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老总是三野总司令,为什么元帅排名在刘伯承与贺龙后面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1-20 21:06:32

1955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军大授衔,很多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将领们,都被授予了与其资历、功勋、及现任职务等相匹配的军衔。

然而,虽然同样都是开国将帅,但这些开国将帅的排名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按照什么姓氏拼音首字母、姓氏笔画顺序等来排序,而是按照这些将帅们的资历深浅、功勋大小等来排序的。

就拿十大元帅来说吧,排在前一、二名的朱帅、彭帅,他们的资历和功绩在全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排在众帅之首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陈毅老总是三野总司令,三野在解放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算是出类拔萃的,为什么他的元帅排名会在刘伯承元帅与贺龙元帅后面呢?

元帅的评衔标准

1955年,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和准备后,终于确定了评衔的等级分类,以及各衔级的评定标准,并把具体的评定标准及人选的范围在相关文件中做了详尽的规定。

根据文件中的规定,我国的元帅衔分为大元帅和元帅两级,这两个衔级的评定标准都是非常高,甚至可以称之为严苛。

其中大元帅的评定标准是:创建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并立下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

根据这个评定标准,只有毛泽东主席一人符合标准,所以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大元帅唯一人选,但是,毛主席却坚持不当大元帅,最终这个大元帅成为了一个空衔。

元帅的评定标准是: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

再根据后来元帅实际的评定结果,评定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领导或参加过重要的武装起义,比如说南昌起义、黄麻起义等。

二、开创或主要负责中央及各大主要革命根据地,比如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等。

三、红军几大主力部队的创建者或主要领导人,比如说创建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等。

四、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武装的领导者;解放战争时期各大野战军的主要领导者。比如说八路军的总司令、新四军的军长、各野战军的司令员等。

五、必须是现任中央军委委员。

以上就是经过五年酝酿、拟定的我军首次大授衔中,关于元帅的评定标准及人选范围的内容,虽然标准在实际的评定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些许的变化,但大致都是要符合这个评定标准的。

我军的这次大授衔还有个特殊所在,那就是在同一衔级中,排名的先后也是大有讲究的,根据排名,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谁的资历、功绩、以及现任职务等在这一衔级中最高,谁的次之等等。

但是,在公布十大元帅的名单后,人们却有些疑惑,为什么陈老总的排名会在刘帅和贺帅之后呢?

刘帅、贺帅的革命资历

刘伯承元帅十九岁时就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毅然参军,跟随孙中山先生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12年刘伯承考入了重庆一所将校学堂,系统的学习近代军事课程,毕业后到川军任职,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讨袁、护法等多起战役,并因为在作战过程中智勇双全,获得了“川中名将”的美誉。

但是,刘伯承在多年的随军作战中,逐渐对这种军阀混战的局面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也就在此时,他结识了几名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引领下,他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并逐步接受了它。

1926年5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他奉组织命令和吴玉章等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泸州、顺庆(南充)起义,有力的策应了北伐战争,为北伐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共产党人遭到了他们的大肆屠杀,几近遭到灭顶之灾。

为了挽救革命于水火,中共中央决定举行一次武装起义,地点就定在南昌,时间定在1927年8月1日。

由于刘伯承有着丰富的作战、以及组织过武装起义的经验,他被当时的南昌起义领导者周恩来选为助手,并接受指示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协助时任二十军军长的贺龙拟定起义计划。

虽然,南昌起义最终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历时两个多月,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起义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因为它不但打响了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时还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起义失败后,刘伯承被组织安排到苏联进行系统的军事学习,学成回国后,就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工作中。

在各个战争时期,刘伯承都有着不俗的表现,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长生口、冀南反十一路“扫荡”、开创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都有着他指挥战斗的矫健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率领着二野依旧奋战在前线,在他的带领下,二野将士们解放了皖南、南京、四川、贵州等地,并为部队入藏做好了准备工作,为巩固西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他被授予了元帅衔,位列十大元帅第四位。

贺龙元帅同样是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在十八岁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华革命党,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在他二十岁时,他凭借两把菜刀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并逐渐壮大,参加了讨袁、护国、护法等战争,之后又率部参加了北伐战争,到1927年,他由于战绩突出,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这时的贺龙,也同刘伯承一样,早已对军阀混战的局面产生了迷茫、厌恶等情绪,而之前与信仰马列主义人士的接触,让他对共产主义有了认识,并逐渐开始主动接近共产党,并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但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我党的批准。

贺龙并没有气馁,仍是坚持靠近我党,积极的帮助和支持我党在他部队内的活动。

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我党陷入低迷,几近灭顶时,他依然一心跟随我党,被我党委任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领导并率部参加了起义。

在起义途中,贺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起义后,贺龙又领导发动了湘西起义,参与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为他之后的元帅评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之后的各个战争时期,贺龙依然有着精彩的表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建设巩固陕甘宁、晋绥两个根据地、以及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建设大西南等,他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5年,贺龙被授予元帅衔,位居十大元帅第五位。

陈帅精彩的革命履历

陈毅老总十八岁时赴法国勤工俭学,一年后,因在法国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

回国后不久,陈老总担任了家乡一份报刊的主笔,在工作中,他逐渐认识到,只有具有强大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的拯救中国于水火。

于是,他毅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他由青年团转为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了,起义爆发之初,陈毅老总并没有赶上参加起义。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坚定的沿着起义部队的撤退路线紧追不舍,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追上了起义部队,和朱老总一起率领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参加了湘南起义。

1928年4月,他们的这支起义部队和毛泽东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部队会合于井冈山,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陈毅担任了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2师师长,这支部队就是后来的红四军,也就是中央红军的基础,而陈毅也就成为了这支红军主力部队的创建者之一。

之后,陈毅在红四军、红六军、红一军团等部队先后担任了军事委员会书记、前委书记、军长、江西省军区总指挥部总指挥等重要职务。

1934年10月,在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时,陈毅因为身负重伤,没能跟随部队一起走上长征之路,而是留在中央苏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生涯,著名的《梅岭三章》就是出自这三年的战斗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陈毅通过八路军办事处,终于和中央取得了联系,并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以及新四军军分会副主席等职务。

自此他就成为了新四军中领兵挂帅的领军人物,带领新四军将士们奋战在江南苏北一带,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斗争,直到日本投降。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陈毅所率部队奉命整编,先是组成了华东野战军,由他担任了野战军的司令兼政委,后来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仍然由他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中都有着他率军奋战的身影。

从以上可以看出,陈毅元帅虽然入党时间比刘帅、贺帅都要早,但南昌起义时,刘帅和贺帅都是领导者,而他仅是参加者,在创建主要根据地方面,他也稍逊于刘、贺。

所以综上所述,陈帅虽是三野总司令,元帅排名在刘、贺二帅之后,也是合理的。

虽然将帅们的排名有先后,但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党、国家和人民会永远记得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贡献,会永远的怀念他们,永远不会因为排名的先后而厚此薄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