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之战潼关:最无解的对手,往往是身边的猪队友

词人说历史 2024-03-19 02:44:13

公元755年,范阳城头的一声梆鼓,拉开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序幕。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击鼓聚将,面对诸将他掏出了一道皇封敕书,声称奉皇帝密旨,令其带兵入朝讨伐奸相杨国忠。范阳诸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间面面相觑,但众人多年来受安禄山厚待,早已结成牢固的隶属关系,如今安禄山振臂一呼,众人定然唯命是从。

就这样,囊括了汉族、契丹、同罗、奚、室韦等族将士的十五万大军在范阳集结完毕,安禄山乘坐铁舆,挥师向南,角鼓震地,烟尘千里,安史之乱就这样爆发了。由于这场动乱发生在唐朝的极盛时刻,唐军也处于其最巅峰的状态,各大边镇节度使分别充当叛军和平叛的角色粉末登场,上演了一出强军对强军、名将对名将的巅峰对决。

安禄山,大唐边军第一人,终成窃国巨寇

安禄山的叛乱其实蓄谋已久,其身兼三镇节度使近十年,唐玄宗对他信重有加,他的贪念和野心随着势力的增长不断膨胀。再加上其曾为了讨好唐玄宗而得罪太子,担心太子登基后对其进行清算,更是他不得不反的理由。为了实施叛乱,他在被击败的同罗、契丹等部落中招纳了壮士八千多人,组建成精锐的骑兵部队,称之为“曳落河”。蓄养骁勇善战的家僮百余人,据说这些家僮每个人都可以以一当百。安禄山还竭力招纳人才,至发动叛乱之前,他的麾下已经聚集了高尚、严庄、史思明、崔乾佑、田承嗣等一众谋臣猛将,可以说羽翼相当丰满。

宰相李林甫是安禄山唯一忌惮的对手,李林甫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被人称为“口蜜腹剑”,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干吏,拥有着高超的政治手腕。李林甫曾经邀安禄山宴饮答对,席间李林甫谈笑风生,安禄山则汗流浃背,其畏惧之程度可见一斑,安禄山自己也曾说过,李林甫之奸诈更过于自己。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反叛已是万事俱备,唯一让他不动手的理由就是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感激之情。

人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其实是一名干吏,身背骂名只因他那过分的权利欲望

此时的李隆基已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正是他一力的骄纵和维护,才养成了安禄山尾大不掉之势。年迈又过惯了纸醉金迷生活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年决战姑姑太平公主时的锐气,即便心知安禄山已有反意,却也没有勇气打破这暗潮汹涌的平静。

等等吧!朕的一世英名啊!可不能晚节不保,等朕登仙之后再发生什么,也都与我没有干系了!

等等吧!皇帝也活不了几年了!他即便老迈昏聩可对我没得说,发动反叛已是不忠了,又何苦再背上这忘恩负义的骂名呢?

这对各怀心思的君臣各自如是说,在危如累卵的朝局中达成了难得的默契。就差一点儿,唐玄宗就可以和他心爱的贵妃安稳的度过晚年生活,半路上却杀出了一个搅局者。此人就是贵妃的堂兄宰相杨国忠,杨国忠长于市井,依靠着贵妃的裙带关系,极尽钻营之能事,爬上了宰相高位。其实是个实打实的无能之辈,外不能安节镇,内不能抚黎庶,却也想学着李林甫独揽朝政。安禄山的强大让杨国忠感觉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每天在唐玄宗面前念叨:“安禄山这人不可靠,早晚要反,皇上要不咱把他杀了吧!”。

晚年的唐玄宗贪图享乐,重用的都是能帮他搂钱的人,他光环加身其实却是盛唐最大的蛀虫

唐玄宗见这个愣头青整日没头没脑的念叨,心里是既生气又无语,于是一个劲儿的嘘声摆手,让杨国忠闭嘴。奈何杨国忠的水平实在太低,看到这番情景以为是皇帝年龄大了,脑子慢,没理解他说的是啥意思,于是又不厌其烦的向玄宗解释起来。“皇上,安胖子真要反啊!就是拿刀砍你,把你一家老小全杀光的那种!”

朝中自然有安禄山安插的眼线,在杨国忠的不懈努力下,这种有人举报自己谋反的消息,一遍又一遍的传到安禄山那里,听得他一阵阵心惊肉跳。久而久之,安禄山终于下定了决心,动手吧!男人何苦为难自己呢?

范阳大军一出动,河北诸郡望风而降,河北本就属于范阳节度使的治下,当地守令要么开门投降,要么逃匿山泽,要么惨遭杀戮,竟无一人一地敢于抗拒。征服河北全境之后,安禄山派手下将领安守忠扼守井陉口,封堵西北军东进之路。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南下,攻略河南,剑指洛阳,内地承平日久,百姓数十年不知兵戈。安禄山久在边疆作战,深知大军声威对民心的震慑作用,所以他对部伍也不多加约束。范阳军步骑散漫,所经之处,漫山遍野都是叛军,各地军民都大为震恐,声言范阳军叛乱的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入长安。

杨国忠,一个无能之辈,却靠着裙带关系爬上高位,因愚蠢葬送了盛唐

李隆基刚初见告急文书还不相信,认为又是厌恶安禄山之人编造的虚假消息,直至河南文书纷至沓来,这才认清安禄山已反的事实。玄宗召来宰相重臣来商议对策,杨国忠这个蠢货反而满脸的得意之色,见谁都说:“怎么样?我早就说安禄山要反吧!”。看到他人都对他投来鄙夷的目光后,杨国忠又大言不惭的说道:“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年老昏聩的唐玄宗竟然还认为杨国忠的话有几分道理,派遣几名将帅招兵拒敌之后,这场事关军国大事的会议也就草草收场了,朝中大臣对此无不相顾失色。

755年12月,安禄山进军至滑州灵昌郡境内,他以粗大的绳索连结草木破船横绝黄河。此时正是隆冬时节,一夜之间,安禄山的投入河中的草木破船附近都结上了坚冰,就如同一条冰筑的浮桥,范阳军通过这座冰桥轻松度过了黄河。朝廷刚任命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统领河南十三郡抵抗安禄山的进攻。张介然进入陈留城几天,安禄山就兵临城下了。范阳军开始攻城后,守城官军忷惧,一点儿也拿不出守城的力量来,陈留太守郭纳直接开门投降,张介然被俘,安禄山斩之于军门。

安禄山进至荥阳,太守崔无诐率军登城守御,范阳军的战鼓刚一擂响,城上的守军就闻之股栗,自己纷纷坠下城来。荥阳城随即陷落,崔无诐被杀,接下来就是大唐的东都洛阳了。

盛唐的一曲长歌奏尽后,就是潼关路绝,渔阳鼓吹

此时守卫洛阳的安西名将封常清,说来也巧,安禄山反叛的消息传到洛阳之时,正赶上封常清入朝。唐玄宗便向他询问讨贼方略,封常清了解皇帝好大喜功的脾气,就大言道:“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封常清是安西大帅,他说的话自然有分量,唐玄宗听力非常高兴,当即封他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洛阳征讨安禄山。

安禄山进军迅速,留给封常清的时间也不富裕,他到达洛阳后,用了十天招募了六万人,又截断了河阳桥,为守御之备。河阳桥是洛阳附近渡口孟津上的一座浮桥,本来是沟通黄河南北的交通要道,可此时安禄山早已在滑州境内渡过黄河,封常清再断河桥多少有些骗自己,不仅不能阻挡安禄山进兵,反而自行截断了河东军通过河桥入援的道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安禄山虽然兼任河东节度使,但河东军并不是完全在其控制之下。叛乱伊始,安禄山即诱杀了太原留守杨光翙,使心向唐庭的河东军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战力难以发挥。安禄山又派麾下大将高秀岩守大同,安守忠扼井陉,将河东军牵制于本镇内。继任的太原留守王承业实属无能之辈,河东军的战力在他手下也无从发挥,这种情况直到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使才得以彻底改变,河东军方才成为安史叛军侧后的巨大威胁。

大唐安西军多出名将,皆是深入敢战之人,只是兵力相对少了些

说回封常清守洛阳,这位曾经威震西域诸国的安西大帅,此时是空有名将之名,其麾下却不是那支能征善战的安西劲旅,只有临时招募的数万乌合之众。封常清却轻视安禄山,前出至要塞虎牢关外与叛军对敌,安禄山见唐军有要塞不守却出兵作战心中暗喜,他心知封常清手下并无精锐,当即挥范阳铁骑横冲直撞而来。那些新募兵何曾见过如此阵仗,一见那铁马如潮白刃胜雪的阵势扭头就跑,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不少人被铁骑践踏而死,唐军大败。

封常清有些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整军再战,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战上东门内,又败。此后范阳军连续攻破了洛阳四座城门,占领洛阳,久居北边的军士们,首次见到洛阳大都市的繁华,被眼前富庶的景象迷住了双眼。但是他们无心欣赏,就开始大肆的掳掠,洛阳饱受摧残,而这仅仅是洛阳受战火洗礼的开始。

封常清仍不甘心,战于都亭驿,又败,退守宣仁门,又败。五战五败,封常清这才认识到自身和叛军的硬实力差距,于是破坏了洛阳的西城墙,逃出洛阳。

当然,封常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其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征兵的同时,唐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安西名将高仙芝为副帅,发内府钱帛,在长安征兵十一万,号曰“天武军”。明眼人都能看出,荣王只是挂名,实际统兵的还是高仙芝。高仙芝同样是安西军名将,其声名与战绩更在封常清之上。他曾经率军翻越平均海拔6000米的葱岭,击败吐蕃军队,拿下了大小勃律,断绝了吐蕃与大唐争夺西域的道路。又在怛罗斯血战黑衣大食,是唐军中最为深入敢战的将帅,他身上也发生过很多精彩的故事。

怛罗斯之战虽然失败,但是陌刀将李嗣业打出了雄风

话说回来,当封常清兵败洛阳之时,高仙芝已经带领集合了羽林飞骑、彍骑、少量边军及新募兵在内的五万大军进抵陕州。然而高仙芝也面临着和封常清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麾下部队久疏战阵,战力衰弱。飞骑、彍骑是皇城宿卫,虽然名字响亮,但废弛已久,新募兵更是长安的膏梁子弟,从军作战只为挣得些赏赐。以此等部队对抗范阳精锐,无异于以卵击石。

封常清兵败洛阳后先一步撤退到陕州,他和高仙芝是老搭档,在高仙芝担任安西节度使的时候,封常清在其麾下担任节度判官,高仙芝带兵出征常以封常清留守老营,高仙芝升迁后封常清又继任了安西节度。见到高仙芝后,封常清深刻陈说了叛军战力强劲之状况,声言陕州不可守,不如引兵据潼关凭险固守,若潼关失守,则长安危矣!高仙芝当然相信封常清的判断,立即回师潼关。

可官军前脚动身,叛军后脚就到了,惊骇之下,官军将士顾不得什么行军队列,撒丫子向潼关狂奔,一路上人马互相践踏又死了不少人。所幸高仙芝先一步抵达,叛军前锋追击到潼关,关防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叛军这才离去。东都失陷,叛军扣关,让安禄山声威大振,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等山东诸郡向他投降。

安史之乱爆发之处,范阳铁骑所向无前

此时唐庭征召的入援边军尚未抵达,只有一座兵力不够强大的潼关挡在叛军西进的路上。潼关守军的实际统帅高仙芝,又在东进的过程中和宦官监军边令诚产生嫌隙。边令诚回朝之后向玄宗大肆陈说高、封二将覆军失地的情况,又诬陷封常清散播叛军强大的消息动摇军心,高仙芝不仅舍弃了陕州数百里土地,还贪污、克扣军饷。玄宗轻信了边令诚的谗言,派边令诚携带敕书至军中,将高、封二将斩杀。也是盛唐合当中折,安西两位名将,未能效命沙场却丧命于宵小之手,更可叹的是,后来叛军攻克长安,边令诚痛痛快快的投降了叛军。

高、封被杀之后,潼关大军群龙无首,关中百姓一时人心惶惶。幸运的是安禄山毕竟出身杂胡,目光短浅,他见到洛阳的繁华富庶和宫室壮丽之后,就走不动道了,派大将崔乾祐驻守陕州,自己则大张旗鼓的谋划起称帝来。这下叛军西进关中的最佳战机就被耽误了,唐廷趁机部署潼关防务,随着有边军精锐陆续抵达,关中才渐渐安定。

不久之后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在河北竖起了对抗安禄山的大旗,河北诸郡群起响应,二十四郡中又有十七郡重新归附唐廷。颜杲卿诱杀了据守井陉的叛军将领高邈,西北军东进的道路因此被打通,李光弼率军进入河北。安禄山麾下的首席大将史思明率军进讨,却屡屡被李光弼击败,安禄山不得不抽调麾下精兵驰援,这种情况下再打潼关就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唐朝的宦官,在各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往往充当着坑爹的角色

虽然叛军没有进攻潼关,但是关中锁钥却不能无上将镇守,战绩显赫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都被杀了,谁又能当此重任呢?还真有这么个人,就是身兼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的哥舒翰。唐诗有云“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讲的就是哥舒翰威震西陲的赫赫声名。哥舒翰不仅是名将,更是猛将,他膂力过人,而且善于用枪。据说当他追击敌军的时候,喜欢先将自己的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然后大声呵斥,趁敌人回头的时候他就一枪刺穿对手的喉咙,然后往上一挑,尸体腾空五尺多高然后落到地上。他还有一个仆人叫左车,也是膂力过人,每出战左车都跟在哥舒翰身边,当哥舒翰完成了搭、刺、挑这一套操作,左车就跳下马来,砍下敌人的脑袋,以彰显哥舒翰的战绩。

自从大唐名将王忠嗣死后,哥舒翰就成了西北边军的代表人物,其威望更在高仙芝、封常清之上,在朝中地位与他相当的人正好是叛军首领安禄山。也许因为一山不容二虎的原因,哥舒翰和安禄山二人素来不睦,一见面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地?”,曾经在宴会上当众发生争执,只因玄宗面前的红人高力士在场,这才没有拔刀相向。而且入援长安的边军,又以河西和陇右两镇为主,正是哥舒翰的旧日部署,由此而论这大军统帅舍哥舒翰其谁!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可是这么个猛人,为什么早不用?等叛军扣关了才启用呢?原来哥舒翰是今朝不似往日,他虽然猛,但是却有着多数男人都有的毛病,没事儿就爱喝两杯,喝两杯还得找俩老妹儿,老妹儿一劝又得接着喝。而且仗着自己有钱有势身体棒,在这方面更是变本加厉,久而久之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年轻时欠的债,上了岁数就得还呐!大唐猛人哥舒翰,五十多岁中风了,从此一病不起,什么横刀立马、美酒老妹儿,只能说拜拜了。

安史之乱进行到这个时候,两员镇得住场子的大将都被唐玄宗杀了,这才不得已启用哥舒翰。哥舒翰说“我不去!”。

唐玄宗说:“你就得去!”。

哥舒翰说“我真干不了!”。

唐玄宗说“啥都不用干,借借你的名声而已,而且到了潼关有酒有肉有老妹儿!不行从我宫里挑俩给你带去!”

哥舒翰说:“那行吧!你让她们扮好了站一排,我挑挑!”

英雄豪迈美女清歌的盛唐,确实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时代

就这样,哥舒翰顶着压力被赶鸭子上架,拜天下兵马副元帅,走马上任来到潼关。不过就他那身体也确实干不了什么了,唐玄宗还任命御史中丞田良丘为行军司马,哥舒翰就把一切军政事务交给田良丘处理。田良丘是文官,不太懂军事,但是他懂制衡,就让大将王思礼主管骑兵,大将李承光主管步兵,这俩人谁也不服谁,真制衡上了。最终搞得军无战心,士无斗志。

说实话,就纸面实力而言,这时候的潼关大军是有战力的。河西、陇右两镇的援兵已到,蕃将火拔归仁也带部落兵入援,再加上高仙芝的旧部,潼关大军有二十万之众。在将帅乏力,指挥不协的情况下,哥舒翰也不逞强,就带着这二十万人在潼关一扎,安禄山有本事你就来。当此之时,哥舒翰消极防御的部署,对安禄山来说就是死局,即便范阳军战力强悍,面对兵力雄厚的潼关也是束手无策,更何况现在唐军中也有能打的。

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同月,其长子安庆绪率军进攻潼关,哥舒翰没费什么事就把他打退了。与此同时,其他战场上纷纷传来对叛军不利的消息,叛军东进和南进的部队都遭到了当地军民的抵抗,毫无进展。北方的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了据守大同的高秀岩,率朔方军主力出井陉支援李光弼,史思明才稳定住的河北局势又恶化了起来。到了五月,郭子仪、李光弼联军大破史思明于嘉山,河北各郡纷纷杀叛将归附唐军。

若是没有猪队友的助攻,朔方军很可能会将安史之乱在前期扼杀住

至此洛阳往渔阳的路被唐军截断,安禄山的大燕国真正能控制的地盘只有卢龙、密云、渔阳、汲、邺、陈留、荥阳、陕郡、临汝数郡而已。安禄山麾下的士兵家小多在渔阳,音信不通之后也开始军心动摇。面对如此境况,安禄山惊惧不已,弄得他只能骂人发泄,把帐下的主要谋士严庄和高尚召来一顿训斥,这一骂差点儿把军心彻底骂散了。还好有部下将领田乾真劝说,他才又置酒把严、高二人安慰了一番,然后和诸将计议,准备回师范阳。

如果事情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那安史之乱将只是一个局部的叛乱,绝不会发展到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地步。可就在安禄山进退维谷之际,猪队友杨国忠又跳了出来。如果安禄山能站在后人的角度回望那段历史,绝不会像当时那样对杨国忠恨得咬牙切齿,反而会挑起大拇指对杨国忠说:“老铁!六六六!”。当时的情况就像是安禄山在直播打PK,输了的惩罚是脱下底裤裸奔,眼见计时即将结束,安禄山的PK条都快让人打没了,杨国忠突然出现给刷了二十个W,让安禄山成功偷塔反杀。

那么杨国忠又是如何帮安禄山穿上底裤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4

词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