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中坚守罗斯托夫,曼施坦因成功挽救50万德军的生命

悠然历史 2021-03-03 19:04:32

在1943年一月份针对德国B集团军群的进攻行动结束以后,曼施坦因发现他所在顿河集团军群的情况变得极其恶劣。

一开始希特勒任命曼施坦因为顿河集团军群司令的时候,给他下达了三个命令:一、重建顿河曲部支离破碎的战线;二、守住现有战线,掩护高加索地区A集团军群的退路;三、给第六集团军解围。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曼施坦因虽然没能成功地给保卢斯解围,完成第三个任务,但是前两个任务都完成得不错。

虽然冬季风暴行动没有成功,反而让苏军把德军打回了进攻出发点,但是被德军重创、补给不足的苏军也没能突破曼施坦因的防线,只能疲劳地在曼施坦因的防线面前消耗自身的力量。

但是随着顿河中游的B集团军群被苏军击溃,曼施坦因所面临的情况马上就变得无比危险。

从地图上看,B集团军群的崩溃,直接导致德军南方战线出现了一个宽达400公里的巨大缺口,大量苏军正从这个缺口涌入,扑向曼施坦因的大后方库尔斯克以及哈尔科夫,仅靠残破的德国第2集团军根本挡不住苏军的攻势。

更糟糕的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的联系已经被切断,曼施坦因的侧翼已经没有人再给他提供保证,如果再不撤退,等到苏军切断顿河集团军群的退路之后,整个顿河集团军群和位于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都有被苏军围歼的危险。

本来损失一个第六集团军就已经是对东线德军的巨大打击了,如果苏军顺手再把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一起干掉,那么希特勒也不用想怎么从阿登地区向英美军发起反击了,1944年举着白旗向冲进柏林的苏军投降就行了。

好在希特勒此时也注意到了位于高加索地区的A集团军群有被围歼的风险,也明白倘若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都被苏军歼灭,对于他自己个人威信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被苏军歼灭。

在克莱斯特的强烈要求下,希特勒最终在1942年12月28日的第2号作战指令中,同意了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撤退的请求。

但到了这个时候,A集团军群的情况已经变得极其糟糕。

位于高加索东南部的德军坦克部队距离罗斯托夫尚有600公里远的距离,而苏军最近的突击集团距离罗斯托夫仅有70公里,形势万分危急。

所以,挽救整个A集团军群50万人的重担就交给了曼施坦因。

尽管希特勒在1943年1月份就从西线为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调集了6个师的援兵,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叶廖缅科面前,这些部队还不够苏军塞牙缝的。

在霍特的防线上,用来防守罗斯托夫的部队,除了罗马尼亚的部分残兵败将,就只剩下一个第57装甲军可以使用。

虽然第16摩托化师已经从前线撤了回来,用来加强霍特的防线,但是这个摩托化师只有几十辆坦克,远远不能挽救霍特所面临的兵力劣势。

很多将领,无论是苏军还是德军,都认为曼施坦因守不住罗斯托夫,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被苏军包围歼灭就是迟早的事情。

但曼施坦因是何人?作为德军总参谋部培养出来的顶级军事精英,曼施坦因的心理素质和战役规划能力完美地继承了自老毛奇以来德国历代战役专家,面对这种情况根本就不慌,而是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所面临的态势。

这时,苏德双方在南线投入巨量士兵、坦克、重炮的血腥战斗都已经从曼施坦因的脑海中被除去,留下来的则是单纯的数据,以及一副以顿河下游地形为棋盘的棋局。

而曼施坦因则是下棋的人。

曼施坦因认为,虽然目前南线德军面临着在兵力、补给上的巨大劣势,但苏军也不是没有弱点。

在远离后方补给线,同时也和德军鏖战数月的情况下,曼施坦因认为在南线的苏军还没有一口气吃掉整个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胃口,于是曼施坦因做了如下针对性的部署。

首先,曼施坦因给他的上级发了一份辞职电报,委婉地告诉希特勒:我要秀操作了,你别乱发命令来干扰我做事。

在此之前,希特勒经常绕过曼施坦因发布一些作战命令,曼施坦因的行动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如今想要拯救整个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曼施坦因就得先保证希特勒不会绕过自己这个顿河集团军群司令随意改变曼施坦因的兵力部署。

虽然有点不满,不过这个时候貌似也只有曼施坦因能挽救南线的危局了,希特勒最终没有下令解除曼施坦因的职位。

在解决希特勒这面以后,曼施坦因随即回过头来,把注意力放在了怎么守住罗斯托夫,等到A集团军群撤回到罗斯托夫以西这件事上来。

曼施坦因先是让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放弃原先“防守整条战线”的做法,改为放弃一些无用的阵地,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关键位置上。

这样做虽然违背了希特勒不能后退一步的理念,但却可以很好地让霍特把他处于劣势的部队集中起来,在某些关键地区形成足以抵挡苏军攻势的力量。

同时,曼施坦因还想尽办法为霍特补充更多的部队,仅仅是1943年1月份,霍特就收到了包括两个装备虎式坦克的重坦克营在内数个师的援兵,虽然在兵力上仍旧处于劣势,但是靠着虎式坦克优异的性能,和霍特本人冷静、灵活地指挥,德军还是挡住了苏军意图占领罗斯托夫的攻势。

但仅靠守住罗斯托夫,曼施坦因还是不能给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解围,因为在他自己的大后方,苏军的重兵集团正在往顿巴斯、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推进,意图切断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后方交通线。

曼施坦因不断调集部队,从侧翼对苏军发起反击。

在曼施坦因的连续反击之下,意图切断德军退路的苏军被迫放缓进攻脚步,给了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撤退的时间。

就这样,在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艰难防御之后,曼施坦因成功守住了罗斯托夫,拯救了整个德国A集团军群以及顿河集团军群。

但曼施坦因却来不及高兴,也没有时间炫耀他所取得的成绩。在这个时候,在斯大林格勒包围圈里的保卢斯已经选择了投降苏军,原先被第六集团军牵制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多个苏军重兵集团已经得到了解放,曼施坦因只能组织撤退行动,以避免顿河集团军群被苏军围歼。

就在曼施坦因率领顿河集团军群向西撤退的时候,指挥苏军攻占罗斯托夫的叶廖缅科却倒了大霉。

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你没攻占罗斯托夫就算了,居然还让德国两个集团军群全身而退?

这把斯大林气的啊!

一怒之下,又双叒叕把叶廖缅科降职了,直到1943年4月才在叶廖缅科一位老同学的举荐下,让叶廖缅科担任加里宁方面军的司令。

而到了这个时候,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注意力早就从叶廖缅科身上转移到了正在撤退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身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就是苏军扩张战果的最佳时机。

我还能让你曼施坦因跑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德军在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19 阅读:13817
评论列表
  • 2021-03-05 12:14

    第三帝国的战神

  • 羽山 10
    2021-03-04 11:11

    弹性防御。[点赞]

  • 2021-03-05 08:39

    曼施坦因确实能把仗打成艺术。

  • 2021-03-04 06:53

    先搞清集团军和集团军群都是怎么回事儿再来瞎逼逼

  • 2021-03-03 21:49

    有一个扯出来的胜利,向柏林转进[笑着哭]

  • 2022-12-19 10:29

    现在西方没有参战,二战美国英国参战飞机50万架,航空母舰254艘,坦克20万辆,士兵1800万,苏迷都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牵制,要是现在拿出来百分之一支持鹅,就有5000架飞机,2000辆坦克,18万士兵,鹅就好打了

  • 甩锅比打仗还要专业[点赞]

  • 2021-04-18 17:20

    失去的胜利[点赞]

  • 2022-12-29 21:14

    [得瑟]

  • 2021-03-05 07:20

    8

  • 2021-03-17 20:46

    二战第一战神,第二朱可夫。

  • 2021-04-23 12:57

    老天爷对德国过于仁慈了

  • 2022-12-25 11:00

    A集团军啥时候变成集团军群了,有这兵力高加索已经打下来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