了产业化,涌现出张炎明、张泉香、张人春、张兴荣、张人瑞、张运才、张翠华、张人海、张翠林等一批传承人。随后,这项技术传到了桥塘村饶姓亲戚家,桥塘村也由此发展起了这项致富产业。
“虎鸭”的生长周期比“红面鸭”短,而个头比“泥鸭”大,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而且具有生活力强、耐粗易养、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养殖3个月约12周龄成熟,体重可达3公斤左右。“虎鸭”是较为经济的肉用型鸭,还适合于填肥生产肥肝。
长大成熟的“虎鸭”,起初全身均为黑褐色。后来因应市场需要,繁育出的“虎鸭”羽毛颜色有花白、全白等几类型品种。“虎鸭”的市场广阔,还外销东南亚,成为受到国内外市场普遍重视的优质肉用型鸭。“虎鸭”繁育传统技艺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