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提出促进服务消费,养老重视程度高!

锐叔论 2025-04-22 05:22:57

最近A股市场的一条重要交易主线就是在外部关税压力下的政策对冲预期,尤其是预计本周将按惯例召开重要会议的背景下,市场基于政策对冲预期的博弈情绪有望持续升温,如锐叔基于在外部关税压力冲击外需的背景下,启动内需消费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这一逻辑,在上周五早评中重点提示的地产链在当天就有着不错的表现,其中房产服务板块指数在二级行业中排涨幅榜第一。

其实,未来扩内需的最大看点还是在促消费方面,其中提振服务消费又有望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因为在商品消费方面,我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差距并不明显。8个经济体的商品消费率平均为25.1%,而我国为18.9%,只相差6.2个百分点。但在服务消费上,差距非常显著,8个经济体的服务消费率平均达到34.2%,而我国仅为20.7%,相差13.5个百分点,是商品消费差距的2倍多。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升空间主要来自于服务消费。

最近的一些政策动向也越来越清晰的指向这点,如4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就指出,要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上周五的早评中,锐叔曾结合当下已进入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的高峰期,在这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线索以供参考。

今天,锐叔则想来聊聊服务消费中的养老,一方面源于这次国常会把养老放在了促进服务消费的第一位,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周六民政部官微发布消息,民政部组织召开全国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各地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认真梳理本地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功能发挥情况,全面推进三级网络建设,推动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我国处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2022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首次超过14%。从老年人口占比、平均年龄、老年抚养比、人口负担率等指标分析,目前我国的老龄化水平与日本1990s中期、韩国2015年左右接近。参考日韩经验,随着老龄化深入、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趋于下降,消费则在GDP中的占比逐渐上升。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也曾在其2022年3月1日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中做了个预测:预计至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12-1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提高至8.3-10.8%;至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40-6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提高至12.2-20.7%。由此可见,老龄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经济引擎向消费的切换,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也将带动相关需求增长。

可能正是考虑到老龄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经济引擎向消费的切换,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同时指出,将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意味着2025年老年群体的消费支付能力将获政策端的进一步支持,有助于从需求端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

就市场而言,“4+2+2”(即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家庭结构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将带来助餐、助洁等家政服务需求的增加,专业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员培训机构将会受益;而基于老年人群个体差异,专业服务型私立养老机构也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0 阅读:0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