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人说,做好事要量力而行,不要把自己搭进去。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可真到了危急关头,人命关天的时候,到底该不该伸出援手?
我是王德财,今年53岁,是青山镇双河村的村会计。说起这个事,还得从去年夏天说起。那时候我刚收完晚稻,正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算账。
说到我们双河村,要说最让人尊敬的就是我三叔王德明。三叔今年58岁,是村里出了名的手艺人,专门给人盖房子。他那一手泥瓦活,在方圆十里八村都是响当当的。只要是他盖的房子,不管是青砖黛瓦,还是房梁横檩,都规整得跟尺子量过似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b1bbfa8402e9ab01175d0385b761ce.jpg)
村里人都说,三叔这手艺,要是放在城里,那早就成建筑工程师了。可三叔偏偏就喜欢在咱们农村干活,说是城里人太计较,没有乡里乡亲这种淳朴的感觉。
三叔虽然没成家,但对村里的孩子特别好。每次去镇上买建材,回来的时候书包里总会装着几包零食。路上碰到放学的娃娃们,他就掏出来分给大家。久而久之,村里的孩子都亲切地叫他”明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d10256ee1a67bf1119916fd2ad87f3.jpg)
去年夏天,老天爷不作美,接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村里那个大塘坝的水位直线上涨,村委会天天派人守着,生怕出事。那天下午,三叔刚从工地回来,他正骑着自行车经过塘坝,突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
原来是隔壁李家庄的一个小女娃,趁大人不注意跑到塘边玩,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水里。塘边上站着几个人,都不敢下水,只在岸上干着急。三叔二话不说,把外衣一脱就跳下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fed3aca10c3c44a3867fd32145beca.jpg)
那个场面,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心惊胆战。塘里的水又黄又浑,水流还特别急。三叔游到小女娃身边,一把将她托出水面。可就在这时候,他自己却撞到了水下的石头上。
等村里人把他们俩拉上来的时候,小女娃只是呛了点水,可三叔却一动也不能动了。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的脊椎受了重伤,这辈子怕是要和轮椅做伴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986955f3050269ee5f6192957204f7.jpg)
这个噩耗传回村里,大家伤心得不得了。三叔住了将近三个月的医院,手术费和护理费花去了他这些年的全部积蓄。李家虽然也想尽办法凑钱补偿,但他们家本来就不富裕,能拿出来的钱实在有限。
我清楚地记得,三叔出院那天,村里好多人都来帮忙。看着那个曾经干活麻利的汉子,现在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人帮忙,大家的眼圈都红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c0eea08885968c8a545263219bbf22.jpg)
村里人自发组织募捐,每家每户都献出一份爱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负责管理这笔钱,每个月都要记录详细的收支。可是医药费就像流水一样,怎么都存不住。 看着三叔的存折余额一天天减少,大家都愁眉不展。有些长舌妇开始在背后嘀咕,说三叔这人太实在,为了救个不相干的娃娃,把自己的后半辈子都给毁了。
这些闲话传到三叔耳朵里,他整整一个星期没说过一句话。每天就是靠在床上,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发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2143e12c11b3ce4873353574d0783a.jpg)
村支书看不下去了,专门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他拍着桌子说:“咱们村出了这么个好人,大家不想着怎么帮他,反倒在背后说三道四,这还有良心吗?”
这话说得在理,村里人都沉默了。第二天,隔壁张寡妇主动提出来照顾三叔的日常起居。她说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能帮就帮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7a0137cb8beb48842d1a18a8c116d1.jpg)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三叔虽然卧床不起,但精神头倒是越来越好了。他让人把床头摆了个小桌板,没事的时候就在上面画画房子的设计图。他说,躺在床上也得动脑子,免得手艺都忘了。
一天,镇上来了个年轻人,背着个摄像机,说是要给三叔拍个短视频。三叔开始不乐意,说自己这样有啥好拍的。但架不住大家劝,最后还是同意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47e0ec5b40684bc037cccd487bf87c.jpg)
那个短视频发到网上后,出乎意料地火了。视频下面的评论区里,有人说三叔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有人说要给三叔捐款。市里的领导也惊动了,专门派人来走访慰问。
市领导来的那天,整个双河村都沸腾了。村口的大喇叭一大早就在播报欢迎词,村民们自发地打扫街道,好些人还特意换上了新衣服。
领导来到三叔家里,看到三叔躺在那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连忙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没说两句话,领导的眼睛就红了。他当场拍板,要给三叔发放见义勇为补助。
这笔补助金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只够维持半年的护理费用。眼看着钱又要花完了,大家又开始发愁。可三叔却说:“我救人不是为了要钱,我这条命是值得的。那个娃娃活得好好的,我心里就踏实。”
就在这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传来。镇长亲自来到村里,召开了一个特别的村民大会。只见他站在主席台上,眼圈通红,声音哽咽地说:“镇政府研究决定,要在双河村建立一所养老院,并聘请王德明同志担任荣誉院长,享受事业编制待遇。这样既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也能为我们镇的养老事业做出贡献。”
这个消息一传开,全村人都乐坏了。村里的年轻人主动请缨,要参与养老院的建设。三叔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热火朝天的建设声,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养老院建好后,三叔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他给老人们讲故事,教他们下象棋,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最让人感动的是,被救的小女孩李小荷每个星期都会来看他,奶声奶气地叫他”明爷爷”。
三叔常说:“这声明爷爷,比啥都暖心。”
现在村里人提起这事,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报不好报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的伟大。
那么说到这,我倒想问问大家,在危急时刻,你会选择见义勇为吗?如果代价是搭上自己的后半生,这样的选择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