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扑捞·扑拉·扑棱”的神奇妙用!

边地星 2025-02-18 13:43:36

晋西北古属边关要塞,历经数次多民族交融,虽然语言和生活习性不同,但经过长期的交流、传播、濡染而变得互相融合,更加丰富多彩,且保留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语言,其中有很多分音词至今流传不已,散发出熠熠闪光的语言光辉。

分音词是利用汉语的切口,将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构成一个双音节词。分音词中两个单独的字,只表示音节,不具有词义,只有两个音节相合时,才具有一定的词义。

晋西北方言中的“扑”字分音词就有很多。“扑捞(pu lao)”,是“刨(pao)”字的分音词,指用手向土中刨东西,如用䦆头刨山药蛋。“扑捞”可以引申为争取、奋斗、努力等,例如:“你不能靠别人,自己也要扑捞了”

“扑拉(pu lang)”,是“扒(ba)”字的分音词,意思是拔动,用手或筷子搅拌。

“笸箩pǒ luo”,是“笸pǒ”字的分音词,在晋西北,笸箩是一种用柳条编制的的器具,用于盛放、晾晒粮食等物。

“扑棱(pu len)”,是“蓬(peng)”字的分音词,多指灌木、草丛、花蔟等,叫“一扑棱,一扑棱的”。如:“你看!地里长着一扑棱一扑棱的苦菜。”

“扑棱”也作动词,形容飞禽展翅翱翔云天,例如:“一群鸽子扑棱棱地飞向天空,转瞬间无影无踪了。”

0 阅读:0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