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农民为什么还左顾右盼?

含芙农民 2025-01-11 04:36:52

农村改革走过了40年,农村的土地早已经分到了农民手里,并且三令五申,土地承包长期不变,照说这颗定心丸,农民该是早已经吃下了。

可农民为什么还是在左顾右盼?那农民到底在盼什么?到了这个时候,是农民开始动摇了吗?

(网络图片)

农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土地问题,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关乎农民的生计,关乎农村的繁荣,关乎农业的增产增收和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改革以后,第一代农民已经开始陆续退出农耕,新一代农民不愿意种地,也没有人来种地,农村劳动力青黄不接;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靠种地养活不了家口;老一辈农民退出耕种后,养老问题变得更加吃力;农村破败不堪,失去了往日的人间烟火,退下来的农民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子女们却远离他乡;这些现实已经明显摆在了面前。农民手里虽然捧着土地,但依赖这些土地,已经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真正需求。老一辈农民干不动了,新一代农民留不下城市,回不去农村,农村安排不了劳动力,农民回家种地只能返贫。

在农民看来,农村的希望十分渺茫。

这个时候,农民想到了农村再次改革,或者说深化改革,期盼着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农村新的希望。

这些年,各地农村岀现的发达景象,更是让农民心生期盼。所以,农民希望农村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农村改革,确实是非常艰难的,这些年,各地岀现许多新事物,公司加农户;股份合作制;各类农业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队;党支部引领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企业下乡流转土地,等等,等等。让农民看得眼花缭乱,就是一直看不到有哪一个案例,能值得推广到大部分农村。

(网络图片)

山东烟台地区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农业合作社,看来是个不错的做法,农民把土地流转回村集体,由村党支部统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耕种,农民叁加土地分红,让农民的利益最大化。有能力的农民愿意到集体参加劳动,还可以赚取工资报酬。

村集体为年轻农民搭建创业平台,年轻农民可以回乡创业。以村级为单位,创建老年食堂,农村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农村恢复了过去的人间烟火,重新看到了新的生机。

农村各地的情况不一,做法也不可能相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农村有发展,让农业有收入,让农民有靠山,这就是最好的岀路,也是农民所盼望的。

就山东烟台地区的做法,应该适合更多的农村,农民也更容易接受。

农村需要这样的改革,农民也期盼着这样的改革。

如今农村已经走到了时间的节点。农村的问题也到了该真正解决的时候。

农民为什么在左顾右盼,就是因为农村,一直没有一个发展的定向,总靠着摸石头过河,把农民弄得左右不定。

(网络图片)

让农民说句话,就是眼下农村到了该理顺的时候了,再这样下去,农村的问题就会更多,更难以收拾。

农民盼望的,就是要一个稳定的农村,一个人气旺盛的农村,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环境,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村。

0 阅读:31

含芙农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