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最干净,曹雪芹对那个最脏的人,下手太狠,糟蹋到不堪入目

屏山品红楼美 2025-04-13 04:15:41

贾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用群芳蕊、沁芳泉、冰鲛觳、枫露茗四物祭奠晴雯,来表达对晴雯高贵生命的追怀,冰清玉洁,是晴雯在宝玉心目中一个最重要的标签。

就在这篇诔文中,在歌颂晴雯的同时,也批判了构陷晴雯的人,文内说:

“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牅。”

就是说那个构陷晴雯的污秽谣言,就发生在怡红院屏帷之间,那些射向她的暗箭,就发生在怡红院的门户之间。读者想一想,这还有谁呀?怡红院里,还有谁能动得了晴雯呢?她不仅有暗中作妖的动机,还要有陷害晴雯的能力,她必然已经获得了主子的信任,从而达到剪除晴雯目的。

除了袭人,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主子里,除了王夫人,贾母、凤姐等人都是欣赏晴雯的人,而王夫人,视晴雯为妖精,必欲除之而后快。

但是,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母亲为自己内定的妾,所以,贾宝玉在诔文中不好指名道姓,但读者一眼就可分辨出来。

所以,袭人这个人呐,是曹雪芹十分贬损的一个人,小说开篇不久,贾宝玉太虚境阅众钗判词,写袭人的第一句就是“一张破席”,宝玉可是怡红公子啊,对身边这位排名第一的大丫鬟,用这词已经太过严厉啦!

破,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对袭人的基本定调。宝玉太虚境之后,回房第一件事就是拉袭人同领警幻之训,也就是上了回目的“初试云雨情”。

虽然说少爷和丫鬟干这事在那时的豪门算不得什么,但是,晴雯后来对于宝玉主动要求和她洗澡就予以了拒绝,宝玉反而越来越信任她,也越来越敬重她,她为晴雯写诔文,对晴雯的核心评价就是干净、纯洁、高贵。

这些和袭人是一点儿也不挨边的,贾宝玉给予袭人的结语就是一个“破”字,说白了,就是嫌她脏。宝玉嫌弃袭人,并不是因为她和自己有了性关系,因为和他有过性关系的人实在有好几个,怡红院里,和宝玉云雨的不仅只有袭人,还有碧痕和麝月,甚至还可能有别的女孩子。而是袭人暗戳戳的那些小动作,是说她人格、品行的恶劣。

宝玉最后厌弃袭人,和她暗中戕害晴雯应该关系紧密,宝玉得知晴雯死后,他当面质问了袭人,说我们私下的玩笑话,怎么太太都知道?怎么别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就只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的不是?这已经就是直接说她告的密了,说到她脸上了。

袭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暗害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姐妹,不惜借刀杀人,宝玉对于她,内心当然万念俱灰,纵然是留着她,也不可能对她有任何的期待甚至善待了。

袭人是被逐出荣国府的,驱撵她的人,当然不会是信任她和接受了她磕头的王夫人,但她仍然被撵出去了,通过脂评读者知道,袭人离开时,请求宝玉道:“好歹留着麝月!”这话里有不舍,也有无奈,可见是她不得不走,宝玉也没有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对她有丁点挽留之意。

袭人最后嫁给了蒋玉菡,这令许多读者不忿,众人都死的死、散的散,宝玉都成了叫花子了,凭什么袭人的结局安排的这么好?

读者需要代入时代来看这个问题,蒋玉菡是什么人?他是忠顺王府的娈童,后来又攀上北静王和贾宝玉,而且和他们也不清白,从王府逃出来,又被抓回去,在上流社会,娈童戏子之流根本没有人把他们当人看。

袭人虽然是奴才,但是,她是有身份户籍的奴才,又被王夫人拍板定为宝玉的姨娘,想一想当初袭人回娘家奔丧,那个奢华和伺候她的奴才班子排场,简直是一场小型省亲。袭人在离开荣国府前,身份是国公府的姨娘,是半奴半主的女眷身份,被驱逐后,嫁给了下九流玩物的戏子蒋玉菡,等于是从天上掉进了地狱,从社会身份和认同上讲,是天地之差。

袭人一直有争荣夸耀的心,她做梦也想不到,她最终的结局是成为一个被众人玩弄的戏子的老婆。但是,袭人竟然苟活了下来,这也令那个时代的正经人不齿。大观园里的好女孩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如死了干净”,像鸳鸯、平儿,更不要说小姐了。

曹雪芹对于袭人结局的安排,是对她人格的侮辱,是让她脏到底,下手的确狠,糟蹋她到不堪的程度。所以,和晴雯的死了干净相比,袭人的人生才是一个笑话。这是《红楼梦》的价值观。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87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0 阅读:4

屏山品红楼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