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再遇天然气困境

国际金融报 2025-02-20 09:15:49

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19日报道,自2022年俄乌战争颠覆能源格局以来,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

报道称,通过大规模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特别是来自美国的供应量激增——以及主动削减18%的天然气需求(相当于1000亿立方米),欧洲成功填补了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骤减80%的缺口。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新能源永久消纳了部分需求,而两个暖冬的“天时”更为欧洲缓冲天然气危机提供了帮助。

然而,2025年初的市场剧烈波动揭示了转型成果的脆弱性。2月10日,阿姆斯特丹欧洲基准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最高上涨4.5%至每兆瓦时58.50欧元,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合约同步冲至每撒姆(燃烧每一立方英尺天然气产生1031英制热量单位)1.42英镑。尽管随后因多国考虑放宽夏季储气要求回落近20%,但市场神经已然紧绷。

供需天平再度倾斜

根据欧盟官方数据,当前欧洲天然气需求量较2021年减少约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地区危机前消费量的18%。但是由于天气更寒冷且面临亚洲对LNG的激烈争夺,欧洲各国今冬动用库存的速度远超过去两年。截至2025年2月,欧盟储气量仅存49%,较去年同期的67%大幅缩水,更创下了2022年能源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旬,欧盟储气量自9月底(天然气市场注气季结束)以来已下降约19%。相比之下,前两年同期降幅仅为个位数。阿格斯公司欧洲天然气定价主管娜塔莎·菲尔丁表示,这使欧洲天然气市场“平衡更加脆弱”。

她分析称,“这意味着天气变化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交易员会考量库存的额外调用需求”。当前气象预报显示,本周晚些时候,欧洲和东北亚部分地区将同时遭遇寒流,欧洲将被迫“更激烈地”争夺LNG货轮。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LNG市场正酝酿新变局。针对2月1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LNG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商品加征10%关税。

此举虽暂未冲击欧洲现有供应,但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能源困境的核心悖论

尽管价格飙升,欧洲领导人任然对重启俄罗斯能源供应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欧洲各国一直在安装或扩建LNG终端,待投入使用后,将会缓解供给压力。同时,美国作为欧洲当前主要供气方,也不愿坐视竞争对手抢占市场。截至2024年12月,欧洲仍然是美国LNG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出口量为26亿立方米。鉴于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国LNG生产商决定2025年将继续把出口重点放在欧洲。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欧洲延续现有能源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天然气潜力巨大,且不论目前已在运营的天然气管道,单是“北溪二号”完全投产后就可新增270亿立方米供应量。在欧洲尚未构建起不损害工业的可持续能源结构前,彻底抵制俄罗斯天然气的诱惑绝非易事。

事实上,对于欧洲来说,这次困境的核心悖论在于:当其试图通过LNG多元化摆脱地缘束缚时,却更深地陷入了全球市场波动与大国博弈的漩涡。正如欧洲能源智库布鲁盖尔(Bruegel)所言:“真正的能源独立不在于选择哪个供应商,而在于重构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能源使用逻辑。”

此刻的天然气价格震荡,或许正是倒逼欧洲加速蜕变的最后警钟。

1 阅读:86

国际金融报

简介:人民日报旗下权威媒体 ;《国际金融报》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