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挑”的目的是什么?村干部不减反增?农民办事为啥还是难?

含芙农民 2025-03-12 08:43:13

农村实行的书记主任“一肩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村干部职数,可在许多农村,这个目的实现了吗?

(网络图片)

我老家的这个农村,原先只有三名村委会成员,一个村主任,一个委员,一个妇女主任。再加一个书记也就是四个人,其他支委都是兼职。

上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实行一肩挑,原先的村主任换个名称,叫主任助理,书记一肩挑太忙了,又加了一个专职副书记。算起来过去是四个人,如今是五个人,不减反增。

从总体上看,人还是原来的那些人,就是变了一下地位,权力集中了,书记的事却少了。

过去农民找主任办的事,现在要找书记了,直接找书记,又说这事归主任助理管,多了一个推拖的人。下面的人都是跑腿学舌的,处理疑难杂症的,处理不好,上下都有推脱的地方,农民想要办事,也就更难。

(网络图片)

村里有三个护林员,一个是书记的亲属,另外两个说起来就是旁人。书记的这个亲属天天嚷嚷工资待遇低。本想给这个人涨一下工资,可三个人的工资怎么涨?村书记就生岀一计,和主任助理一说,主任助理就按照书记的指意,将其他两个护林员撤掉了,这样三个人的工资加在一个人身上,工资一下子就翻一倍半。

两个护林员干的好好的,说撤掉就撤掉了,心里不服,村主任助理就说,这是书记这样安排的。找书记理论,书记说自己不知道。这样相互一推,事情也就按着计划办妥了。农民想理论都难以找到个准地方。

书记主任“一肩挑”,权力集中了,责任分散了,这就是最突出的好处。

这个村的这茬村干部,都已经连任十来年,农村的工作没见有任何新的起色,相反过去农民的那些福利,完全没有了。

过去农民的合作医疗费,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农民过了六十周岁,每个月发放200元钱的生活补贴,九九重阳节,还要额外发200元慰问款。

如今这些福利一文都没有了。还是那套人马,名称变了,人员多了,推诿多了,事业依旧,面貌依旧。

如果采取“一肩挑”,能真正找到合适的人选,能为农民真正办点实事,这倒是个好事。原班人马,换汤不换药,还不如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充分发扬民主,让农民真正行使自己的选举权,选举农民真正信任的人。

这样的“一肩挑”,把书记放在一个框子里,让农民在这一个框子选举一个人,自然束缚了农民的选择范围。

农村的村干部,是农民的当家人,拓宽选人范围,才能更好的选择人才。

(网络图片)

农村当下的问题很多,农民的养老问题,土地的矛盾问题,村容村貌的整治问题,不是推一推,走走形式就能过去的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理顺。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才是当下该研究的问题,总是抱着陈旧的观念看待当今的农村,农村的事情就难以真正得到解决。

农村的事情很复杂,各村的条件也是千差万别,适合推行一肩挑的农村,就推行一肩挑,不适合一肩挑的农村,不应追求一律,一刀切已经走过了许多弯路,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0 阅读:10

含芙农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