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大盘延续了前两天的微涨态势,个股层面上则一举扭转了前两天跌多涨少的格局,看来前一天“国家队”再次出手“维护市场稳定”,确实起到了稳定投资者心态的作用,同时也遏制了做空情绪的扩散。不过,两市成交额合计继4月2日之后,再次跌破万亿大关,反映当前资金趋于观望、做多意愿欠缺的状况。在多空双方均处于观望态势、成交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任何一方的力量有所加强,都容易打破平衡而出现“变盘”,上一次两市成交额跌破万亿大关后,第二天A股市场就在外部关税冲击下遭遇重挫。那么,这次是否又将迎来“变盘”?如果“变盘”,又会是向上“变”,还是向下“变”?锐叔认为,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后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业绩因素。4月中下旬是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市场风险偏好往往会受到压制,尤其是部分品种如微盘股表现较差,而微盘股在这段时间易发生调整通常与财报季业绩担忧、部分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直接退市的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交易所陆续修订并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新规,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开始加速形成,使得此后微盘股在财报披露高峰期出现明显调整的概率进一步加大。
二是维护稳定市场因素。自上周初管理层推出一系列维护市场稳定的举措之后,便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托举着市场。包括周二和周三盘中都一度走弱,但最终均给“托”了上去。与此同时,这两天几只主要的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成交量相比周一明显放大。即便在昨天,几只主要的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份额净增长也大多在10亿以上,从中也可观察到这只“无形的手”的踪迹。由此也可以判断,这只“无形的手”将封杀市场大的调整空间,尤其是在大盘指数层面。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无形的手”更多只是“托”而不“举”,同时也很难兼顾整体市场,如周三大盘指数虽然给“托”上去了,但个股整体亏钱效应依然明显。
三是政策预期因素。从已经出炉一季度贸易和经济数据来看,2025年宏观经济开局良好,但考虑到近期外部关税政策影响将在后续逐渐显现,仍需稳增长政策加力来进行对冲。而随着4月底的重磅会议的临近,市场对增量政策的期待或逐渐升温,从而可能助推有政策预期的品种结构性风险偏好提升。
基于以上三个因素的综合考量,锐叔判断,当前市场“下有支撑、上缺动力”的状况仍有望延续,对应的走势应该是区间震荡为主,短线节奏上则有可能先抑后扬。同时,市场结构性风险和结构性机会并存,配置上可以防御性较强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适当博弈有政策对冲预期的内需相关板块。拉长时间来看,A股市场中长期“慢牛”能否形成,将取决于基本面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及稳增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提振效果是否开始明确显现。而基于前述分析,建议轻仓者暂时以观望为主,但遇大幅急跌可适当加仓;重仓者则可逢高适当控制一下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