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哭了!《只此青绿》登陆央视春晚,人民日报:极度舒适

五色石文斋 2022-02-15 11:13:29

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太振奋人心!”

高髻青衣的少女们款款而行,在热闹的央视春晚舞台,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

《只此青绿》一出,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新华网用“绝美”二字来评价这一舞剧,人民日报用“极度舒适”来形容它。

《只此青绿》取材于王希孟的千年古画,灵感来源于画中的色彩,灵魂在王希孟的故事之中。两年的筹备,近百人的参与让舞剧的难度显而易见,但中国人骨子里的工匠精神让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史诗级精品。

在《国家宝藏》中曾播出过《只此青绿》排练中的一个片段,当时舞者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她们依旧一遍遍地排练,虽然都很焦虑,即使一开始呈现的效果还不错,但她们想要的是更高级的呈现,终于在虎年央视春晚上她们将《千里江山图》演活了,并获得了高度评价。

《只此青绿》在登陆央视春晚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从2021年8月国家大剧院的首次“展卷”以来,《只此青绿》在十几个城市演出50余场,获得人气口碑双丰收。

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首演、巡演到登上央视,创作团队一直收集观众的反馈,不断对舞蹈进行修改和调整,舞剧导演曾说:“只此青绿只有更好的版本,没有最好的版本。”

一个优秀的演出背后必定是演员和制作人呕心沥血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没有什么事是水到渠成,触手可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精益求精,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着,激荡着。所有的精品都是出自创作者的辛勤付出。

《只此青绿》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心灵的冲击,让人们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精品来自于精益求精,成功来自于不断逾越和攀登。

.

链接:王希孟和他的《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北宋画家(1096--?),生卒年代不详,十八岁便显示出不凡的绘画天赋,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被一代艺术帝王宋徽宗赵佶慧眼识珠,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经悉心教诲终成大器。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千古绝唱"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文/杨环如)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