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法院3月24日以5票反对、1票赞成的悬殊比数,驳回国会对总理韩德洙的弹劾指控。这场被称为"尹锡悦政府存亡风向标"的判决,不仅让这位五朝元老延续"政坛不倒翁"传奇,更将总统弹劾案的终局审判推迟至4月14日——尹锡悦阵营赢得至关重要的喘息期。
在共同民主党发起的17项弹劾指控中,韩德洙拒绝任命国会提名的三名宪法法官成为核心争议。这三位法官若就职,将直接威胁尹锡悦弹劾案的审判天平。尽管韩德洙作为无党派人士,其违抗国会决议的行为引发宪政危机质疑,但宪法法院最终认定其"未逾越职权边界"。判决出炉两小时内,韩国外交部即向中美日三国驻韩使馆通报结果,展现当局稳定国际信心的迫切。
这场判决暴露出韩国司法系统的深层裂痕。6名参与表决的宪法法官中,仅1人支持弹劾,而国会提名的两名新任法官竟有1人投下反对票。韩德洙跨越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文在寅、尹锡悦五任政府的资历,被观察家视为其化解危机的关键——他曾在2007年与2022年两度代理总统职权,与司法系统建立盘根错节的关系。
对于尹锡悦而言,韩德洙的胜诉带来三重战略缓冲。首先,总统弹劾审判被推迟三周,为其法律团队争取到关键证据准备期;其次,韩德洙复职后立即重启对日外交协调,3月25日即与日本外相进行秘密通话;更重要的是,国民力量党内部因判决重拾信心,此前动摇的12名执政党议员撤回"切割总统"动议。
共同民主党遭遇双重挫败。除韩德洙案失利外,其针对代总统崔相穆的弹劾也因程序瑕疵被驳回。党首李在明在记者会上暗示"民众未必接受判决",被解读为酝酿街头运动的信号。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仍维持在46.3%高位,但司法缠斗正消耗政治资本——其牵涉的三起贪腐案将在4月密集开庭。
美日同盟成为尹锡悦阵营重要外援。判决次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公开表态"尊重韩国司法独立",日本外务省则加快推动《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续签。值得关注的是,韩德洙判决书特别强调"维护美日韩安全协作的连续性",这与其2017年处理"萨德"危机时的立场一脉相承。
随着李在明涉嫌选举舞弊案二审将于3月26日宣判,韩国政坛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若法院维持缓刑判决,在野党可能发动百万级街头抗议;若改判无罪,尹锡悦的弹劾案将失去关键制衡。青瓦台内部文件显示,总统府已制定"紧急状态预案",包括授权军方接管首尔关键设施——这场司法博弈,正演变为决定韩国宪政秩序存续的终极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