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魏国可谓是超级大国,他继承了晋国最繁华的地段,以及大部分的人口。这是魏国得天独厚的地方,晋国在春秋时期本身就是霸主级别的大国,所以魏国也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了。
身处中原腹地,人口、经济都冠绝诸侯。
魏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继承了晋国留给他的人口和地盘,因为他们身处中原腹地,这个地方是最早繁华起来的地区,所以人口众多。人口多了,无论是打仗还是劳作都有了基本的资源。
在经济上魏国一直领先诸国,他们拥有十分先进的冶金技术,四周都邻国,方便贸易。所以魏国的经济最早在魏文侯时期,就已经开始迅速发展。手里有钱有粮食有人马,称霸诸侯是早晚的事情,那个年代秦国被魏国摁在地上摩擦,连一句怨言都不敢讲。
早先魏国任用吴起作为战将,发展强大军力魏武卒。
在魏文侯时期,任用吴起作为大将,开始发展军事力量。在吴起的变革之下,魏国军队训练成了一支强大的魏武卒。这支力量所向披靡,带领大军横扫天下。当时的秦国跟魏国紧邻,所以魏武卒便拿秦国开刀,一路扫荡整个河西地区五百多里土地,范围之内的城池全都成为魏国领地。
吴起在此地设立河西郡,正是成立武卒制度,常年镇守在此地。这一军事变革使得魏国军力强力提升,此后,秦惠公带领五十万人前来攻打河西,被吴起手下五万没有上过战场的魏武卒击败。随后吴起带领魏武卒纵横天下,讨伐强大的齐国,占领齐国领地。
魏国任用李悝为相国,主持变法,商鞅就是跟他学的。
李悝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才,师从子夏,学问高深。他在经济上采用了“尽地力”和“善平籴”这两种政策,支持农民们将土地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使得每亩地的产量得到提高。在粮食价格方面,一旦取得大丰收的年景,国家就出面以平价收购老百姓手里的余粮。等到了荒年的时候,国家再以平价将粮食卖给老百姓。
此外在政治上,他是法家代表人,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度,只要对国家有功劳的人,那都可以拜将封侯。这些变革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几十年以后,商鞅从魏国逃到了秦国,开始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发展变法事业,其实灵感就来自于李悝的变法。而李悝变法则比商鞅变法早了50年左右。
因为魏国第一个变法,所以魏国人才荟萃。
其实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人才非常多。比如说著名的吴起,不仅是优秀的军事将领,后来到了楚国以后主张变法,使得楚国国富民强,是一个出将入相的大人物。此外后来还陆续出现了张仪、范睢、公孙衍这些人才,就连商鞅其实也算是从魏国出去的,所以魏国简直就是一个人才汇集的地方。
因为魏国第一个变法,所以这些人才觉得在这里可以人尽其才,一个个跃跃欲试。可是为什么后来魏国还是没落了呢?其实主要是因为魏国第三代,魏惠王这个人不懂得任用人才,让魏国这个强大的人才产地,变成了人才输出强国。自己家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都到了其他国家担任重要职务,魏惠王真的牛。
总结:富不过三代,魏文侯和魏武侯打下的坚实基础,被魏惠王毁于一旦。
魏文侯和魏武侯无疑都是雄主,他们大胆任用贤人开始变革。
在军事上任用吴起,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魏武卒军队。
他们任用李悝作为相国,实施变法革新,着手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随后延伸到了政治制度上的改革。
这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让魏国吸引了不少人才,所以当时大多数人才都在魏国,魏国不强大才怪。
可惜到了魏惠王时期,亲手赶走了一个个人才,让这些人跑到其他国家实行变法革新,让其他国家也都富强了起来,魏国自然也就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