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吃酒席这是很常见的事情,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一次,因为农村的熟人的社会,不只是亲戚家里可能会办喜事,而且村里哪家有个婚丧嫁娶、孩子升学、老人祝寿,都会热热闹闹摆上几桌。
这样的话,如果被邀请了就肯定得去,这个面子必须要给的。特别是遇到白喜事了,那是不邀请,也是要主动去“捧场”的。

这本该是邻里乡亲聚在一起,分享喜悦、交流感情的好时候,可总有那么几种人,一出现就让人心里直犯嘀咕,好好的酒席都变得不那么香了。
其中这四种人就最怕遇到了,特别是第三种会让人有掀桌子的冲动。你们有遇到过吗?咱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第一种,和谁都是自来熟的人。这种人一坐到酒桌旁,就开启了“话痨”模式。不管认不认识,都能跟你聊得热火朝天。本来大家开开心心来吃饭,是想放松放松,享受美食的同时,和熟悉的人唠唠家常也是可以的。
可他倒好,一个人说个没完没了。吃饭的时候,更是口若悬河,嘴里还嚼着东西呢,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

那飞沫随着他的话语四处飞溅,旁边的人心里别提多膈应了,可又不好意思当场翻脸,只能默默往旁边躲躲,食欲也一下子减了大半。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也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至少是不能影响到他人。
第二种,一喝点酒就耍酒疯的人。农村酒席上,酒是必不可少的。喝点酒,大家的兴致更高,气氛也更融洽。可就有这么些人,酒品实在太差。酒量不行又偏要喝,但是几杯酒下肚,就开始“原形毕露”了。
有的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声音盖过了周围所有人,好好的酒席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嘈杂;

有的开始乱发脾气,和同桌的人争吵不休,一点小事就能让他们暴跳如雷;
还有的更过分,直接在地上撒泼打滚,弄得场面十分尴尬。主人家忙着招呼客人,也不好对他们太过斥责,其他人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气,一场好好的酒席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
对于这种喝酒爱耍酒疯的人,也是主家最怕的。
第三种,爱抢菜的人,尤其是还没怎么吃就打包了,真的是让人有掀桌子的冲动。农村酒席上菜,那都是一道道按顺序来的。有的菜刚一端上桌,还冒着热气,大家都还没来得及动筷子呢,爱抢菜的人就像饿了几天没吃饭一样,立马伸出筷子,甚至直接上手,把菜往自己碗里扒拉。

更过分的是,有的人还随身带着打包袋,一边抢一边就开始打包,完全不顾及别人吃没吃。特别是对于一些要喝点酒的人来说,动作稍微慢一点,然后就被打包了。
其他人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本想着在酒席上好好吃顿饭,结果被他们这么一闹,连菜都吃不上几口。
这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真的是让人忍无可忍。我也是最烦这种人,所以一般都是和年轻人,或者是小孩子多的坐一桌。
最后一种,就是喜欢反复劝人喝酒的人。在农村,喝酒讲究个热闹,互相劝酒也是常有的事儿。可有些人劝酒简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不管你能不能喝,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喝,就是一个劲儿地劝。

“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喝了这杯还有三杯”,这些话不停地在耳边响起。有的人本来酒量就浅,或者因为开车、身体不舒服等原因不能喝酒,可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实在难以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喝。
喝多了难受不说,还可能会误事。这样的劝酒行为,不仅让被劝的人心里有压力,也破坏了酒席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
农村酒席,承载的是浓浓的乡情和邻里之间的情谊。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分享快乐,增进感情。
希望那些在酒席上让人尴尬的“常客”们能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让每一场农村酒席都能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让这份美好的乡村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那么,你们最怕哪一种人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