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子路,被剁成肉泥,死因竟是一顶帽子?

读书悟道君 2024-09-12 10:04:18

两名武士手持长戟,子路拔剑迎战,三人斗作一团,斗至三十回合,子路体力不支,逐渐处于下风,战到五十回合时,子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其中一名武士趁其不备,一戟戳掉了子路的帽子,另一名武士紧跟其后,刺中了他的左臂。

就在这时,子路大喊一声,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说君子就算是死,也要把帽子戴正,说完,把宝剑放在地上,将地上的帽缨捡起来,然后把它结好,重新戴在头上,之后当他伸手再去拿地上的剑时,两名武士上前,奋力将长戟插入他的心窝,直至最后将他戳成肉泥。

公元前480年,子路,孔子的爱徒,就这样死在了卫国,后来有人说,杀死他的其实是一顶“帽子”,此话怎讲?

其实早在卫国发生内乱时,孔子就提前预言了子路的死亡,他说“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

孔子的这一预言并非来自天命,而是基于他对子路的了解。

孔子有三千弟子,以“孔门七十二贤”为代表,又有“孔门十哲”,子路都位列其中。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首推颜回,其次就是子路,然而这两人都先于他死去。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出身低微,比孔子小九岁,性格豪爽,行事有些鲁莽,是孔子早期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学习政事。

由于在年龄上与孔子相近,二人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从《论语》记载中,子路常受到孔子的批评,实际子路是为数不多的敢于顶撞孔子,而且还不影响他们之间关系的孔门弟子。

子路跟随孔子的时间最长,孔子周游列国,都是子路陪伴左右,为他驾车,保卫他的安全。

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意思是,如果他的主张行不通,他就乘木筏到海外去,到时愿意跟从他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子路)。

可见,二人关系十分铁,所以,当孔子听到高柴告诉他,子路被剁成肉酱后,孔子痛哭失声,从此再不吃黄酱。

那么,子路为何死于卫国内乱呢?人家搞政权更迭,和他一个外人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他的不会变通之处了。

这事儿说起来比较复杂,源于卫国内部混乱的关系。

我们常说“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当时卫国最大的问题。

蒯聩(kuǎi kuì)是卫国的太子,父亲是卫灵公,继母是著名的南子。南子生性淫荡,给卫灵公戴了不少绿帽子,卫灵公却浑然不知。

但太子蒯聩全看在眼里,他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于是就想刺杀南子。结果阴谋败露,蒯聩刺杀不成,最后自己流亡国外,逃奔晋国。

卫灵公死前曾想让他的小儿子郢继承王位,但郢不想参与君位争夺,便拒绝了,所以到卫灵公死后,由谁来继位也没说明。

此时蒯聩虽然流亡国外,但他的太子之位并没有被废除,仍有合法的继承权,不过要想正常即位是不可能的,因为卫灵公死后,南子控制了大权。

南子也想推郢为国君,但郢还是不接受,之后南子将年幼的蒯聩之子姬辙立为君王。

父亲死了,儿子总要回来奔丧,蒯聩以太子身份回来奔丧并寻求即位的可能,结果被拦在国门外,理由就是“以王父命拒父命”,姬辙以爷爷为王父,不认生父,卫国宗庙也称灵公为父,不认蒯聩。

蒯聩为了抢位,他去找了个外援,就是浑良夫。此人与蒯聩的姐姐伯姬私通,伯姬原是孔文子的妻子,两人育有一子叫孔俚。

蒯聩答应浑良夫、伯姬,只要政变成功,就让他俩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于是三人决定发起政变,顺便把孔俚也拉入其中。

孔俚遭到三人胁迫,无奈只好入伙,政变成功,南子被杀,卫出公姬辙流亡,蒯聩上位,就是卫庄公。

那么这其中关子路什么事呢?子路曾被卫国聘为蒲邑宰,任职三年,离职后被孔俚收为家臣,为孔俚效力。

卫国发生政变时,子路和高柴都在卫国任职,高柴得知蒯聩、浑良夫挟持了孔俚之后,便决定马上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当他出城后,正好碰到子路,他把蒯聩要政变和挟持孔俚的事说了,并劝子路和他一起离开,但子路拒绝了,他要去救孔俚,他说:“师弟食孔大人之食,受孔大人之禄,孔大人有了危难,岂可逃之夭夭?”

高柴说:“蒯聩和孔俚、浑良夫都是沾亲带故,我等则不同,师兄莫往火坑里跳啊!”

子路不听,说:“你逃你的,我要去搭救孔大人!”

浑良夫见到子路,说:“仲由!这是我们卫国的事情,与你一个鲁国人有何相干?”

子路说:“你们篡夺君位就算了,为何非要拉孔大人歃血立盟?我受过孔大人的俸禄,只求你们放了他!”

蒯聩则大笑道:“仲由,你也是个读书知礼的人,孔俚是我亲外甥,他帮我办事,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有什么可非议的?”

子路眼见他们不肯放人,于是就点燃了高台。

蒯聩大怒,下令身边武士杀了他,于是就出现了开篇那一幕,子路最终死在了卫国,而高柴则逃回了鲁国。

从上不难看出,子路并非死于一顶“帽子”,而是死于不能变通之道,但又似乎死于一顶“帽子”,这顶帽子就是以死尽忠的崇高精神。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