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赣南日报》
□张炳春
倒菜,一种富有显著客家地域特色的菜品。倒菜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做菜可素可荤、可炒可汤可馅,犹如客家人的秉性,淳朴敦厚。
倒菜,在赣南闽西粤北等地客家,有的地方也叫“扑菜”。之所以叫“倒菜”,是因为其制作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那就是将容器陶罐口倒置在水钵里,也叫“扑”,让菜的原材料密封在里面发酵腌制。
倒菜的原材料是大蔸芥菜,根蔸硕大,茎柄粗壮,叶片肥美,适应性和生命力强,稍微施点农家肥就生长旺盛。据说,客家先民在从北往南迁徙过程中,习惯将这种日常吃不完的大蔸芥菜装在陶罐里进行腌制,起初无法避免部分菜烂在罐坛里,于是试着将菜坛子倒置过来摆放,让多余的汁液自动沥出,解决菜烂问题。
客家人不仅爱吃倒菜,还善做倒菜。每年春节前后到清明节的这段时间,母亲会选择晴好天气,将菜地里的时令大蔸芥菜的老熟叶割下,挑到清澈的河里或水井边清洗干净,然后整齐地摆放在河岸石滩、菜园埂或悬吊在竹竿上晾晒。傍晚将晾蔫的菜叶收回切碎,加点食盐略加搓揉,再将叶汁搓出后的碎菜摊开晾干爽些,之后便将其装入准备好的干净陶罐里,一层一层用短木棍使劲压实。待这些碎菜装瓷实后,用一把洁净的干稻草封住陶罐口,再将陶罐倒置在口沿大一些的盆钵里,倒入清水以隔绝空气,不易腐烂变质。倒菜在里面静静地发酵腌制一个月左右时间,菜品便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打开散发出股股甜酸绵香,就可以随时食用了。母亲是做倒菜的能手,技艺是外婆、奶奶那里传承下来的。客家倒菜的制作技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母亲是这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打小在农村长大的我,与倒菜结下过不解之缘。记得还不太懂事的年纪,就常常听大人以“吃了不少倒菜”来评价有文化的后生,意思是读了不少书。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读书,初中开始一般要住校,每个周末回家一次,要备足一周5天半的大米和菜。彼时的农村学校食堂只为师生炖钵子饭,不煮菜。所以,倒菜成了家家户户孩子们带到学校去的主要下饭菜。母亲将炒熟的倒菜压实装满一搪瓷缸,偶尔有点肥肉块潜伏在里面,带到学校一般能吃一个星期。炒熟的倒菜可以直接就饭吃,也可以用开水加点盐和味精调成倒菜汤,每餐都差不多这样,我的初中生活就这样由倒菜陪伴着。
倒菜是现代餐桌深受青睐的一道特色客家菜。倒菜炒冬笋,炒豆角,配瘦肉青椒小炒,或者直接熬成汤食,都不失为一道独特的菜肴。倒菜还可用来炸米馃,做成风味小吃,让人吃得回味无穷、欲罢不能。从事食品行业的侄儿已将倒菜产业化,将之变成网红产品,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